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大连市环保局环境管理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3):1-4
大连市环保局根据市长任期内环境目标和任务,积极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以保护与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甘井子工业区及大连湾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为重点,组织全局各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行政处罚中的调查取证,包括询问当事人和证人,... 相似文献
4.
周宁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2):7-8,16
编制环境监测月报、年报、年鉴及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职责之一。实践证明,月报以其“灵”、“捷”而受到环境管理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为保护环境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 一、月报的特点 月报同年报、年鉴、质量报告书一样,都是表达环境监测成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手段,但又有其特点:一是编写周期短。每月一报,也可根据需要每月多报,二是涉猎范围广。可以提供环境要素或整体环境质量信息,也可反映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或重要 相似文献
5.
候喜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2):16-17
环境监测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环境规划、立法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是环境保护的耳目,也是衡量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是由其目标一致性所决定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都是由于人类对提高环境质量要求而产生改造环境的行为,其核心与目标即围绕环境质量保护环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是环境管理的需要,也是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6.
7.
傅华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8(4):9-11
阐述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环境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三者在环境管理体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管理应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斯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4):4-6
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系统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日益健全,各有关部门也都逐步建立了各自的环保管理、监测、科研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每年还将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数据.但是,目前环境信息的管理、加工处理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与环境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环境监测信息是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亟待提高,为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本文仅就环境监测信息管 相似文献
9.
张宁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4):46-47
江苏素有“江南锦绣”、“鱼米之乡”之誉,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自1979年成立以来,为全省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连续6年被评为江苏省环境保护系统的先进集体,在第五次全国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宗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5):34-34
在现行的环保管理体系中,将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设为两个独立的业务部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需对协调二者关系耗费大量的精力,强调二者的“依靠与服务”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业务内容,职能的分析探讨,认为环境监测可以行使部分工或者全部环境监理的职能,环境监测兼容环境监理不仅符事我国国情,而且有利于加强二者业务能力,有利于提高环保部门的反应速度和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RS的APN网络通讯技术在环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基于GPRS的APN网络通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是环境监控数据传输的有效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加强建设 量化管理 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南京市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15.
16.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沈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4):4-6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18.
概述了环境DNA技术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分析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在水生、土壤和植物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在监测畜舍环境、促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检测动物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监测和预防畜禽疾病等动物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环境DN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精确度、积极推广应用环境DNA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应急监测为例,介绍了环境监测站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提出通过明确环境信息、建立风险准则、开展风险评估、实施风险应对等过程,开展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建议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兼职的风险管理队伍,及时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流程运行状况,并在管理体系中加入风险管理要素,确保风险应对计划有效执行,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大安市环境站在业务经费严重短缺,监测技术落后,监测成本价格上涨等情况下,加强自身建设,在困境中求得了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