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选取典型工业区,汇总了恶臭污染的突发性、排放不规律、夜间高值显著等特征,分析了由化学特性、物质种类和监控要求等带来的恶臭污染监测难点。根据信访投诉、地理特点和大气扩散规律,提出构建工业区恶臭污染自动监控体系。在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析基础上,筛选优控污染物,优选适用在线监测技术,建设边界监控为主、园区监测为辅的专业化、自动化大气特征污染监测系统,通过统一联网和平台,统一质控和规范,建立预警监测信息平台。在实际构建与应用的过程中,探索了分级管理、多方合作的运行机制,为工业区恶臭污染分析评估、污染溯源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恶臭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舰艇舱室内常见恶臭物质的分类、气味性质及来源,比对了国内外恶臭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通过分析恶臭污染物的检出频次、毒性效应、气味安全级别、综合分值和艇内危害等级等指标,提出了舰艇舱室环境中24种恶臭物质的优先控制名单,指出舰艇的通风设计和硬件设备改进对于控制恶臭污染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明显地存在着恶臭污染,恶臭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污染源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主要是化工、橡胶、塑料、油漆等行业,恶臭污染主要表现为工业废气的泄漏,工业废水和废渣气味的逸出。  相似文献   

4.
关于恶臭监测方法和恶臭环境标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恶臭污染及其特点 恶臭:是指一类气态物质通过人的嗅觉器官产生的不快感(或厌恶感)。因此,它有别于大气污染,具有如下特点: 1.恶臭物质种类多、分布广、影响范围大,所以恶臭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大约有40万种化合物具有各种气味。其中作为恶臭物质比较重要的有一万种左右。从各国的调查结果来看、恶臭污染经常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因而群众呼声很大。 2.恶臭是以人的心理影响为主要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天津城市污水泵站恶臭的污染程度,选取天津市一个典型的城市污水泵站进行为期3天的采样,采集该污水泵站距离污染源强不同距离处的恶臭气体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S-MS)和分光光度法对采集样品的组分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了恶臭排放源点和不同距离处的恶臭组分的浓度特征和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泵站恶臭污染物质以硫化氢、二氯甲烷和苯系物为主,还有一些烯烃和芳香烃衍生物;恶臭物质的浓度变化范围是n.d.~0.073 7 mg/m3,大部分恶臭物质浓度一般由高至低表现为源点>下风向5 m,源点>背景值,环境空气采样点与恶臭排放源相比,其降幅明显;虽然检测到的恶臭组分较多,但是其浓度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等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相比,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6.
浅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环境恶臭标准发展概况,针对目前国内恶臭标准在实际监测管理中存在的缺少污染种类及采样位置、测算方法等问题,提出增加《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种类,完善臭气浓度计算方法以及制定地方恶臭排放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恶臭污染及其危害,对恶臭常用的处理方法也做了概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以我县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恶臭、噪声、污泥和出水不达标等四个方面.针对其中恶臭和噪声两种污染,简单地叙述了以建园林式厂区和全封闭污水处理厂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水杨酸-次氯酸钠法分析氨的标准曲线,通过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实地监测,探索了恶臭气体中氨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臭气、氨气、硫化氢之间的浓度相关性,利用本次监测数据,找出了针对该垃圾处理场的高浓度氨气样品初步分析方案。恶臭产生的主要点位为垃圾场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及下游区域,垃圾场臭气呈现出由点源污染(作业面)到面源污染扩散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例,分析了湖库底泥疏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素识别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施工期对水域水质及周围景观影响、施工期恶臭、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底泥堆放对地下水与土壤环境影响、堆放恶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及疏挖工程的环境效益与运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要点。针对该类工程在疏挖、余水处理和污染底泥堆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及其特点,从嗅辨法和成分浓度分析法2个方面,介绍了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适用性。从臭气浓度、强度、恶臭厌恶度、相对气味活度值以及模型预测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特有的评价方法;从对照标准限值、臭氧生成潜势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普适性评价方法。指出可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污染谱图和源解析模型等方法识别异味物质的来源。提出了环境空气异味的监测调查建议,包括采用多种技术、提高异味物质的快速初辨能力以及监测水平,研制更多的方法标准和控制标准、科学监管异味污染物等。  相似文献   

12.
从致异味物质的性质、产生环节和感官类别3个方面,分析了饮用水异味的来源,以及因水厂净水剂、供水管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复合污染等产生异味的原因。在对饮用水异味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致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并提出饮用水异味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比6种主流有机硫自动监测仪的4种有机硫混标测试结果,表明80%仪器的性能指标能满足国家恶臭排放标准中厂界监测的定量要求。复杂环境适用性研究显示,有机硫化物间测定影响相对较小,高浓度标气有残留,定性受到常见挥发性有机物中个别物质干扰。优选3种检测器为FPD的仪器现场连续实测,结果表明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和二硫化碳为石化园区的有机硫常检出物种;3种仪器的监测数据可较好地反映该石化园区空气恶臭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B区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选取目前入住的化工企业(主要为树脂、表面活性剂和涂料类企业)所排放的臭气浓度等特征污染因子,模拟计算其对整个区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污染物的挥发量不是很大,但其综合效应造成监测点位臭气浓度偏高。针对工业园区开发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在现有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完善园区服务,促进企业升级等措施,从源头上切实减缓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对周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某水洗羽毛绒企业为例,从监测依据、评价标准、污染源与防治措施、监测内容、监测结果评价等方面,对羽绒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实例分析。针对监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如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无规律间歇性排水的污染物总量核算,以及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布点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Odor and odorant emission rates from freshly dewatered biosolids in a dewatering building of a Water Reclamation Plant (WRP) are measured using the EPA flux chamber and wind tunnel method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 to test whether the two methods result in similar emission rates when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literature is void of studies comparing the two methods indoors. In this paper the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 indoors where the wind velocity and air exchange rate are pertinent field conditions and can be measu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mission rates of odor and hydrogen sulfide measured with the two methods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values: 0.505 for odor, 0.130 for H(2)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method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source emissions but selection of the most effective or efficient method depends on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wind tunnel is appropriate for outdoor environments where wind effects on source emissions are more pronounced than indoors. The EPA flux chamber depends on the air exchange rate of the chamber, which simulates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under investigation and is recommended for estimation of indoor pollution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