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进行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同时测定研究。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探索了同时测定模拟电镀废水中Cr3+、Ni2+、Zn2+的实验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布调查结果,设计了测定较低和较高浓度范围2种模型,分别对应不同水质波动程度的电镀企业废水,前者浓度范围设置基本覆盖大多数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浓度,且具有较高精度。测定浓度范围较小模型对应水质波动较小的电镀排放废水,模型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2~0.44、0.32~0.50、0.72~0.84 mg/L,平均相对误差MR... 相似文献
2.
多元线性回归pH滴定同时测定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重金属离子严重抑止了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pH络合滴定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络合稳定常数极为接近的多种重金属离子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相同组成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随着氮、磷浓度的提高,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加快;低磷是鱼腥藻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通过野外测定的各项指标发现,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其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5.
降尘规律研究--兰州城区降尘变化规律及多元自身回归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降尘的年变化、月变化.运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采用主分量分析法,得出不同季节的主分量,揭示了降尘的规律,建立了多元自身回归预测方程.对城区降尘进了预测,并与实测作了验证和对比,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舟山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肋骨条藻是舟山近岸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常有大小不等的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春秋两季非赤潮期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趋势,以探讨影响此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盐度、无机氮、悬浮物、水温和pH;秋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悬浮物、硅酸盐、COD和盐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从而发现赤潮期和非赤潮期共同的或不同的影响骨条藻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REG)将多模式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3个模式(CMAQ、CAMx和NAQPMS)对北京市2016年PM2.5的预报结果和观测数据进行集合,并对集合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不同模式的预报结果不尽相同,均能够反映2016年北京地区PM2.5随时间的变化趋势,CMAQ、CAMx和NAQPMS相关系数为0.6~0.9,标准化平均偏差为-0.6~0.6。3个模式对重污染峰值预报都存在偏差,NAQPMS预报偏差低于其他模式;②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集成预报模型能显著提高日均PM2.5预报的准确率,能较好地改进不同季节模式整体高估或者低估的系统性偏差现象,春季国控平均偏差由-23 μg/m3改善至-2.3 μg/m3,冬季平均偏差降低近20 μg/m3;③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红色预警期间小时PM2.5订正结果显示,相关系数提高了0.1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0~30 μg/m3,并且对峰值浓度有较好的调整,预报峰值更为接近实况峰值,特别是对北部地区的改进效果较为明显,反映了实际观测数据对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修正的研究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2013—2016年3大典型城市北京、南京和广州的ρ(PM_(2.5))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城市ρ(PM_(2.5))与各风速因子最大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44,-0.29和-0.37,与各气温因子最大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44,-0.33和-0.37,气压与南京和广州的ρ(PM_(2.5))正相关,气压因子最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和0.34,湿度与北京ρ(PM_(2.5))正相关,与广州ρ(PM_(2.5))负相关,湿度因子最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36,日照时数与北京ρ(PM_(2.5))相关系数为-0.46,降水量与南京和广州ρ(PM_(2.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和-0.24;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城市次日ρ(PM_(2.5))与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复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 8,0.770 6和0.809 9。模型预测3个城市2016年PM_(2.5)年均值分别偏高4,5和3μg/m3,日均值平均相对误差为±45.6%,±32.9%和±26.0%,模型对高ρ(PM_(2.5))普遍低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2019年和2021年7月—9月颍河源头流域水质,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检验环境因子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9年(平水年)流域pH值和EC值较高,而2021年(丰水年)N和P含量较高,这说明强降水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正常降水则更可能出现无机污染.平水年总体水质变化与农业用地面积占比和平均海拔高度相关,两者分别占总解释率的31.1%和18.6%.丰水年总体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农业用地面积占比和斑块密度,分别占总解释率的26.1%和15.9%.环境因子在平水年和丰水年对总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分别占总解释率的74.2%和 69.3%.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旅游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焦点.逻辑斯谛模型是一个属于增长类型的模型,经过逻辑斯谛方程在新疆喀纳斯湖旅游发展中的延伸应用,为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景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HYSPLIT4.8后推气流轨迹模式对辽宁省丹东市2007年的降水来源进行气流轨迹模拟,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得到气流的平均轨迹分布,从而分析丹东市降水的来源及各方向气流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丹东市酸雨污染主要受外来输送影响.在季风影响下,6-9月的雨季,来自西南和东南方向气流多经过河北、京津、山东等工业发达地区或朝鲜半岛,SO2和NO2污染较重,且运行高度低,地面污染贡献大,气流携带大量致酸前体物,在丹东形成酸性降水频率高,导致其酸雨污染严重.而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经过蒙古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西部等工业欠发达地区,且多在高空运行,气流相对干净,很少形成酸性降水. 相似文献
13.
