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庆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控)系统网络集成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结合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先进技术和国内部分省市已建成的环境信息监控网络的先进经验,对重庆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进行设计,并介绍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实现的功能.现有的自动监测系统存在不同类型设备、通讯方式落后等问题,建设重庆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的思路是采用GPRS/CDMA/ADSL为主的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建立通信控制和信息集成系统,把重庆市环境空气、水、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系统化的集成,设计成一个完善的环境信息自动化动态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2.
GPRS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采用完全抽取方式的GPRS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构成。该系统从功能上分为烟气信息监测监控收集子系统、烟气信息加工及处理子系统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持及信息发布子系统,结构上分为监测点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监控中心包括省级监控中心和市级监控中心,监测点包括仪器分析单元、控制单元和通讯系统。指出基于中国移动GPRS/GSM的烟气数据监控系统具有建设使用成本低、监测监控范围大、积木化结构、技术先进和数据并行收取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福州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福州市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介绍了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以及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子系统、重点污染企业在线自动监测监控子系统、城市烟尘视频监控子系统和GIS环境监控子系统的功能。指出应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多功能智能型污水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背景、技术原则、系统组成、功能和特点,结合实例,论述了多功能智能型排污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在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监察中应用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要求:国控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未达75%,自行监测公布率未达80%和监督性监测公布率未达95%,认定为未通过总量减排年度考核。近年来新疆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加强监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新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现状,总结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新疆在线监控设施的建设,使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和总量减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运行管理及"十三五"环保规划研究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环境应急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环境应急监测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系统、应急监测基础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监测信息交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现场指挥调度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价系统、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等信息系统,以此来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整合,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集环境监测、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污染源监控系统"只监不控"、"只监结果不监过程"的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技术特点,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该系统对超标排放企业远程监控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远程控制和警示,从而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加强了防止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设区市级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普遍较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的双重背景下,编制设区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了江苏省部分设区市环境监测监控规划的基础上,总结了规划编制在监测监控网络建设、监测监控能力建设、质量管理、大数据应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针对规划中普遍存在的组织架构不清晰、特色发展定位不明确、环境监测监控融合发展谋划不足、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不够等关键问题,提出应理顺组织架构、明确特色发展定位、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发展谋划、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概述了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技术特征、作用和影响,结合环境管理需求,讨论了物联网在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中的若干应用场景,设计了环境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物联网在环境自动监控应用中应关注和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环境保护新特征的系统诊断,指出面对环境保护呈现的新特征,环境监测管理及建设存在环境监测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措施滞后于社会经济基本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制机制滞后于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服务能力滞后于公共服务的需求,质量管理滞后于严格的环境管理需求等问题。提出,应从传统的环境监测向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转变,从条块管理向垂直管理的体制转变,从监测信息相对封闭向监测信息主动公开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监测向依靠各部门和全社会监测转变,从污染物总量监测为主向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监测并重转变,从实验室质控为主向全过程质控转变,从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环境监测向以人为本的环境监测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持工作--"三同时"验收监测,分析论述了"三同时"验收监测的性质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环境监测的生产性问题。监测主体的生产性,即社会化大生产及其排污是环境监测的本源和主体;监测过程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是社会化生产过程;监测价值的生产性,即环境监测价值通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针对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明确了环境监测业务发展3大方向,即加强污染源监测、发挥环境监测生产能力和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提出了创新环境监测站生产方式、发展社会监测力量和加强监测行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平台以实现水环境数据信息化、支撑多元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集成水环境多元数据采集传输、融合共享及动态表征技术,突破高原湖泊流域多目标复杂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控制技术,构建"数据中心-业务系统-信息发布"为主线的综合管理平台,其以水环境数据中心为支撑,以水环境信息系统与水环境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水环境信息发布系统为共享交换媒介,为流域管理提供监控预警、总量控制、预测预报、项目评估及应急决策等技术服务,有效支撑滇池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亟需强化支撑、引领、服务作用。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网络等方面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世界级湾区进行系统比较,对标查找差距与不足,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布局、现代感知网络、智慧应用与"美丽湾区"综合评价、联合监测与信息发布、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和水政策环境质量标准指令框架下,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危害物质的确定方法、程序和清单,以及地表水质量标准与生物体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及监测要求。提出,我国可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和水政策环境质量标准指令,明确水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控制目标,制定优先污染物筛选评估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持续评估确定地表水优先污染物,同时,建立潜在高风险物质监测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使得水环境的保护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版)中对环境监测的总体要求,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面对新型环境问题监测滞后、监测基本制度尚不完善、全过程监管出现真空区、法律责任追究软弱乏力、环境监管监测信息封闭、社会监测力量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应构建现代监测管理制度,加快监测信息主动公开,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充分依靠社会监测力量,推进以人为本环境监测,细化监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美国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指出其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石、关键和枢纽。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以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力度,修订更适合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监测事业发展,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着全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面向发展、服务公众、智慧监测、精准支撑"的原则,针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态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标任务,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