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评方法研究,认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重庆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3部分组成。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体系组成及部分指标说明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漯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构建了漯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标值.并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漯河市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中等,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社会生态环境质量中等,经济生态环境质量差.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相符,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的研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分别对河南省"十五""十一五"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性评价,得出河南省"十一五"较"十五"期间更为协调。并通过比较衡量河南省2个时期总体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借以明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走向和持续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生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数据要求和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及以上区域。将江苏省宜兴市作为研究区,综合应用地理信息、卫星遥感与生物多样性数据,依据《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胁迫等方面开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能够更为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生态质量;2021年,宜兴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62.7,生态质量类别为“二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开展生态质量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参考了“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充分考虑新疆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将新疆分为5个生态区,18个生态亚区,79个生态功能区。“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对科学有效地管理新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策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县域尺度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的县域数据,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的方法和指标,评价了全国县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占国土面积的72%;东部地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好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以"良"为主,西部地区则以"一般"为主;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各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受气候、大的地形地貌影响明显,与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山脉分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城市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安全2个方面对张家港市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和研究,计算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5个指标,计权确定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48.7,评价等级为一般;同时选择了资源安全评价、环境安全评价、生物安全评价和灾害安全评价等4个要素,确定该市生态系统安全指数为0.44。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2010—2019年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采用熵值法、空间插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等方法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探索。结果表明:2010—2019年江苏省经济水平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经济水平“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稳固;2010—2019年江苏省环境水平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其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水平,呈现中间区域(盐城、镇江、泰州、扬州和淮安)较高,北部和南部区域较低的空间格局;全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经济发展与环境效应协调度逐渐由失调转变为协调,并呈现出中部区域>南部区域>北部区域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监管对生态质量评价的需求角度梳理了我国生态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必要性,并从网络建设目的、原则、空间布局、监测内容和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构建思路,最后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点任务,即开展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并进行生态功能相关监测和评估研究,开展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系统建设并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监测,从引导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提高自然生态用地利用效率出发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尝试,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地区人工柽柳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和田地区生态修复项目设立样方,监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能够降低项目区的风速,提高温度和相对湿度;提高植被盖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由于项目实施时间较短,作用不是非常显著;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态监测"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态监测的目的、含义、监测内容及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包括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响应两大子系统,13个具体指标在内的乡村生态振兴估量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Z市,四川省J市、B市等3市的生态振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响应子系统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最大,生态环境压力子系统次之,各项具体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总体来看,四川省J市乡村生态振兴的综合贴近值达到优秀,四川省B市达到中等,而河南省Z市则较差。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履职能力,引进和培育农村环境治理社会组织,增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长时间多源遥感数据对塔里木河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植被指数分析,同时结合多年地面调查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对近五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环境质量变化值ΔI为2.58,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其中环境状况指标和植被覆盖率指数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年的Landsat TM影像和2016年的OLI影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反演表示生态环境的湿度、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标,并对其作主成分变换得到RSEI影像,以此分析16年间江川区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江川区的RSEI从2000年的0. 472上升到2016年的0. 544,总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6年间RSEI等级降低、不变、增加的面积分别为49. 762 km~2、364. 574 km~2、289. 087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7. 07%、51. 83%、41. 10%。  相似文献   

17.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its associated research programshave often provided answers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cological monitoring provides decision-makers with reliable information as they grapple with maintaining a sustainable economy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Network (EMAN) is a national ecological monitoring network consisting of (1) about 100 casestudy sites across the country characterized by long-term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al work conducted by a multitudeof agencies (142 partners and counting); (2) a variety of lesscomprehensive yet more extensive monitoring sites; (3) a network where core monitoring variables of ecosystem change aremeasured; and (4) geo-referenced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s. Environment Canada is the co-ordinating partner for the network through the EMAN Co-ordinating Office. EMAN's mission is to focus a scientifically-sound, policy-relevant ecosystem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network based on (a) stabilizing a network of case-study sites operated by a varietyof partners, and (b) developing a number of cooperative dispersedmonitoring initiatives in order to deliver unique and needed goods and services. These goods and services include: (1)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early warning system which detects,describes and reports on changes in Canadian ecosystems at a national or ecozone scale; and (2)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jurisdictional assessments of ecosystem status, trends and processes.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assessments of ecosystem status, trends and processes provide Environment Canada and partner organizations with timely information thatfacilitates increasingly adaptive policies and priority setting. Canadians are also informed of changes and trends occurring in Canadian ecosystems and, as a result, are betterable to make decisions related to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8.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五里湖淤泥现状进行了调查,表明影响五里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是五里湖湖底的淤泥,目前淤泥平均厚度为0.6m-0.8m,淤泥量约360万t。根据淤泥中有机质,TN和TP水平分布,有机质平均为40.37g/kg,TP平均值为2.61g/kg,TN平均值为1.19g/kg,均超过了太湖和梅梁湖底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平均值,五里湖底泥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指出淤泥是湖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聚集地和储存仓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淤泥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五里湖湖水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为改善五里湖水质,应采用生态清淤治理五里湖淤泥污染,同时将生态清淤与交通,绿化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清出的淤泥,提高生态清淤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生态价值当量的长株潭地区生态补偿空间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生态价值当量计算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讨研究区域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并以2002年、2008年、2014年作为典型年份研究长株潭地区生态补偿的空间选择。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2002—2014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长株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于价值系数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信。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2014年度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辖区域及长沙县、望城区应率先进行生态支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