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染料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指出染料基质复杂,化学结构差异较大,其中二噁英的预处理和检测需根据染料的性质选择最佳的方法;染料中二噁英含量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而原料中的氯醌类物质是其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废线路板粉末中二噁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柱层析-高分辨质谱法检测废线路板粉末样品中17种2,3,7,8-PCDD/Fs的含量。采用TRDIOXIN-5MS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和多离子检测(MID)模式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同位素特征离子丰度比进行定性,用13C标记同位素稀释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7种2,3,7,8-PCDD/Fs化合物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该方法分析的提取内标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37.25%~82.75%,RSD8%,样品中各异构体的加标回收率为112.66%~124.26%,RSD7%。应用该方法检测废线路板粉末样品,回收率在58.67%~123.00%范围内,1,2,3,4,6,7,8-Hp CDF、1,2,3,4,6,7,8-Hp CDD、OCDF、OCDD的质量比分别为2.74、2.50、5.57、16.37 pg/g,TEQ分别为0.027 4、0.025 0、0.005 6、0.016 4 ng/kg。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应用,焚烧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介绍了二噁英的检测方法、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飞灰的处置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二噁英类等环境激素污染物的来源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英类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叙述了水中二英类的来源 ,在食物链中的迁移、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及日本环境空气、土壤、水、底质及生物 ,食品中二英类的存在情况。还报道了世界各国二英类发生源及大致排放量。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在国外通用的二英等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我国制定此类监测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环境空气中二噁英类物质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二噁英类物质(PCDD/Fs)在环境空气中污染现状及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浓度、组成和存在形式等的变化情况,于夏、冬两季对杭州西湖区空气中PCDD/Fs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空气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与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相近,夏、冬两季空气中PCDD/Fs质量浓度和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4.92 pg/m3、0.34 I-TEQ pg/m3和4.51 pg/m3、0.40 I-TEQ pg/m3,夏季PCDD/Fs毒性当量浓度略低于冬季;在分时段采样检测结果中,晚间空气中PCDD/Fs质量浓度和毒性当量浓度均高于白天空气中的PCDD/Fs浓度;夏季样品中TCDD/Fs、PeCDD/Fs主要以气相的形式存在,HpCDD/Fs、OCDD/F主要以颗粒相的形式存在,冬季样品中PCDD/Fs主要以颗粒相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广州天河区大气中二噁英年度监测及气固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州天河区大气中二噁英进行年度监测和气固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河区大气中存在较高浓度的二噁英;低氯代二噁英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其主要分布在气相,2,3,4,7,8-PeCDF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其贡献超过35%;高氯代二噁英(主要是OCDF、OCDD、1,2,3,4,6,7,8-HpCDF和1,2,3,4,6,7,8-HpCDD)对浓度贡献较大,其主要分布在颗粒相。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外“白色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提出了防治“白色污染”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水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14家企业32台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其烟气二噁英的排放值均能达到现行标准的限值要求(0.013 ng TEQ/m~3~0.100 ng TEQ/m~3,平均值为0.059 ng TEQ/m~3),焚烧每吨生活垃圾二噁英的排放量为248.1 ng。分析了二噁英的主要生成途径与控制措施,提出了做好垃圾分类与预处理,加强人员培训,运营管理公开、透明、规范化等进一步降低二噁英排放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某化工企业厂界内及周边布设9个土壤点位,对其二噁英进行检测与分析,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对土壤中二噁英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9个土壤点位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为3.72~20.3 pg/g,均值为9.1 pg/g,均处于安全水平;在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吸入土壤颗粒物3种暴露途径下,只有4#点位具有较低的致癌风险;4#点位代表的场地区域为风险不可接受的污染区域,基于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为1.84×10-5mg/kg。提出,应尽快研究并制定土壤中二噁英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0.
解析废气中二噁英监测采样的现状及不足,针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排炉)、蓄热式焚烧炉(RTO)和危险废物焚烧炉(回转窑)3种不同类型焚烧炉,考察了采样过程中烟道类型、采样时间和采样时间间隔不同对二噁英监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采样测得二噁英排放浓度水平相当,有垂直烟道时,优先在垂直烟道采样;间隔采样和连续采样二噁英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为了便于操作,建议均采用连续采样方式;采样时间上,生活垃圾焚烧炉应保证超过1 h,蓄热式焚烧炉以2 h左右为宜;间歇投料危险废物焚烧炉应尽量满足2 h以上,条件不许可时,可通过增加采样流量缩短采样时间保证采样量,并在危险废物完全燃烧前结束采样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水库蓄水以后,在黄柏河下游形成具有湖库特征的库湾。库湾水动力条件改变加之上游输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库湾发生富营养化。利用黄柏河1998-2002年库湾断面监测资料评价其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富营养化成因,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为国内同类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伊布.   《干旱环境监测》1998,12(2):104-109
对新疆工业污染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近年来长江江面和沿岸区域发生的几起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对长江(江苏段)沿江八市区域内尤其是长江沿岸化工园区和企业、危化品码头和仓储、危化品运输船舶和长江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长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流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增强水源地保护,深化地区部门联动,建设长江一体化应急响应系统。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外源污染来源解析及防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工业生产排放、污水灌溉、矿产资源开发、农业投入品施用、大气颗粒物降尘及固体废弃物堆放等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主要外源污染来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工业过程源、固定燃烧源、灌溉水源、废弃物堆放源、流动源和农业投入品源的来源清单,并从建立健全源头预防和强化过程控制2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磷酸生产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粒,考察不同配比、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粒堆积密度、吸水率及盐酸可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与磷石膏混合比1∶4、烧结温度1 050℃、烧结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堆积密度为685.78 kg/m~3、吸水率27.34%、盐酸可溶率11.38%的陶粒,该陶粒内部含有丰富的膨胀气孔,可用作水处理滤料或建材骨料。  相似文献   

16.
对乌鲁木齐市建成3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以来的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在GDP飞速增长、原煤消耗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空气质量虽没有进一步恶化,但采暖期空气污染依然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黄柏河流域水体污染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河道型水库水污染问题(包括水库自身及其支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黄柏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属于葛洲坝水库流域,受葛洲坝水库蓄水影响,其水体水动力条件完全改变,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沿岸经济的发展.根据1998 - 2002年黄柏河河道断面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分析引起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黄柏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氯化石蜡(CPs)作为一种用途广泛、产量大的有机氯化学工业品,具有组成多样、基质复杂等特点,对其中产生的二噁英(PCDD/Fs)检测是当前工作面临的难题。建立了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检测CPs工业品中PCDD/Fs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净化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提取溶剂筛选,去除固体CPs中部分基质,建立的双活性炭柱法可高效去除CPs基质。方法采用13 C12标记的PCDD/Fs内标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7种PCDD/Fs同系物的检出限为0.1~3 pg/g,回收率为31.7%~100%。该方法可对高纯度工业品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满足国家标准方法对PCDD/Fs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年10月福州市国控点位空气质量常规6项参数(SO_2、NO_2、CO、O_3、PM_(10)、PM_(2.5))、NCEP/NCAR再分析逐日高度场、风场资料、温度场资料(垂直方向为17层,分辨率为2.5°×2.5°),对10月及福州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青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采取的相关管控措施和气象条件情况,分析福州市空气质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5年10月福州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浓度较2014年同期明显下降,同时青运会期间污染物浓度较10月显著降低,这与对重点工业源、流动源、扬尘源等采取的管控措施密不可分,而且青运会前期受台风\"巨爵\"外围气流影响,福州温度较常年偏高,有利于空气垂直湍流运动,青运会后期的降水清洁过程,易于污染物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