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类数和聚类方法是聚类分析研究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针对各单项大气质量监测指标的不相容问题,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S型曲线作为投影方式,提出了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的大气质量监测布点研究新方法。从理论上讲,作为一种完全由数据驱动的方法,该模型充分体现了投影寻踪聚类的设计思想,能把最佳聚类数和对应的聚类结果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物理意义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把待研究地区大气监测点多维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标,并利用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模型能提供明确、客观及稳健的监测布点最佳方案,实现大气质量监测经济性和代表性的平衡。上述研究可为其它非线性、非正态高维数据分类问题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质量评价中关键因子识别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投影寻踪聚类方法分析环境影响指标的数据资料 ,不但可以根据数据内在特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 ,避免权重人为给定的任意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逐次筛选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本文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南京市秦淮河水环境评价中 ,筛选出了影响秦淮河水质的关键因子 ,可供秦淮河水环境监测和治理作参考。另一方面 ,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充市2004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灰色理论中灰色聚类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环境质量报告书上所采用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的结果是完全吻合的,从而为今后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环境是关系人类和生物生存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综合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及评价的原则、内程及方法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别用T值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宽域灰色聚类法较好。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除沿用的综合指数法和目前较流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外,最近又出现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基于环境质量系统的灰色性,考虑了多项因子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因而信息损失少,评价精度较高.为更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使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更加丰富、科学,本文试从灰色系统理论的另一个基本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入手来探讨灰色系统理论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合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是解决河流健康问题的前提和实现河流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黄河自上而下生态环境现状迥异,水生态环境脆弱,寻求一种或多种适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指数(B-IBI)、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指标,以及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生物种类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示生物的选择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虹  刘增文  彭少兵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200-202,250
综合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的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及评价的原则、内程及方法,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髟灰色聚类法对乌市和昌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就污染因子的权重问题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它方法处理权重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肯定了灰色聚类法对要权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