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比对监测技术要求研究
|
|
|
|
|
徐笑 席英伟 易丹 谭秀梅《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40卷第1期
|
|
为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现对重点监控企业的动态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要求所有重点监控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考核规程》中要求环境监测站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比对监测,在每季度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采用标准方法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比对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做出判断.
|
2.
|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技术性能评价及对策建议——以阿拉善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为例
|
|
|
|
|
聂榕《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10期
|
|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实施环境监管的先进手段,具有自动、实时、在线等特性,可以使环保部门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的动态信息,有利于规范排污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有着传统环境监察、监测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结合阿拉善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就自动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设备品牌技术性能比对及设备稳定性,数据传输有效性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保证自动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完整性、准确性,促进自动监控系统规范化、合理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根据。
|
3.
|
固定污染源烟气比对监测的几点思考
|
|
|
|
|
张淼 ;王增国 ;刘常永 ;董勇 ;秦明臣《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
|
固定源烟气对比监测是保证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不规范、手工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差、烟气预处理效果不稳定及监测点位差异影响监测结果比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规范环境监测点位的布置,针对不同的污染源确定适合的监测技术方法,研发完善的烟气预处理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
4.
|
地表水自动监测中电极法测定氨氮方法确认
|
|
|
|
|
陆锦标《云南环境科学》,2012年第5期
|
|
为了对地表水自动监测中电极法测定氨氮进行方法确认,采用性能试验、方法比对、使用标准物质测量的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误差、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最低检出限、线性相关系数满足要求,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无显著差异,经氨氮有证标准样品测试验证,该方法无明显的系统误差。
|
5.
|
缫丝加工行业污染物自动监测指标优化与筛选
|
|
|
|
|
王迪 由昆 傅金祥 孙剑平 问青春 韩松《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4期
|
|
污染源自动监测指标体系是构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网络的关键和基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能有效反馈污染源排污情况及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鉴于目前污染源自动监测指标仅限于COD和氨氮等常规性综合监测指标,缺少表征污染源排污特征的特征污染物监测指标,有必要进行指标的优化与筛选。文章以示范区清河流域内缫丝加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指标设置原则,分析清河流域内污染源产污及排污情况,从营养化、毒理性角度运用初选、精选、复选3个阶段法,完成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指标的优化与筛选,成功构建缫丝加工行业自动监测指标体系,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网络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
6.
|
关于工业污染源(烟道气)自动监测系统实施标准的讨论
|
|
|
|
|
宁长满 王雄《环境工程》,1989年第7卷第6期
|
|
根据太钢污染源(烟道气)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的实际经验和考核的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实施规范,推荐了我国建立工业污染源(烟道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实施标准。并且定义了考核的各参数,建议衡量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参数为:系统有效利用率,24小时零飘、跨飘,校正误差,系统响应时间,相对准确度。
|
7.
|
堆芯中子注量率测量系统核级阀门的型式试验
|
|
|
|
|
龚碧颖 徐峰《装备环境工程》,2012年第9卷第5期
|
|
堆芯中子注量率测量系统是30万千瓦核电厂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中的手动阀、止回阀和电动阀(阀体)属于核级阀门。介绍了堆芯中子注量率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根据ASMEQME-1—2002规范从试验项目、环境条件和考核指标等方面对手动阀、止回阀和电动阀提出了型式试验技术要求。制造厂根据型式试验技术要求制定了手动阀、止回阀和电动阀试验大纲,并对样机进行了型式试验和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试验大纲要求。
|
8.
|
城镇污水处理厂TOC与COD相关性分析及应用
|
|
|
|
|
钱瑾《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年第25卷第5期
|
|
通过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方法与实验室COD方法比对,建立TOC-COD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且将其应用到上海市44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中TOC与COD值的转换,并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及在线COD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比对实验。结果表明,TOC-COD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为 0.963,废水中TOC与COD值线性显著相关,通过上述回归方程将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转化COD监测值与在线COD水质自动仪监测值进行相对误差比较,88.4%的数据满足《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规范要求;用上述转换方程换算上海市44家污水处理厂TOC值得到的COD值与实验室COD值进行误差计算, 87.3%的数据满足上述规范要求,验证了在线TOC值转换COD值在污水行业的适用性。
|
9.
|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价值在于应用 被引次数:9
|
|
|
|
|
王国平《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年第20卷第6期
|
|
简述了南京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指出应理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法律关系,保证排污单位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深入研究、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提出必须尽快明确第三方社会化运营的新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有必要强化对企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并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使排污企业逐步规范管网和排污口。
|
10.
|
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的探讨
|
|
|
|
|
王国平《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年第26卷第4期
|
|
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的现状及依据,指出目前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存在混淆责任主体、可操作性不强、政策上不一致、数据使用规定存在逻辑错误、行政行为性质含混不清等问题。建议建立数据使用制度、运行考核制度和现场检查制度,落实自动监测设备的计量检定问题,制定配套的法规性文件,简化比对与现场检查的规范和规程,取得厘清责任、规范市场、简化程序、强化管理的主动性和目的性等成效。
|
11.
