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实施过程中减排基数、核算体系、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现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与改革中的排污许可制相融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总量指标与环境质量改善挂钩,建立差异化的减排核算体系,并加强日常监管,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性产业和高碳排放行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梳理国内外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江苏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由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钢化联产协同处置和低碳突破性创新等技术综合集成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在乌鲁木齐市举办2012年度第一期全国环境统计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十二五"报表制度、审核方法、污染物核算方法、2011年环境统计报表填报主要问题解析等。会上于飞副司长总结了环境统计的成绩和问题,提出新要求:各地要在强化责任意识和提高业务技能的基础上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与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环保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部门联合汇审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期3天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4年年会在完成各项议题后于今日圆满闭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周生贤出席闭幕式并作总结讲话。 今年《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了如何利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来推动绿色转型、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强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转变生产方式上下功夫,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报告,立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目标,回答了解决一些重要热点问题的思路,如环境保护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等,对加强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报告,针对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土地集约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人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研究报告,强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加强红线区域管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强调尽快划定保护区域,把良好生态系统保护起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绩效评估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报告,从建立《大气十条》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体系、“十三五”与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等三方面,对加强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执法监督、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联动,提出了十分有益的政策建议。《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报告,呼吁建立完善的政府和领导环境审计制度,推动中国环境审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通过中美环境规划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指出健全和完善环境规划制度的重要性。对旧的环境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规划体系是中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小型餐饮服务业的特点,指出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落实难、废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核定难及申报登记表设计欠合理是小型餐饮服务业在排污申报登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业业主以及广大公民的环保意识;制定较合理的排污量核算系数,修订申报内容;实行《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制度,强化执法力度,以促进小型餐饮服务业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将实施绿色GDP的试点,虽然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真实的发展水平,因此,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应当进行探索,需要我们迅速转变发展观念,但是绿色GDP也不能完全取代GDP。  相似文献   

8.
从“补偿”的含义和建立噪声污染危害补偿制度的法律依据两方面论证了建立制度的可行性,对该制度的适应范围、补偿标准和实施的方法,步骤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指出了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提出,南京发展绿色经济,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实践;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打造绿色优势产业,促进结构向高端转型;倡导绿色消费行为,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制度,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10.
将29个煤电项目验收监测核算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总量控制指标作对比,从运行负荷、脱硫效率、燃煤煤质等方面分析了二者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建议在验收监测期间要求企业按环评设计值控制各项参数,并将验收监测总量核算结果作为排污许可或日常监管的参照,进一步强化总量核查与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