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时,对所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探讨,通过多次实验,配制了3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结果表明,pH值在6.0 ̄7.2之间,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和方法的灵敏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1],其测定目标是缩合蓝色染料,此物质并不稳定,颜色会逐渐偏向蓝绿光,吸收波长慢慢红移;在638nm波长下,其吸光值会随时间很快变化,测定时间的差异能造成较大的误差。试验方法全部按文献〔1〕进行。1结果11校准...  相似文献   

4.
胶束增敏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N^-对丁二酮肟-Ni-曲通X-100体系的增色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便,不需要蒸馏和萃取。CN-含量在0-0.32mg/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环境水中氰化物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无水乙醇代替N-N二甲基甲酰胺,比较了2种试剂对测定的影响,并就实验条件对测定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此法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多元配合物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CN-对丁二酮肟-Ni-OP-10体系的增色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不需要蒸馏和萃取.CN-量在0~5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环境水中氰化物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8.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具有仪器简单、试剂稳定、灵敏度高等特点,但显色剂吡唑啉酮的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毒性较大。本文根据文献[1]和文献[2],在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的基础上,对显色剂的配制作了改进,吡唑啉酮的溶剂改用无水乙醇代替。对标准法[1]和  相似文献   

9.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氰化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次氯酸钠代替氯胺 T为活性氯试剂进行测定的方法 ,比较了这两种试剂对测定条件、结果的影响 ,且对蒸馏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并提出了在蒸馏预处理及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80时,CN-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吡啶及氯胺T反应形成稳定的蓝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7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2×105L/mol·cm。实验了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条件。通过蒸馏富集,建立了改进的吡唑啉酮法测定氰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CN-/L,检测范围为0001~025mgCN-/L,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的试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蒸馏时馏出液体积对结果的影响,明确了显色剂的配制及保存时效等问题。提出样品预蒸馏时可适当减少馏出液的收集体积,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将氯胺T、异烟酸-巴比妥酸试剂在冰箱中于4℃保存,在正常情况下可稳定使用4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分析方法存在缺陷,不便于广泛指导监测工作,笔者优化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明确了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氰化物浸出毒性测定时的样品粒径、浸提方法和消解方法,建立了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浸出毒性的方法,并与标准方法(离子色谱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法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法无显著差异,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加标回收率为80.5%~102%,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0%~6.9%,3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氰化物浸出毒性加标回收率为80.1%~107%,平行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7.8%~9.5%,3种方法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均能够满足固体废物氰化物总量和氰化物浸出毒性的测定要求。其中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由于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情况下固体废物氰化物的测定。但容量法检出限较高,不能满足评价标准较低的分析测试工作要求,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检出限均能满足一般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废水中总氰化物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气提法测定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条件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蒸馏法相比,气提法简便安全,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间隔流动注射的方法对水质中的氰化物进行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锌盐和关闭的紫外灯,将总氰模块应用于易释放氰化物的检测。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总氰和易释放氰化物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均满足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常用测定丙烯腈原料含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100减去水分和有机杂质的方法来确定丙烯腈含量。并对瓣老测定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DCS系列蒸馏仪研究建立水质氰化物自动蒸馏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加热温度和真空压力、吸收速率、加热时间等参数的优选实验,找到该仪器针对水质氰化物的最佳预处理条件,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馏出样品。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实验、检出限与水质氰化物HJ 484—2009标准分析方法一致,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5%~104%,精密度2.6%~4.6%,符合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追溯铁链厂生产废水总排口中检出氰化物的原因,从生产工艺、废水组成、废水处理工艺、所用物料以及分析方法等环节一一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氰化物是发黑工艺过程中物料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通过调整工艺路线,彻底解决了氰化物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测定受有机物污染的城镇污水原水中氰化物含量过程中出现的总氰化物未检出,进出水总氰化物浓度倒大等问题,采取增加石油醚(90~120℃)萃取或银盐沉淀预处理的步骤,实现对干扰的消除,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4.8%~26.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4%~90%之间。  相似文献   

19.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硝酸盐水样中二甲基乙酰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目前水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常用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MAC具有很强的干扰。本研究中提出一种双波长法用于消除水中硝酸盐的干扰作用,所采用的波长对为194.0nm和219.0nm。精密度实验及加标回收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回收率为95%~102%,可有效消除硝酸盐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