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管理学的视角,提出为应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管理转型对环境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环境监测系统应以创新监测机构设置模式、优化监测网络功能格局、引导市场化趋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挥环境监测技术支持与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系统必须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在充分认识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对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化和管理、内容针对性不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详细规范、转变观念、统一规划、应用为主、加强网络安全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使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化在环境保护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站位的布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自动监测将是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现有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站在站点布设过程中的经验,对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站位的设置原则、技术要求、基本条件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为后续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地区差异很大 ,整体水平不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提出应加强环境监测管理 ,加大投入 ,建设水质、空气、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建立国家级开放式环境分析实验室和全国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 ,完善数据卫星传输系统 ,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内环境监测业务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地级市环境监测站信息系统的监测业务、数据中心、综合应用3层构架思路,对信息系统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作出描述,着重对环境监测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分工进行阐述。进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在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满足地级市环境监测部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资源配置及保证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设想.提出用3年~5年的时间,实现该省环境监测实时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实验室分析技术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及环境监测体制的多元化和管理机制的市场化,建成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满足科学管理需要,具备国际先进技术和国际间互认能力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表水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环境监测业务系统功能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和污染应急监测需要的形势下建设国家级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旨在提升国家级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分析和表征能力.该平台系统建成了高频的数据采集体系、快速的数据传输体系、实用的业务系统和观的空间分析系统,为全面提高国家级环境监测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出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全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引导培育监测市场,优化配置监测力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环境监测投入机制;建立保障生态省建设的监测体系,包括全省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遥测遥感系统、人居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现代化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监测科研现代化;建立一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监测骨干队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增值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制保障体系。提出了实施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为了加强环境监测系统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监测系统行风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制定了《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职业道德规范》。现刊载如下,以便各地监测站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共享应用的环境监测GIS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监测GIS平台是应用GIS理论及工具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处理的专项应用共享平台,其建设过程往往包括3个部分:搭建环境监测GIS平台应用框架、建立环境监测GIS数据库、开发满足GIS集成需要的网络式服务组件。文章立足于环境监测共享应用,介绍了建立环境监测GIS平台数据库的基本方法,探讨了环境监测GIS平台的主要应用功能,分析了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要点。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我国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现场快速监测工作缺少规范化管理,以及标准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探讨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快速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检测管,手持式气体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配置光离子化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串/并联检测器)及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在快速检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特点与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建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标准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种类、环境介质、前处理设备、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指出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将不断增多,监控介质将多样化,前处理设备趋于自动化,检测仪器呈现联用化,监测方法的标准化进程将加快,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指出了目前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自动监测数据的合法性,排污企业直接付费方式及现场端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严格在线监测设备社会运营企业的经营许可与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激励与处罚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对症下药",积极制定地方法规、标准,为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清除障碍,改变运...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组成及架构,讨论了系统网络节点、网关的硬件设计,并对基于TinyOS的应用程序组件结构和节点工作流程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以河流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为基础,开发河流生态系统指标,改善目前海河干流的河流监测计划。提出的指标强调了对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和结构特征变化的反映,增加了旨在反映人类干扰活动原因一效果链条的指标和变量。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当前海河干流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并将特征分析法、传统布点法,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同一地区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核素含量均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特征分析法优选出的采样点位,其核素含量均值对传统布点法的相对偏差均为负值,且<10%,即便与BP法相比,也不失其优越性,表明用特征分析法监测一个地区环境辐射平均水平的优化布点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践工作,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前期准备、现场监测、样品交接与分析、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制、验收监测超标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简述了的经验和体会。指出目前验收监测规范执行中存在的验收条件、管理检查、现场质控、监督管理等方面问题,提出尽快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验收技术规范及详细的实施细则,确保验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过程中,在建设项目工程概况介绍,监测内容表达,监测评价标准选定,环境管理检查内容,附件收集及排版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提高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的编制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强化环境质量监测 推进监测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强化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研究的重要性角度,简述了构建完善的由纵向网、立体网、横向网等3大网络体系构成的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该体系的构建需尽快完善法律、人才、经费、技术等4大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了社会公众实时查询区域空气污染物实时状况和日变化,监测点空气污染指数和对应的SO2、NO2、CO、PM10的质量浓度,以及气象信息、空气质量日报、预报信息的需求,基于KJAVA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技术,建立了手机GPRS无线通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查询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