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水库水质中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为1.0×10-6/a。水质中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排列为六价铬>砷>;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因此在管理上应重视对基因毒物质中化学致癌物排放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浑江六个断面采集到底栖动物(4门、6纲、12目、34科、57属)84种,列出了相关名录。通过运用描述对比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对浑江采样水体的水质进行了底栖动物学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河流水体污染生态学中的底栖动物与水质状况的相关性和对水质状况的指示性及利用该体系监测评价浑江水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流经国家间的协调管理、生物类群的选择以及监测技术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欧洲多瑙河、亚洲湄公河以及非洲尼日尔河等跨界河流作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使用不同生物类群(例如底栖动物、浮游藻类以及鱼类)进行跨界河流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阐述了跨界生物监测项目中的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等;并对未来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东钱湖浮游生物调查以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浮游生物的群落组成、细胞密度、优势种群等与水体的营养程度密切相关,是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东钱湖的水质状况,于2007年3月、7月和11月对该湖泊的水质和浮游生物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钱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IL)在38~55之间,属于中~富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密度为4.65×104~6.07×106个/升,7月大于3月和11月.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螺旋藻等富营养化指示种.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析来看,东钱湖水质属于中度~重度污染,这与采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浮游动物密度为44~333个/升,3月份主要优势种为长肢多肢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7月份优势种群为晶囊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这几种轮虫为富营养化指示种.  相似文献   

6.
王庆燕 《干旱环境监测》1992,6(4):242-244,247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几个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查,根据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数量、优势种和污染指数来评价这些水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与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景观生态的阐述,在讨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生态学成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景观生态学在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于2020年9月在太滆运河、漕桥河、徐家大塘和竺山湾布设14个监测点位,调查入太湖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采用Goodnight修正指数(GBI)、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和多样性指数(H)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检出底栖动物6纲18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为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由高到低为竺山湾(H=1.20)>徐家大塘(H=1.09)>太滆运河(H=0.67)>漕桥河(H=0.3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氮、正磷酸盐等因子与寡毛类生物量呈正相关,叶绿素a、IMn与摇蚊幼虫生物量呈正相关。生物学评价表明,太滆运河处于中重度污染状态,漕桥河、徐家大塘和竺山湾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
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主要因为它能连续反映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和及时监测.还能减少或消除手工误差.提高恻定精度,担负大量样品的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质监测系统的构成和水质自动监测分析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该技术的进展,着重谈了水质自动监测在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在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与水源保护等应用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看法.并评论了对开展水质自动监测在认识上的两种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10.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五参数、氨氮、总有机碳进行了比对测定,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敏、准确、快捷、省力,与常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提出解决TOC与CODCr转换系数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监管对生态质量评价的需求角度梳理了我国生态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必要性,并从网络建设目的、原则、空间布局、监测内容和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构建思路,最后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点任务,即开展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并进行生态功能相关监测和评估研究,开展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系统建设并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监测,从引导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提高自然生态用地利用效率出发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尝试,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监测事业发展,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着全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面向发展、服务公众、智慧监测、精准支撑\"的原则,针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态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标任务,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5.
Benthic algal assemblages, water chemistry, and habitat were characterized at 25 stream sites in the Willamette Basin, Oregon, during low flow in 1994. Seventy-three algal samples yielded 420 taxa — mostly diatoms, blue-green algae, and green algae. Algal assemblages from depositional samples were strongly dominated by diatoms (76% mean relative abundance), whereas erosional samples were dominated by blue-green algae (68% mean relative abundance).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of semi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resence/absence) data sets identified four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maximum specific conductance, % open canopy, pH, and drainage area) that were significant in describing patterns of algal taxa among sites. Based on CCA, four groups of sites were identified: streams in forested basins that supported oligotrophic taxa, such as Diatoma mesodon;small streams in agricultural and urban basins that contained a variety of eutrophic and nitrogen-heterotrophic algal taxa; larger rivers draining areas of mixed land use that supported planktonic, eutrophic, and nitrogen-heterotrophic algal taxa; and streams with severely degraded or absent riparian vegetation (> 75% open canopy) that were dominated by other planktonic, eutrophic, and nitrogen-heterotrophic algal taxa. Patterns in water chemistr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algal aut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and clearly demonstr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water quality, and alg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16.
对漓江流经桂林市区段的4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藻类共计7门51属,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其次为硅藻门,这2类藻类组成占漓江藻类总数的70%左右。各采样点藻类组成丰富性从北至南逐渐降低。数量上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群,枯水期以绿藻门为优势种群,藻类数量增多,漓江流域常年以舟形藻、异极藻、针杆藻为优势类群,2-3月随着气温回升,绿藻门的角星鼓藻属明显增多。除枯水期外漓江藻类变化不是很明显。数量稳定在1.0×104~1.4×104个/L,枯水期可达到1.4×106个/L。总体来看漓江除冬季枯水期外其余时间水质较好,属于贫营养化到中度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17.
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洪泽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得知洪泽湖及其入湖河流总体水质为劣Ⅴ类,影响两者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对洪泽湖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得知洪泽湖目前为轻富营养水平。最后对洪泽湖第一次发生蓝藻聚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典型村庄,基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典型村庄2014年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相对较好,\"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快速、宏观、低成本和周期性的优点,便于探测水质的时空变化,已成为水质参数监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能够直接进行遥感反演的水质参数主要是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可溶解性有机物等光学活性物质,并已经建立了许多反演模型。但是这些模型直接用于水质的遥感监测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利用3S技术将地面观测和遥感观测结合起来,可望推动水色遥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