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便携式GC-MS法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VOCs,32种VOCs在2×10~(-7)~1×10~(-6)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10~(-9)~1×10~(-8),标准气体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9%~19.1%,环境空气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6.2%~116%。在实际现场监测固定污染源中VOCs时,使用速查(Survey)功能可初步判断样品浓度,确定稀释倍数。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气袋和玻璃注射器采样法对VOCs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的现场快速测定方法。方法检出限为总烃0.07 mg/m~3,甲烷0.06 mg/m~3,NMHC 0.07 mg/m~3。该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固定污染源NMHC的现场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采样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动态稀释法在固定污染源中采样的应用。采用动态稀释法取样,对某汽车企业涂装车间的排放废气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其中主要的10种VOC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方法测定的稳定性,10种化合物相对标准偏差为9%~32%,符合工况变动范围。将不同采样时间及不同吸附材料的测定结果与在线监控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动态稀释法的测定结果均在实际工况波动范围内,说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汽车涂装行业VOCs的采样要求。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是我国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法等.测试结果表明:定电位电解法无需预热、响应速度快,但对水汽抗干扰能力较弱;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预热时间长,对水汽抗干扰能力较强;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与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法对水汽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甲胺、二甲胺、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通过优化相关测定条件,使5种挥发性脂肪胺在0.005 mg/L~2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4 mg/m3~0.4 mg/m3(以采集20 L空气样品计).5种挥发性脂肪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13%,6次测定结...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三甲胺的分析方法。弱酸性吸收液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三甲胺,碱液中和后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分析。并对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盐析效应、氨水和氢氧化钠条件实验进行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甲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 46μg/m~3(以采集20 L空气样品计),加标回收率为97%~107%,相对标准偏差在9. 26%以下。利用该方法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厂界空气及鱼粉厂有组织废气中三甲胺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及上海地方标准中三甲胺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罐采样-正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分析方法。用正压采样器采集环境空气样品至罐中呈正压状态,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对氮气空白、除烃空气、不同湿度、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罐压及精确控制进样压力等因素进行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2O、CO2、CH4、SF6和CO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7 nmol/mol、1.5μmol/mol、0.1μmol/mol、9 pmol/mol、0.2μmol/mo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低、中、高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利用该法对环境空气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与该站点现有的高精度在线监测仪器同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较好,该方法适用于城市环境空气和无组织废气中温室气体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0.
11.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己烯雌酚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样中己烯雌酚残留,经BSTFA/TMCS衍生化后,用GC-MS/MS测定,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该方法在0.05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46 ng/L。实际水样2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0.8%和91.9%,5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2%和2.1%。 相似文献
12.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多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17种酚类化合物,通过试验优化方法参数,使17种酚类化合物在0.4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量为10.0 g时,方法检出限在0.01 mg/kg~0.04 mg/kg之间,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0.4%~104%,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RSD不超过12.5%。 相似文献
13.
结合快速-简单-低廉-有效-稳定-安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砂质土壤中的19种有机氯农药,采用标准质控样品优化提取时间和涡旋转速,比较不同溶剂、萃取盐和净化剂对19种有机氯农药回收效果的影响,并用新鲜砂质土壤进行方法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19种有机氯农药在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在涡旋转速为2 000 r/min,提取时间为10 min,溶剂为正己烷/丙酮(V∶V=1∶1),萃取盐为氯化钠/无水硫酸镁(0.5 g+1.0 g),净化剂为C18-硫酸镁时,能有效回收19种有机氯农药。方法评估显示,19种有机氯农药在0.5,2.0和5.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平行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23.0%,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68.5%~127.0%,各组分的检出限范围为0.02~0.08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溶剂消耗少且易于批量处理,适用于砂质土壤中19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水中的VOCs经吹扫富集、解吸后,用HP-VOC色谱柱分离,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最佳富集条件为:吹扫流速为40 m L/min,吹扫温度为40℃,吹扫时间为15 min,解吸温度为200℃,解吸时间为2 min。该法27种VOCs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为0.02~1.18μg/L。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79.8%~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 相似文献
15.
采用Tenax GR吸附-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5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anax GR吸附管对于丙酮、环戊酮、2-庚酮、2-壬酮及六甲基二硅氧烷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差,但丙酮、环戊酮、2-庚酮、2-壬酮在2~3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 2)>0.99,六甲基二硅氧烷在2~5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其他45种化合物在2~10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当采样体积为300 mL时,50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03~0.0096 mg/m^3,测定下限为0.0011~0.0384 mg/m^3,相对标准偏差(RSD)<15.98%,加标回收率为78.15%~120.9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够满足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痕量VOCs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了不同溶剂对有机氯农药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不同溶剂中的GC-MS响应值是有差异的,但保留时间不变,且随着有机氯农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这种溶剂效应对大部分有机氯农药的作用减弱。经分析溶剂的极性对有机氯农药测定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和废水中8种苯系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测定水和废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8种苯系物,优化了分析条件,讨论了色谱柱极性、加热温度、平衡时间和进样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8种苯系物在1.00μg/L~1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2μg/L~0.38μg/L,实际样品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5.0%,加标回收率在86.0%~11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地表水中SVOCs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同步萃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积固相萃取富集地表水中SVOCs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再以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对目标物定性定量。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条件,使SVOCs在0.500 mg/L~10.0 mg/L之间,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1.00μg/L~1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2μg/L~0.009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0.5%~105%和78.5%~124%。用该方法测定某流域地表水,结果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多环芳烃类、酚类、硝基苯环类化合物等SVOCs,以及克百威、仲丁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