|
几种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比较
|
|
|
|
|
李国庆《中国环保产业》,2012年第2期
|
|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已在我国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水体中氨氮自动监测分析仪器和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市场上占有率较大的仪器类型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目前氨氮水质分析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12.
|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比对监测工作探讨
|
|
|
|
|
王琼 许锋《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
|
以陕西省18家30万kW以上火电机组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比对监测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指出CEMS比对监测存在缺乏统一管理、监管薄弱、监测方法不同、设备安装位置不规范、参数缺项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规范设备供应商、严把CEMS验收关、加强监管、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强化环境执法等具体建议。
|
13.
|
蒲河流域污染源水污染物监测指标筛选研究
|
|
|
|
|
由昆 王迪 傅金祥 曹思鹏《环境工程》,2015年第33卷第3期
|
|
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对污染源水污染物总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针对监测指标单一、缺乏代表污染源排污情况的特征性监测指标,开展污染源监测指标的优化与筛选.以示范区蒲河流域内机制纸及纸板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分法和三参量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监测指标的优化与筛选,建立了由COD、氨氮、悬浮物、油类、硫化物、氯化物、挥发酚及AOX等8项监测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为构建动态、智能的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及污染物总量监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14.
|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钢铁废水测定中的应用
|
|
|
|
|
李伟 魏华《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4期
|
|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已逐渐成为水质环境监测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上海某钢铁厂通过水质分析、设备选型、系统集成、站房改造等一系列的工作,于2012年完成了5个废水总排放口水质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设备更新改造.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对废水排放中的污染因子进行实时监控.顺利通过政府环保部门验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
15.
|
污水厂进水氮指标选取的讨论
|
|
|
|
|
刘锋 杨海亮 卢斌 鲍兵兵 马三剑《环境科技》,2011年第24卷第1期
|
|
氨氮污染物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较大,继化学需氧量之后,其有望在"十二五"纳入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控制指标.首先阐述了选取各种氮指标作为污水处理厂氨氮削减量考核指标的可行性.再通过列举苏州新区第一污水厂(改造前)进水中各种氮指标数据,对所做分析加以证明,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
16.
|
CEMS比对监测结果反映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次数:2
|
|
|
|
|
邓继 万方 董励 高翔《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36卷第4期
|
|
文章以固定污染源比对监测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针对其反映的低浓度颗粒物采样测量、比对监测考核指标的不完善以及火电厂湿法脱硫装置未安装GGH时颗粒物浓度的测定等方面存在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
17.
|
小型岸边站技术在水质自动监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
|
|
|
|
|
吴阿娜 汤琳 张锦平《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第35卷第2期
|
|
以苏州河水质自动监测岸边站为例,根据近3年实际运行情况,从实样验收比对、连续运行比对等方面系统比较自动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数据,深入探讨小型岸边站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岸边站在线监测数据总体较为稳定,水温、溶解氧、p H、氨氮等监测结果和变化规律与实验室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其中,水温、p H、氨氮等指标均不存在明显差异,苏州河水质自动在线岸边站测定的数据真实可靠。加强自动站运维管理等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站数据质量。
|
18.
|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次数:1
|
|
|
|
|
王广华《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第24卷第4期
|
|
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五参数、氨氮、总有机碳进行了比对测定,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敏、准确、快捷、省力,与常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提出解决TOC与CODCr转换系数有关问题的建议.
|
19.
|
水污染源在线设备比对监测问题与解决方案--以长沙市在线监测系统为例
|
|
|
|
|
谭菊 刘舸 谭芬芳 许雄飞 陈巧《环境保护科学》,2016年第4期
|
|
总结了长沙市7年来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工作的情况,对氨氮、pH、重金属比对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在线监测仪器比对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目前在线监测仪器部分项目缺乏误差标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出各因子误差的合理区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氨氮应该按照检测浓度高低确定误差范围;pH质控样不应使用相对误差,建议采用±0.3pH的绝对误差;重金属实际水样浓度小于一定量时,用接近水样浓度的低浓度质控样替代。
|
20.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有关问题的探讨
|
|
|
|
|
曹攀《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1期
|
|
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有利于我国采取措施进行紧急防治,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为此,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是提高精准度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通过比对监测过程中可比性和准确性这两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对比仪器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提高比对监测的可比性,要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方法原理的仪器开展比对监测,同时比对仪器的安置位置、高度要按国家监测技术规范严格实施。加强比对监测准确性,就要从比对监测前的质控措施、比对监测后的质控复核、现场记录、测试环境条件四方面着手。以上对对比监测有关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开展空气自动站比对监测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