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g通常以10~(-9)(ppb)级或者低于这一浓度而存在于天然的新鲜水中,这比常规测定的其他元素要低得多.对于这些痕量元素的分析,由于样品收集瓶和过滤器吸附的缘故而导致分析的误差.有关这一问题,曾经提出过多种见解.但这些见解仅仅停留在对使用的Ag浓度而不是真正天然水中Ag浓度的研究.对于环境样品的收集通常是建议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容器,而在实验室则将其贮存在硼硅玻璃器皿中.本实验通过用放射性~(110m)Ag对这两种容器材料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最佳保存样品的技术.另外,还研究了过滤过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评价,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的因为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规范仅对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测量不确定度D(当K=1时,D≤20%)提出了要求,未对测量时间、仪器测量下限和放射性物质特征峰漂移提出要求.实验证明,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青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2):115-119
对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吹扫捕集测定的优化条件,探讨了影响测定的各因素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污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黄河口的水质、底质污染及其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2001年在黄河口附近所取的3处水样和3处泥样中污染物的含量,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利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水体泥沙质量标准等分别对水体和底泥中的重金属(砷)和氮磷污染进行了评价.认为黄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汞和氮;泥沙污染尚不严重,但污染物的增长率高;水体中较高的氮含量和泥沙中氮含量的迅速增高可能会对渤海湾的富营养化情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原市空气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开展臭氧主要前体物醛酮化合物质量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利用2,4-二硝基苯肼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通过对太原市2019年冬季和夏季大气的醛酮化合物进行分析,发现太原市冬季总醛酮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3μg/m3,低于夏季的27μg/m3.其中甲醛、乙醛和丙酮质量浓度最高,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通过采样和在线监测二种手段分析了2015年1~2月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重量法分析颗粒物质量浓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采样期间乌鲁木齐市大气PM_(10) 和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均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颗粒物污染严重;PM_(10) 和PM_(2.5)存在显著相关性,PM_(2.5)和PM_(10) 浓度的比值均大于0.5,采暖期PM2.5对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的研究直接影响到环境科学的进展,常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文章系统地回顾了20多年来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并根据模型的功能分为几何模型、对流-弥散传输模型(CDE)、随机模型三类.同时,对各类模型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为有效地预测和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中有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年从事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经验,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对《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有关标准限值、测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修订建议,以期为今后标准的再修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水环境标准中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就目前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污染项目的筛选、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今后环境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