利用AQI和PM_(2. 5)质量浓度、地面气象要素、NCEP、ERSST_V3、GBL等资料,对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5日洞庭湖区一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静稳天气形势下的累积效应和本地持续升温、降压、增湿、小风导致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本地风速与雨量对污染物浓度产生显著影响。降温前风速明显加大,有利于污染物快速扩散。湿度增加有利于污染物吸湿性增长,但高湿易引起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湿清除。此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中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或稳定,14:00混合层高度逐渐降低且重度空气污染日降至100 m以下。污染物空间分布与主导风向和污染通道密切相关。气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洞庭湖区各地气流来源和影响路径差异明显,且存在大范围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北方外来污染源是洞庭湖区重要的污染面源,本地工业污染排放点源和地理条件也是洞庭湖区空气污染物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博斯腾湖矿化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博斯腾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近40多年来,博斯腾湖矿化度年际变化经历了好→中→差→中的过程。本文在对博斯腾湖矿化度历史变化和博斯腾湖各区域矿化度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客观的分析了博斯腾湖矿化度的成因。通过对多年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矿化度与水位的定量关系模型,并就如何控制博斯腾湖矿化度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泊富营养状态Hamming贴近度评价模型存在的“阈值漂移”问题,重新构造了评价参数隶属函数,提出了一种湖泊营养状态Euclid贴近度评价模型,经过对全国23个湖泊富营养状态的实例分析,证明这种评价模型结构合理,评价过程简单,模型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尽管太湖主要水质指标有所改善,但蓝藻水华暴发的频次和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为了探讨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环境驱动因子,统计了2012—2020年历年4—10月预警期间的太湖蓝藻水华发生规模与频次,结合同步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构建了蓝藻水华预测模型。以太湖蓝藻水华综合指数(Ic)表征蓝藻水华强度,并通过I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1月水温、1月电导率、1月生化需氧量和3月总氮浓度4项环境指标,最终构建了以该4项环境指标为自变量、Ic为因变量的太湖年度蓝藻水华强度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08,平均相对误差为10.35%,预测精度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居延海(东)水环境容量及变化趋势,为居延海(东)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根据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居延海(东)2018-2020年不同水质目标下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的最大容量。结果表明:居延海(东)水质常年保持在Ⅳ~Ⅴ类之间;在Ⅱ类水质目标下,4项水质指标容量均超载,特别是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严重超载;Ⅲ类水质目标下,化学需氧量和总氮超载,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有部分剩余容量;化学需氧量的现状水质容量已超过Ⅳ类水质目标的容量,是居延海(东)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SWAT模型的圩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荻泽联圩为研究对象,应用SWAT模型模拟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农业非点源产污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基础信息库,实现了流域的空间参数化过程;将参数化过程中提取的模型参数纳入到数据库中统一管理,按照模型要求建立了数据库字段和参数内容的对应表,解决了模型运行时众多离散单元的自动赋值问题;采用虚拟水库控制技术,解决了SWAT模型在控制出流的圩区中的应用弊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