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流域环境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流域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突发事件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突变理论或经验公式(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从复杂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为依据,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线路,对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事故源项与风险因素。运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设计资料,选取各个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出单元的环境风险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道(DOW)化学指数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道(DOW)化学指数法评价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乙烯工程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风险排序的概念及应用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风险排序在当前风险管理特别是环境风险管控领域中的意义。指出风险排序是对风险定义在管理实践层面的应用深化。从风险排序影响因子的类别划分、来源构成、演化趋势以及排序方法的发展规律和优劣特征等角度进行系统综述,指出目前风险排序影响因子的界定及选取已呈现由风险理论限定过渡至突出服务风险管理为导向;风险排序方法学也逐步由单一方法排序过渡至多元方法互补排序的新阶段,逐步实现对风险排序结果的综合考量和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排序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指出了当前风险排序研究多以结果的量化表征为焦点,而其排序方法及配套排序指标选取的适用性、综合性及代表性检验仍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尤其是对排序机理、风险理论及风险管控需求间内在相互关系的系统解析将是未来实现风险排序客观全面提升的重要基础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木糖项目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涉及硫酸,硫酸具有毒性、有害性、易燃易爆性等多样性,环境风险较大.本文对木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环境风险识别、风险物的危害、环境风险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等评价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集装箱熏蒸作业进行风险分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事故发生概率以及人群健康风险,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及其在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神经网络理论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研究了 BP神经网络在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 ,并以烟台市为例 ,探讨了 BP神经网络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环境评价中常用到的等标污染负荷等指标的计算一般为求和与求商,可以用字表处理软件CCED来进行运算,结果和评价报告可直接排版、输出,非常方便。下面举例说明。同时键入Shift和F8键,CCED就提问表的列宽、行宽、列数,便自动生成一个表。CCED用C代表列,用L代表行,表1是模拟的一组浓度值数据,若求污染指数及其和,只需将每一列的数除以各自的标准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挥发酚的标准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氟化铝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氟化铝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干法氟化铝项目为例,分析氟化铝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0.
BP网络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BP网络算法,给出了在珲春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并与其它方法作了对照。由结果可以看到,该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根据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4个饮用水源地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4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多数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六价铬和砷;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呈波动降低变化,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以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以苕溪为主的山地丘陵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农业发达的平原区,较高风险区及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沿湖经济发达区。  相似文献   

13.
采用BP神经网络、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了太湖金墅港、渔洋山饮用水源地水质及综合营养状态。结果表明,2012年金墅港和渔洋山的水质基本达到国家Ⅱ类水要求,其水质均处于中营养状态(31.43~47.66),不同水期对水源地营养状态影响较大,丰水期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低,且变化较小。渔洋山的年均富营养化状况(42.08)比金墅港(40.62)略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建立用于识别湖泊营养状态属性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将水质级别作为一个灰类,水质状态作为灰色变量,根据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来确定水体营养状况归类。以太湖为例,基于分布全湖的20个监测点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其进行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太湖大部分水体基本处于中营养水平,局部湖面达到中度富营养状态,客观地反映了太湖湖区水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可将环境质量评价的无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参数转化成\"二进制\"的\"1\"或\"0\",进而将这种二进制数引入B-P网络.通过实例探讨,这种新的B-P网络既适用于定量指标的水质参数又适用于定性指标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16.
智能算法及其在环境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算法具有学习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可有效优化环境模型结构与参数,是环境预警的重要工具。重点分析了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相关特征,并以太湖蓝藻水华预报预警为例,介绍其在提高环境模型精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水质综合评价中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 (简记为 RBF-ANN)。以吉林省白城市地下潜水水质资料为例 ,运用该方法对监测样点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与其它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 ,利用RBF-ANN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不仅方法简便 ,而且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水生态健康的内涵与意义,从江苏省率先在太湖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的顶层设计,构建以水生态健康指标为核心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地方对照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水生态分级管控目标开展的应用与实践结果等3个方面,回顾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完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和推进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水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提升中国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建立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索了水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方法,有效地结合地面常规监测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环境污染,生态变化,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应急救助等指挥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