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硝态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兰英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2):80-8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硝态氮,经对900余份种樾农作物的土样进行分析及质控实验,结果证明该法操作简便,测定范围宽,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通地区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开展南通市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对监测网内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地下水中砷形态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1μg/L。样品分析表明,南通地区地下水中砷的形态以三价无机砷为主,有机砷以砷胆碱(AsB)和乙基砷(DMA)为主,样品中未检出五价无机砷。通过砷形态研究表明,南通近海地区地下水中砷的质量浓度较低(<0.5μg/L),主要以 As(Ⅲ)为主,不存在其他砷的形态;近长江地区地下水中砷的质量浓度较高(>1.0μg/L),砷形态以 As(Ⅲ)和 DMA为主。 相似文献
4.
对南通市24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199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源地中有14座水厂达标,其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总量62.8%.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NH3-N、石油类、Imn.全市乡镇地下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为56座,其取水量占地下水取水总量的26.2%.全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中心城区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对大连市中心城区2006-2010年地下水\"三氮\"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氮\"的检出率(最高为100%)和超标率(最高为58.8%)都较高,其中亚硝酸盐氮超标显著。氨氮浓度各年均值均超标,呈波动变化;亚硝酸盐氮浓度各年均值均超标,并呈上升趋势;硝酸盐氮各年均值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除2009年以外,其他4年中丰水期的硝酸盐氮浓度都比枯水期高;除2007年外,其他4年中的丰水期氨氮浓度都比枯水期低。\"三氮\"最高浓度值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区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重金属有效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以重金属全量为依据,而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时主要考虑农产品安全从而保障人体健康,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则取决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在阐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概括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以期提出建立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为基础、结合土壤重金属全量及作物中吸收的重金属含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8.
重庆典型岩溶地区地下水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重庆3个典型岩溶地区113个地下水样品,利用人体暴露风险系数法对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AHs、致癌PAH和Ba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 ng/L~2 638 ng/L、未检出~362 ng/L和未检出~62.7 ng/L,其中南川区地下水中BaP质量浓度为45.1 ng/L,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水质要求。PAHs污染水平为南川区老龙洞流域青木关流域,与国内其他岩溶地区地下水相比,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人群的致癌风险(ILCR)为5×10~(-10)~2.80×10~(-5),其中南川区ILCR10~(-6),具有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类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处于10~(-11)~10~(-9)水平,远低于USEPA规定的阈值1。 相似文献
9.
10.
11.
陈秀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3,(4):72-75
运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通市2020—2021年15个监测井第Ⅲ承压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深层地下水中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氨氮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及一部分工业开采引入的氮污染,地下水的还原性环境是氨氮赋存的主要成因;地下水中As、Fe及总硬度含量的同时增加也能反映氨氮含量的提高;硝态氮(NO-3-N)与NH3-N在深层地下水中是竞争关系,当地下水环境处于还原性时,更易于NH3-N的富集。降低深层地下水中氨氮的主要方法是减少有机污染物输入及还原性废水的入渗。 相似文献
12.
分别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典型非圩区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平原非圩区典型试验小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在自然降雨—径流驱动下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盐迁移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施肥条件及植被覆盖度等,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径流量差异是导致营养盐迁移通... 相似文献
13.
14.
郑州市中心城区地貌类型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平原、黄土丘陵,不同地貌类型具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依据3种地貌类型及其污染源分布特征设置地下水采样点,研究了浅层地下水中\"三氮\"[硝酸盐氮(NO3-N)、氨氮((NH3-N))和亚硝酸盐氮(NO2-N)]质量浓度与污染源分布、地下水位埋深及包气带岩性以及水化学环境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心城区地下水水质受NO3-N和NH3-N影响较大,受NO2-N影响较小;2023年ρ(NO3-N)超标的区域范围较2020年明显减小,ρ(NH3-N)出现局部增大的现象,黄河冲积平原地区\"三氮\"质量浓度尤其是ρ(NH3-N)变化应引起重视;地下水酸碱环境及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地下水中\"三氮\"质量浓度的变化,当地下水处于氧化环境时,地下水中ρ(NO3-N)增加而ρ(NH3-N)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内河涌氨氮污染的特征及其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佛山市雅瑶涌为研究实例,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围内河涌氨氮污染的特征,并对氨氮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内河涌的氨氮污染逐年严重,并呈现季节性的变化,已成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畜牧水产业和非点源都是比较显著的氨氮污染源,但未经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生活污水,则成为内河涌最重要的氨氮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氨氮纳氏比色法测定中减少显色剂中HgCl2、KI的含量,以聚乙烯醇做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和显色的稳定度。以KOH和酒石酸做缓冲液,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隐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和检出限。并通过一系列条件改进,使废水预处理后提高了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黄浦江上游优先控制有机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参考国内外同行有关控制物的筛选方法,通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的污染现状分析,确立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程序,建立了黄浦江上游工业废水和地面水中的优先控制的名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