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去污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次数:2
|
|
|
|
|
弋舒昱 万红友《环境保护科学》,2012年第38卷第1期
|
|
从人工湿地植物的类型及选择原则、去污机理及效果、去污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综述,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
|
2.
|
人工强化湿地处理污水系统在西安秦岭山水住宅小区的应用分析
|
|
|
|
|
王小强 王玮《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年第4期
|
|
文章对人工强化湿地净化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针对西安秦岭山水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系统,介绍了人工强化湿地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与工艺设计数据,就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讨论。对相关的水质参数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本系统对COD、BOD5、NH3-N、总氮、TP及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为70%、78%、58%、82%、69%及74%,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较好。
|
3.
|
酸矿水中重金属人工湿地处理机理研究 被引次数:8
|
|
|
|
|
窦磊 周永章 蔡立梅 杨小强 张澄博 付善明《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29卷第11期
|
|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应用于酸矿水的处理。文章对人工湿地去除酸矿水中重金属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加强长期连续的动态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湿地中各影响因子与处理机理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处理机理的定性描述转向定量模型化研究,确立人工湿地接受和处理不同污染物质的最大能力和阈限,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合理设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4.
|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节能减排工艺研究
|
|
|
|
|
黄东升《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3期
|
|
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研究,得出两种工艺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建设成本低,动力消耗少,处理效果好,但受气候和土地限制。通过实验研究人工湿地并从污染物净化机理上分析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同时考虑了湿地环境和植物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并从环保节能进行能耗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5.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次数:6
|
|
|
|
|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钟秋爽 刘洋 王峰《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第22卷第5期
|
|
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氮污染物的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的内、外界因素,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6.
|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及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
|
|
|
|
赖丰运《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7期
|
|
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只能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随着对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建设要求,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介绍了人工湿地工艺的内容及特点,人工湿地作为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势,以及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
7.
|
人工湿地堵塞的研究进展
|
|
|
|
|
《四川环境》,2017年第Z1期
|
|
堵塞是人工湿地运行几年后处理污水效果下降的重要原因。对人工湿地堵塞的过程实质及原因、影响因素、机理及其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基质堵塞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湿地堵塞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8.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被引次数:31
|
|
|
|
|
孙权 郑正 周涛《污染防治技术》,2001年第14卷第4期
|
|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能耗并与环境相和谐的污水处理工艺,正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类型、特点及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并探讨了这种工艺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
9.
|
复合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次数:7
|
|
|
|
|
钱大益 潘建通 解亚林 杨建中 宋存义 陈月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第7卷第1期
|
|
通过对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和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水质变化、植物特性和湿地结构的一些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
10.
|
复合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
|
|
|
|
钱大益 潘建通 解亚林 杨建中 宋存义 陈月芳《环境工程学报》,2006年第7卷第1期
|
|
通过对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和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水质变化、植物特性和湿地结构的一些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
11.
|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其应用前景
|
|
|
|
|
贾滨洋 刘宜《四川环境》,2008年第27卷第1期
|
|
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方法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适应性.
|
12.
|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被引次数:15
|
|
|
|
|
刘衍君《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第22卷第4期
|
|
作为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具有众多的优点。分析了人工湿地的构造及去污机理,总结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13.
|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被引次数:9
|
|
|
|
|
刘衍君《新疆环境保护》,2003年第25卷第3期
|
|
作为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具有众多的优点。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的构造及去污机理,总结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14.
|
人工湿地处理葡北站生活污水的探索与应用
|
|
|
|
|
王 梅《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年第6期
|
|
结合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葡北站的实际情况及对该站生活污水水质进行分析,并对几种常用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确定选用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该站生活污水。文章介绍了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特点、运行、维护及效果。经分析论证,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分散站的小排量生活污水,十分经济且有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生活污水的优质处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5.
|
人工湿地堵塞机理及防堵措施浅析及研究
|
|
|
|
|
赵文喜 陶磊 刘红磊《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第38卷第8期
|
|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堵塞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填料堵塞机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期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
16.
|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应用 被引次数:1
|
|
|
|
|
宋佳宇 刘玉龙 陈梅梅《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年第23卷第1期
|
|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技术具有高效低耗、运行维护简便、对复杂含油污水净化效果良好等特点。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机理、净化效果、工艺流程及其工艺优势,为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深入认识人工湿地净化机制亦具有一定意义。
|
17.
|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
|
|
|
|
常玉华 郭健《能源环境保护》,2012年第26卷第6期
|
|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一种相对低碳、绿色的生态处理模式,倍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作用机理,归纳分析对比了几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选用原则。
|
18.
|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探索与实践
|
|
|
|
|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第10期
|
|
近年来,人工湿地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成为了污水处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文章对某市河道的排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
|
19.
|
人工湿地在云南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
|
|
|
王伟 梁启斌《云南环境科学》,2008年第27卷第3期
|
|
对云南省部分人工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人工湿地的工艺、湿地植物和湿地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20.
|
人工湿地在云南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次数:3
|
|
|
|
|
王伟 梁启斌《环境科学导刊》,2008年第27卷第3期
|
|
对云南省部分人工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人工湿地的工艺、湿地植物和湿地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