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总结环境应急管理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了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其子系统的内在关联,认为它们之间形成的是有机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影响的循环网络.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应急管理的基本构成,认为应该包括数据中心及数据交换平台、预测预警系统、数字预案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现场处置和反馈系统、灾后评估系统和培训演练系统等要素.  相似文献   

2.
GI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规划与管理问题而设计的,用于支持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和处理过程,是一种管理工作和决策支持系统,它以强大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以及在空间要素的叠置过程中产生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综合的新信息的能力,在环境管理,环境评价与环境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甘肃省环境信息计算机网络。按照系统要求,设计网络结构。在局域网内部,合理规划和布设网线。并简析了该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环境应急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环境应急监测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系统、应急监测基础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监测信息交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现场指挥调度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价系统、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等信息系统,以此来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太湖污染与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流域是我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 ,同时也是我国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文章以太湖为研究区 ,围绕湖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应用遥感和 GIS一体化的方法 ,提出了建立太湖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紧迫性 ,重点论述了系统的技术框架、功能、数据库组成 ,同时也强调了系统建设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永安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简称YAEMIS)是永安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永安市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市政府和市民的重视。保护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然而,传统的环境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快速经济发展的步伐。为此,永安市环保局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投资建立了永安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立YAEMIS的目的在于实现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任务的计算机化,实现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利用率。利用该系统能反映和预测永安市…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常州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系统结构设计、技术难关等一系列比较关健的问题.并对常州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环境业务协同管理信息平台开发目的、系统结构、系统管理、系统组成,以及系统在污染源普查中的应用。提出扩展系统功能,实现对节能减排、污染源普查等与环境管理深层次要求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指出了以制度和程序规范两者的分工与合作可充分发挥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监督,网络建立,技术研究,执法程序及自身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首要措施是改革现行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管理以条为主,党群活动以块为主,业务开展兼顾条块。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属性,认为环境监测从属于环境管理,同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这对于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的规范化录入和分级汇总统计、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服务、地理信息等技术,设计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各级、各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监测机构、持证人员、监测项目、仪器设备等信息的录入和定期维护,同时共享监测方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标准物质等信息.同时上级管理部门能够查看、统计所辖部门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从而为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配、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综合技术中应用的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空间化监测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快速而形象的反映是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亦是当前监测综合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是一个复合型的巨大系统,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满足上述需求,而且可作为支持该系统的有力工具。本文重点讨论了监测综合分析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管理和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结合调查和评价应用中的管理工作流程,对污染场地数据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数据标准的制定、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表设计等;同时具体介绍了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目标、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等内容,为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监理之间的关系,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对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实践,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四级环境监测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监测定量化管理工作,即单元工作只计分法,通过对单元工作累积计法的论述和实例应用介绍,阐述了单元工作累积计分法用于四级站量化管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环境监理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指出了以制度和程序规范两者的分工与合作可充分发挥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传输现状,设计了基于VPN互联网络的环境质量数据层级化直报业务系统,介绍了网络直报系统的业务模型、数据审核和存储策略、系统功能设计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无锡市地下水水质状况,于2010年10—12月对无锡地区145口地下水井进行采样分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地下水类型的水污染物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锡全市地下水达标率为45.52%,整体水质情况处于\"较好\"级别;NH3-N、Mn和Fe为无锡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无锡市农业和建设用地区域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整体要高于水体和林地区域;承压层的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提出,无锡市管理部门应根据地下水污染现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包括水量和水质监测),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