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抚顺市大气颗粒物主要排放源的成分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顺市的5种大气颗粒物主要排放源中土壤风沙尘的特征元素为K,钢铁尘的特征元素为Fe,建筑水泥尘的特征元素为Ca,煤烟尘的特征元素为Ti。土壤风沙尘和扬尘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Al,煤烟尘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EC,钢铁尘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Fe,建筑水泥尘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Ca。 相似文献
3.
王元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1):60-64
有害气体或粉尘无组织排放时,排放量可用物料衡算法,通量浓度反推法,化学反应式法与经验公式等方法来估算,而室内有害气体(粉尘)排放浓度通常通过实地监测获得。由于排放量与排放浓度的量纲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换算。如果有了单位时间通风量这一参数后,就可用简易计算法获得排放浓度这一重要参数。现结合我厂工业污染源调查中的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袁思平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4,17(2):29-31
本研究通过玻璃纤维滤膜与醋酸硝酸纤维滤膜采集的氟化物对比实验和双膜采样梯度实验,对电解铝业无组织排放的氟化物监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固定源排气中可凝结颗粒物排放与测试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述了可凝结颗粒物的定义及国内外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并就可凝结颗粒物的量级及危害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可凝结颗粒物应为被忽略的固定源颗粒状污染物,揭示出我国现存颗粒物采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源解析方法,对桂林市PM2.5典型排放源的粒径和化学成分进行质谱分析,采集燃煤/燃气源、工业工艺源、扬尘源、油烟源4类共计7个典型排放源。结果表明,桂林市4类排放源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为0.25~1.25μm,80%以上的细颗粒分布在0.2~1.0μm的小粒径范围,峰值约0.68μm。细颗粒物离子成分含有Na~+、Mg~+、K~+、NH~+4、Fe~+、Pb~+、Cd~+、V~+、Mn~+、Li~+、Al~+、Ca~+、Cu~+、Zn~+、Cr~+、CN~-、PO_3~-、NO_2~-、NO_3~-、Cl~-、SO_4~(2-)、SiO_3~-等成分,桂林市细颗粒物为元素碳、有机碳元素碳、有机碳、富锰颗粒、富铁颗粒、富钾颗粒、矿物质、左旋葡聚糖以及其他金属等9类。 相似文献
7.
西宁市典型开放源颗粒物粒径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T-9300S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西宁市道路尘、扬尘、土壤尘、建筑尘4种典型开放源的粒径组成。结果表明,4种类型尘中大粒径颗粒物占主导地位,粒径大于10 μm颗粒占到全部颗粒的73.80%以上,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仅占7.06%~26.20%;建筑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高,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8.36%±4.25%、2.42%±1.02%;道路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低,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2.30%±0.94%、0.73%±0.28%;4种类型尘的体积平均直径、面积平均直径、中位直径分别在37.70~87.99 μm、8.50~23.53 μm、28.95~74.98 μm之间,其中道路尘的3种粒径参数最大,建筑尘最小;开放源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曲线主要呈头长尾短的不对称单峰分布,累积频率曲线为两段式,存在较为明显的拐点。 相似文献
8.
无组织排放监测的点位设置与采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5):45-47
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分集中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种方式,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简称《标准》)和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简称《导则》)是无组织排放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帆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34(4):68-71
利用真空瓶现场采样并结合单颗粒气溶胶质谱(SPAMS)技术,对主流品牌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细颗粒物进行组分分析和源谱构建。结果表明:汽、柴油车尾气源谱特征整体较为相似,相似度均值达到0.88,均以碳和钙为主要特征组分;部分柴油车特征源谱中硫酸盐特征较为明显,碳组分中OC特征突出;汽油车源谱特征中磷酸盐特征相对突出,且碳组分中短链元素碳占比较高。根据建立的源谱进行实际道路观测,结合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分析,2021年2月1日—24日观测点位对应的移动源占比为33.5%,其中汽油车贡献21.0%,柴油车贡献12.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技术要求的分析,指出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主要技术依据中气象条件判定和监控布点存在监测时段选择不合理、条件设置不具代表性和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和难点。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指出可通过滑动计算相关数值的方式将气象和监控布点设置条件扩展至监测全过程,使用气象条件和点位判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和难点。对技术依据中未规定的多点和区域无组织排放源的有效监控区域确定提出了解决思路,探讨了监测全过程监控点位有效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实施示例对提出的对策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采用GC-MS法测定拉链排咪、塑料制品、包装印刷行业的生产车间无组织VOCs排放,得到3个工业源VOCs源成分谱。结果表明:不同工业源排放的VOCs组分存在明显差异,拉链排咪以苯系物为主,占比3529%,主要污染物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苯;塑料制品中苯系物占比为4735%,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为主要污染物;包装印刷中苯系物质量分数高达6367%,甲苯、1,2,4-三甲苯、丙酮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主城区畜禽养殖业氨(NH3)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修正,估算了农业源NH3排放量。主城区农业源年排放NH38 482 t,其中化肥施用NH3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66.7%;畜牧养殖业占26.3%;农作物释放占6.9%。巴南区农业源NH3排放量最大,占主城区排放总量的41%,渝中区为零排放。主城区农业源NH3排放强度为1 552.1kg/km2,大渡口区排放强度最高。主城区畜禽养殖业NH3排放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施用NH3排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农业源NH3排放结构类似。 相似文献
13.
