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萧山市羽绒行业中典型企业--浙江三弘国际羽绒有限公司排放废水的监测分析,计算其羽绒废水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确定羽绒行业污染物排放系数和排污总量,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对主要污染物排放因子进行识别与修正,建立沈阳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沈阳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206 804. 3 t,CO、NOx、HC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128 500. 4 t、44 206. 3 t、32 104. 8 t和1 992. 8 t;机动车排放的各污染物二环以内的排放量占总量70. 0%以上,和平区、沈河区和铁西区是该市机动车污染物高排放区域;小型客车和出租车对CO、HC的排放分担率较高,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是NOx、PM10的主要排放源;沈阳市机动车污染物主要来自汽油车和柴油车,新能源机动车排放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供暖锅炉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涛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37-239
1998 - 200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了“蓝天工程”,通过统计1998 - 2002年采暖季乌鲁木齐市供暖锅炉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供暖锅炉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对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见解,指出供暖锅炉的烟尘超标排放和SO2排放总量高于烟尘排放总量应是乌鲁木齐市今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食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过程中,形成了企业排放口废水污染物浓度的两套监测数据,如何科学地使用这些监测数据来核定企业排污总量?本文介绍了以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以两套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为依据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物料衡算法、手工监测数据法和在线监测数据法计算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出口二氧化硫排放量,并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在线监测法核算脱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新建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改扩建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核算与评价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浦东新区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十五”期间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计划,分析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改善新区环境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应在遵循生态规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主要污染企业,废水和废气的在线连续自动的总量监测管理系统;加紧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加强农业和农村,特别是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管理、利用和治理;推广清洁生产和企业ISO14000管理,以及固废尤其是危废的管理上加强工作。另外,还要积极探索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类型的炉灶煤耗及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在大量的统计资料及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阿图什市各类型炉灶燃煤及污染物排放的情况,并通过定量计算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电镀企业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实践,对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排气量的计算和评价,电镀标准中对污染物处理设施排气量的规定,第一类污染物在不同采样点评价标准的选择,重金属排放总量计算以及后续电镀企业废水、废气、污泥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沈阳市污染物总量监测的网络系统,确定了各污染源的监测频次和数据的上报制度,江总方式和统计范围,计算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权重,及时掌握污染排放变化,切实国总量控制管理服务,并使监测信息在网络中运行,使各级环保部门共享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我国现有污水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标准不能有效控制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依据美国环保局多介质环境模型,用不同方法计算水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用该值作为标准限值,评价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监测结果。针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提出制订排放控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wo numerical methods for 3D simulation of marine pollutant dispersion problems: the random walk particle tracking (RWPT) method and an explicit second-orde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for assessing produced water discharges from offshore oil platform. Test cases in a steady flow fiel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simulating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btained using both the FDM and RWPT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an analytical solution. Additionally,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imulate the lea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produced water discharged from an oil platform off Canada’s east coast, based on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modeling the ocean flow in the study area with field verifica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proper configuration of grid resolution and particle resolution, both FDM and RWPT method can provide accurate results with reasonable computational costs for complex field cases. Particularly, the satisfactory 3D simulations of marine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the far field by both FDM and RWPT numerical methods enable effectiv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offshore waste discharges.  相似文献   

13.
The Clean Water Act (CWA) has regulated discharges of contaminants since 1972. However, evaluations of the CWA's effectiveness at improving regional water quality are lacking, primarily because integr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from multiple dischargers to assess cumulative effects is not required. A rare opportunity exists to assess CWA effectiveness by integrating mass emissions data from all major sources of contaminants to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Bight from 1971 to 2000. While the coastal population grew by 56% and total effluent volume increased 31% since 1971, mass emissions of nearly all constituents decreased since passage of the CWA, most by greater than 65%. Publicly owned treatment works were the dominant point source of many contaminants, but also accounted for the greatest reductions in pollutant discharge since 1971. As point source treatment has improve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non-point sources, such as storm water runoff has increased. Despite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storm water discharges, regional monitoring and data compilation of this source is lacking,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assess trends in non-point source discharg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因素众多、耦合机制复杂情况下的地表水污染物浓度预测问题,将河道污染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为各种影响因子一阶偏导项和二阶偏导项的线性叠加。其中,一阶偏导项可描述影响因子变化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直接关系,二阶偏导项可描述影响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以模拟地表水污染物浓度的去耦合直接法。采用2014—2016年兰江流域将军岩、低田、半潭、沈村、焦岩5个断面的水文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4项污染指标逐日实测数据,通过差分法求解了一阶和二阶偏导项,并采用2017—2019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去耦合直接法能够有效预测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量,且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符合情况较好,4项污染指标模拟值的Nash-Sutcliffe系数为0.479~0.654,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0.070~0.352;汇流区面积增加后,影响因子不确性对污染物浓度的扰动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性增强,去耦合直接法的模拟精度升高。与SWAT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污染成因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去耦合直接法的模拟精度优于SWAT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污染物排放信息是城市水环境保护决策和管理的依据,但城市水污染控制的外部性使城市水污染物排放信息产生失真风险,需要对城市区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核查。通过高质量数据对低质量数据的核查,用基于监测的水污染物入河量数据核查基于环境统计申报与排污系数的水污染物入河量数据,完善了城市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核查方法。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统计COD入河排放量明显偏小。建议水污染物排放统计以入河量为核心,建立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编制核查技术规范,实施区域污染物排放核查。  相似文献   

16.
论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以及排放管理指标,统计对象主要是规模以上点源。实施统计的污染源的规模应当是全国统一的。统计指标区分为指标、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既便于理解也便于管理;将排放指标细化为污染源排放量、入河排放量和通量使得排放概念更加清晰,有利于水环境管理。对入河排放量和污染源排放量的比较,可以确定纳入统计范围的污染源的代表性,对通量和入河排放量的比较可以推断非点源污染物排放状况。以流域为单元的,以通量、入河排放量和污染源排放量为主要概念的排放统计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确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监测数据法在工业污染核算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监测数据法应用于污染核算的工作流程.指出了监测数据法使用中监测数据本身、环境统计中以及动态更新中监测数据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加强监测管理、钻研监测技术,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为污染核算奠定基础;修订、完善监测数据法的相关技术规定并督促严格执行;正确处理监测数据,从技术层面改进污染核算质量;加强监测数据法核算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和水政策环境质量标准指令框架下,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危害物质的确定方法、程序和清单,以及地表水质量标准与生物体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及监测要求。提出,我国可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和水政策环境质量标准指令,明确水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控制目标,制定优先污染物筛选评估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持续评估确定地表水优先污染物,同时,建立潜在高风险物质监测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使得水环境的保护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与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的适用配套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美国替代方法检验机制和欧盟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效性验证的管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适用性评估的需求和国外相关管理及技术体系的可参考借鉴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明确我国...  相似文献   

20.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污染物质、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是环境应急监测的基本工作要求。在不能利用管理手段有效获取污染来源等信息的情况下,开展溯源应急监测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处置的重要需求。然而通过资料调研及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发现,石油类水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大多存在采样代表性不够、溯源手段不健全、特征污染物监测不全面,以及现行石油类监测方法不能完整说清污染状况等问题或不足。因此,建议通过优化整合水中石油类指标监测标准,构建与石油类污染特征相适应的技术规范及配套监测分析方法,以达到精准、全面反映石油类水体污染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