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述目前环境监测发展的基本形势,回顾了江苏省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分析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提出了江苏环境监测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对江苏环境监测发展采取的战略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环境监测站长工作会议于1996年3月12日至14日在连云港市召开。省、市及部分县(市)的环境监测站站长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量化考核、建设标准化”站的经验。省环保局史振华副局长到会作了“加快标准化站建设步伐,努力掌握总量控制技术,迎接监测工作新发展阶段的到来,争创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一流水平”的重要讲话。与会人员就《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九五”江苏环境监测发展规划》、《1996年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史局长的讲话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苏编95(6)  相似文献   

3.
于5月20~22日在镇江举行的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江苏“七五”监测工作,讨论研究了“八五”监测工作计划及1991年工作要点.省环保局局长袁克昌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他要求争取江苏环境监测工作上新台阶要从四方面做起:①从管理角度重视和发挥监测工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4):F0002-F0002
<正>柏仇勇,1962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学士学位。现任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兼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主题组专家,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作,在引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思维,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及环境准入制度设计等方面造诣颇深。主持江苏省饮用水环境安全对策研究、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及工程示范项目技术监督、长江江苏段环境有毒污染物来  相似文献   

5.
对“九五”期间江苏省加强环境监测基础建设 ,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全面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 ,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是发展环境监测事业之根本 ,依靠政府领导、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是发展环境监测事业之关键 ,实施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环境监测事业之抓手 ,技术创新是发展环境监测事业之动力 ,加大投入是发展环境监测事业之保证。提出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 ,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十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江苏必须进行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 ,环境监测事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系统梳理了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分析了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监测网络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完备、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能力待加强、信息化水平须提升等方面。立足管理视角,以客观反映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有效服务和支撑农业农村环境监管为重点,从业务、责任、技术、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江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环境监测“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南京210013)1环境监测概况1.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八五”期间,江苏全省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3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提前7年实现了在1980年基础上的翻两番的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中的人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是环境监测现代化的前提。相对环境监测现代化的要求,江苏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学存在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要树立“人才资源整体开发观念”,并从选才、聚才、育才、用才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4年2月14日召开的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上获悉,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保海洋环境。为加大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力度,江苏省已布设各类监测站位711个,获得监测数据约6万个,开展新增污染源调查,建设江苏入海排污口综合数据库和在线监控系统,有3个县已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2014年,还将通过启动县级海洋环境监测站资质申报,建设入海河口在线监测网络及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强化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监测及海洋功能区达标率监测力度,并建立跨区、入海河流断面数据交接制度。同时,通过海洋环境竣工验收、海洋生态补偿、跟踪监测及海洋工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档案的“达标”建设是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就江苏省开展环境监测档案的“达标”建设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并提出深化这一工作的设想。1 宣传、贯彻《档案法》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自 1 996年江苏省第一次环境监测档案经验交流会后 ,该省环境监测系统掀起了学习《档案法》的热潮 ,各单位以各种形式宣传《档案法》增强了员工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HJ/T 8 1~ 8 5- 94》的颁布 ,编写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并纳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管理监督手段 ,…  相似文献   

11.
以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为出发点,江苏省于2018年设立了"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环保科研重大技术攻关类项目,根据江苏省行业、地区、流域特点以及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基础,结合国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现状,深入开展典型行业、地区、流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环境与健康问题分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建设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探索并实践环境与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任务,为全面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业务化运行以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进行技术实践和储备,为江苏省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近40年来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正朝着监测对象不断完善、监测频次渐趋合理、监测指标全面覆盖的方向发展。指出,监测能力建设滞后于管理需求、重复监测影响管理决策、冗余监测增加工作负荷、监测点位设置缺乏针对性是当前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建立水质监测权威性、提高水质监测效能、提升数据研判能力的水环境质量监测建议,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设区市级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普遍较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的双重背景下,编制设区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了江苏省部分设区市环境监测监控规划的基础上,总结了规划编制在监测监控网络建设、监测监控能力建设、质量管理、大数据应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针对规划中普遍存在的组织架构不清晰、特色发展定位不明确、环境监测监控融合发展谋划不足、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不够等关键问题,提出应理顺组织架构、明确特色发展定位、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发展谋划、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污染物质的迁移途径复杂多变,其内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难度大。以江苏省近期发生的一起水源地污染事故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污染物浓度沿程的变化特征以及典型断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总结事件处置的经验,为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在2013年底通过了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整体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省份。在总结江苏省主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定量评估江苏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效水平,以《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验收评分办法》评价指标为基础,尝试构建环境监测站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共设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综合决策打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赋值计算综合成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全省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监测数据、论文发表、能力认证等方面发展迅速,但人员扩编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法为政府部门考核财政资金投入绩效、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了定量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CCD传感器性能,从生态景观角度入手,针对江苏省地形地貌特征,开展了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可以满足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需要,其时间分辨率和幅宽是开展生态监控和预警的重要优势。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江苏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运行管理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其他地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下放部分站点管理权限,实现权责相对统一;试点社会化质控管理,强化省级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水站管理水平;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提高自动监测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2020年4-5月江苏省14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鱼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在环境DNA样品中共检测到鱼类可操作分类单元(OTU)418个,共注释到10目14科32属46种,其中鲤形目的鱼类有27种,序列占比达8...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解读。《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弥补了生态环境监测立法的空白。《条例》共分6章47条,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网络管理、污染源监测、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制度,明确了统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内容。提出,加快补齐监测网络建设、基层监测能力、污染源执法监测、社会监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短板,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推动监测事业依法、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15—2017年秋、冬季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从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首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浓度分析空气质量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江苏省秋、冬季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在60%左右,其中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达标率最高(71.1%),西北地区达标率最差(52.2%)。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 2.5,占比高达91.5%。ρ(PM2.5)/ρ(PM 10)存在地区差异,江苏西北地区扬尘源贡献较大,江苏南部地区的二次颗粒物贡献更明显。ρ(NO2)/ρ(SO2)逐年持续升高,表明大气污染类型从燃煤性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