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在上海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茜伏晴艳王自发王体健刘萍陆涛林陈渊段玉森黄嫣旻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4):1-6
介绍了上海市世博环境空气质量集合数值预报系统的框架,分析了各模式在上海市空气质量预报及排放源污染贡献测算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开发多种预报手段、实施集合预报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固定污染源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海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8-12
介绍了中美两国法规对汞排放连续监测的要求,分析了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的技术难点,指出现有的汞在线监测只能得到气态总汞的浓度。阐述了冷蒸气原子吸收光谱法、塞曼调制原子吸收光谱法、冷蒸气原子荧光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等气态元素汞的不同分析方法。通过对湿化学法与热转化单元的比较,得出热转化技术更加适合烟气汞的在线监测。分析了造成汞测量误差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洛阳市不同类型氨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主要采取排放因子法构建了2017年洛阳市大气氨排放清单,并以GIS技术为基础进行2 km分辨率的空间网格分配。通过研究得出,2017年洛阳市的大气氨排放量为63.2 kt,排放强度达到4 t/km2以上,全市主要的氨排放源为畜禽养殖和农田生态系统,排放量分别为43.7 kt和10.4 kt,分别占氨排放总量的69.2%和16.5%。在畜禽养殖源中,肉牛是最大的贡献源,贡献率为30.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氮肥施用是最大的贡献源,贡献率为87.7%。各区县中,宜阳县和伊川县排放量最大,共占氨排放总量的32.0%;偃师市、伊川县为排放强度最高;空间分布特征上呈现北部氨排放量大、南部排放量少、在城市区周边氨排放量较突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某地典型城-郊-乡梯度带采集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Hg、As、V、Co、Ni、Cu、Zn、Cd、Pb和Sb等10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Hg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As元素在城区和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Zn和Pb元素在城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其余元素在3个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的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V、Co、Ni、Zn、Cd、Pb和Sb等7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均呈现沿城市化梯度带分布的地带性格局;As、Cu和Hg等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岛状格局。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2010—2017年北京市三类典型废弃物焚烧源的废气二NFDA1英排放监测数据,计算排放因子和排放量,评估减排政策成效,并分析不同排放源达标排放时同类物分布特征异同和变化规律,探讨影响排放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 5家焚烧源平均排放浓度为 0.008~0.069 ng/m3(以TEQ计,下同),废气二NFDA1英排放因子为 0.027~1.7 μg/t,2016年向空气中排放的二NFDA1英量为 0.002 5~0.058 g;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源的低、高氯代同类物质量分数比的平均值分别为接近于 0.5、大于0.5和小于0.5,危险废物焚烧源的 ∑PCDFs、∑PCDDs质量分数比的平均值大于2; 123478-HxCDF和123678-HxCDF质量浓度接近且线性相关,具有相近的生成机理和去除效率; I-TEQ变化趋势与∑PCDFs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活性炭喷射和布袋除尘的去除效率是影响二NFDA1英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危险废物焚烧源HWI1随运行时间增加排放浓度增加,而及时更换烟道管壁有助于消除“记忆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浙江省统一开展部署和行动,现场调查收集全省7 507个施工工地、3 923个堆场以及不同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真实活动水平数据,并基于点源地理信息和路网信息图层,采用排放系数法和ArcGIS工具构建了浙江省2015年3 km×3 km高空间分辨率扬尘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浙江省扬尘源PM10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为24.26×104t和6.00×104t,其中PM10和PM2.5排放贡献均主要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分别贡献37.7%和39.3%,道路扬尘分别贡献36.5%和39.1%。从城市空间分布来看,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扬尘排放总量居于全省前四,舟山市最低,而城市主城区排放量显著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