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国内外地表水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总结归纳了PFASs的来源和特征变化趋势。针对地表水中PFASs的监测种类、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加强日常监测,重点加强对水环境中新型PFASs的关注;针对流域中不同种类PFASs建立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监测新技术;筛选适合的水生生物作为环境污染指示物以应用于新污染物的评估等建议。为今后我国地表水环境 PFASs污染的现状调查及治理工作提供确实可行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伙房水库属于全国城市供水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作为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库区水质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对大伙房水库表层水体、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全氟化合物(PFAS)的赋存特征及可能的来源进行分析,并运用健康风险商值法评估PFAS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库区表层水体中ρ(ΣPFAS)为1.18~8.19 ng/L,主要污染物为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化合物(PFOA)和全氟戊基羧酸(PFPA),其浓度水平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沉积物中只检出3种污染物,分别为PFOA、全氟十一烷基羧酸(PFUnA)和全氟十二烷基羧酸(PFDoDA),ω(ΣPFAS)为0.16~0.48 ng/g;不同鱼类样品中ω(ΣPFAS)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昌鱼(2.49 ng/g)>鲤鱼(2.30 ng/g)>白鲢(2.02 ng/g)>花鲢(2.01 ng/g),主要污染物均为PFPA。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可知,大伙房水库库区的PFAS主要来自采矿、电镀、涂料等工业污染废水和生活污水;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表层水体和鱼类样品中的PFAS不存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冬季PM_(2.5)污染过程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州地区灰霾天气成因,基于城市超级站,对2013年12月1日—12月8日期间2次灰霾天气过程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二次离子(SNA)SO_4~(2-)、NO_3~-、NH_4~+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5.8%、7.4%、7.0%;2次污染过程SNA对PM_(2.5)贡献显著,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是PM_(2.5)的主要污染来源。广州冬季属于富氨区,2次污染过程都伴随着NH_4~+显著增加,NH_4~+主要以(NH_4)_2SO_4和NH_4NO_3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大气超级站对乌鲁木齐市4月9日至10日沙尘天气过程,粒径谱、离子和重金属组成及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基本一致;小粒径颗粒在沙尘和非沙尘时段含量最多,但在沙尘时段大粒径颗粒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小粒径;沙尘过程中的离子主要来源于土壤一次源;沙尘过程中地壳元素浓度及占比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黔江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表明,降水样品的p H值分布范围在4.91~7.32之间;SO2-4是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68.9%,Ca2+是降水中含量较高的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41.4%;SO2-4/NO-3浓度比为6.78,表明降水类型为硫酸盐型。陆源性离子Ca2+、Mg2+以及海源性离子Na+和Cl-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海水和土壤的富集系数表明,研究区域的SO2-4和NO-3主要归因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效提取的顶空(HS)前处理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影响顶空装置对挥发性有机物提取水平的主要有顶空平衡时间、平衡温度、基准修正液的加入量等因素,在一定的HS—GC条件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准确度可达80%。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际上典型工业场地有机溶剂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机制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从抽出-处理发展到治理污染源区和污染羽的纳米铁技术,涌现出-大批较为成熟的联合化学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中潜力较大的有治理污染羽的渗透反应墙、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化学还原、微生物强化降解及基于监测的自然衰减等.文...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2018年采集的拉萨市270个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的pH、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及变化趋势;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溯源方法,探讨了降水中水溶性离子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拉萨市降水年均pH变化范围为7.34~7.87,平均值为7.56,呈弱碱性;电导率变化范围为1.24~5.64 mS/m,平均值为3.91 mS/m,低于北京市、西安市等大部分城市。降水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Ca2+> SO42-> Cl-> K+> Mg2+> NO-3 > Na+> NH+4 > F-。近年SO42-、Cl-、NO-3等阴离子浓度占比迅速升高的趋势需要格外警惕。来源分析表明:阴离子的来源较为一致,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阳离子Ca2+和Mg2+主要来自地表土壤和浮尘,它们对降水pH起到了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以2006—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大气降水量、pH值、电导率(EC)和主要离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大气降水呈酸性,pH值范围为4.41~5.19,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EC变化范围为1.26~3.67 mS/m,平均值为2.32 mS/m;夏季pH值最高,酸雨发生频率、EC和总离子浓度最低,冬季pH值最低,总离子浓度最高。大气降水中各离子组分浓度占比大小排序为:SO^(2-)_(4)>NH^(+)4>NO^(-)3>Ca^(2+)>Cl^(-)>Na^(+)>Mg^(2+)>F^(-)>K^(+),主要阴、阳离子SO^(2-)_(4)、Ca^(2+)和NH^(+)4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NO^(-)3浓度变化较平稳;SO 2-4与NO^(-)3的浓度比范围为0.94~3.59,呈波动下降趋势,降雨类型由硫酸型逐步转为混合型。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显示,因子1中所有的离子成分都有较大的载荷,各离子在来源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共性,Ca^(2+)与Mg^(2+)、K^(+)表现出显著相关,其可能来源于地壳组分;Cl^(-)与K^(+)、Mg^(2+)、Ca^(2+)的相关性显著,Mg^(2+)、K^(+)与Cl^(-)、Na^(+)有强相关性,表明海洋输送及生物质燃烧对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NO_(3)^(-)、SO^(2-)_(4)和NH^(+)4在因子2中为高荷载,且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可能有相似的来源或形成化合物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10.
于 2020 年1 月1 日—3月31 日,采用TH-300B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联用(GC-FID/MS)在线分析仪对上海市典型石化园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连续自动观测,测定了包括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在内的 102 种VOCs,分析了不同阶段VOCs的组成特征、日变化特征、大气光化学活性及来源变化.结果表明,春节期间,上海市典型石化园区φ(VOCs)为 17.1×10-9,较春节前下降 59.0%;与溶剂使用和石化化工相关的芳香烃和卤代烃贡献率下降明显,芳香烃贡献率由 17.7%下降至 11.1%,卤代烃贡献率由 13.7%下降至 8.8%;臭氧生成潜势显著下降,关键活性组分为乙烯、甲苯、丙烯、间/对-二甲苯和正丁烷.VOCs来源分析结果显示,春节前,观测点位主要受附近石化园区和精细化工园区人为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共同影响;春节期间,观测点位主要受石化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溶剂使用以及燃烧过程等多源的综合影响,但溶剂使用企业排放的影响明显减弱;逐步复工阶段,精细化工园区排放的影响开始逐步增加,但尚未完全恢复至春节前的活动水平.对比分析了石化园区的管控措施对VOCs浓度变化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后续VOCs减排与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国际上较为成熟的9种POPs废物处置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了适合我国POPs废物处置的技术。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3个影响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每个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个子准则。根据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家咨询表,发放给POPs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打分。采用matlab对评价结果进行数值分析,得...  相似文献   

12.
苏州高新区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估算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VOCs排放量,对区内典型行业VOCs污染物特征组分做分析,并简述其区域内典型行业VOCs治理技术的现况,分析了排放现状特征和控制难点。基于对国内外工业VOCs污染控制措施研究,提出对VOCs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SUMMA罐采样-GC/MS法测定吸烟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气预浓缩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空气中59种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研究的技术对吸烟室烟草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定性解析,对59种常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定量检测.室内环境烟草空气中检出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有烯烃、烷烃、苯系物等有害成分,不仅对被动吸烟人群造成危害,同时也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源地水中SVO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源地水中1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优化了萃取纤维、时间、温度、pH值、转子转速、离子强度等萃取条件。方法线性良好,18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0 2μg/L~0.1μg/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4.3%~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