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在剖析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形势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在精准支撑环境管理、提升监测科研创新驱动力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支撑、服务、引领生态环境决策管理为导向,深化制度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加强科研创新、夯实基础能力、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规划思路,以及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科研创新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建设任务。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是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文章在总结了辽宁省“十三五”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十四五”监测能力所面临的压力与问题,从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海洋等领域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点,助力提升辽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状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污染源等全覆盖,“十四五”初期优化调整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大了自动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当前全省监测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技术不完善、服务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各要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探索生态环境监测多手段融合应用模式、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智慧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中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按照全面监控生态岛建设进程的要求,在分析和识别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划、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了崇明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研究。采用遥感与地面相结合、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理化与生态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全要素、全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围绕崇明岛五大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了水、气、声等常规环境监测网络,拓展和完善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的监测网络,以期进一步优化预警监测网络,进而为崇明生态岛建设进程的动态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监测机构,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5G与人工智能(AI)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架构。该架构借助边缘计算、5G高速网络、AI视频检测识别和污染物浓度预测等关键技术,使平台具备智能感知、实时监控和智能预测的能力,为实现重要生态环境信息的全天候、智能化远程自动监测和预警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科学谋划“十四五”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然而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中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仍存在差距。笔者深入研究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方向 ,并提出相应建议。针对空气、地表水、土壤、生态、声等要素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分别提出网络布局及点位优化的原则,强调应通过理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运行机制、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测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强化监测装备自主研发等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9.
论北方森林、农业、矿业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环境敏感区 ,具有独特的北方生态环境。它的针叶林生态系统 ,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等 ,都是我国代表性的植被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以及生物种群和数量也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探索北方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 ,为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及时提供决策依据 ,对加快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减少自然资源的退化 ,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述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 ,探讨了农业和矿业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于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F0004-F0004
“十五”期间,新疆环境监谢中心站着重从遥感监测技术入手.以“说清新疆宏观生态环境现状”为目的,开展新疆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为满足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4年起着手准备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和论证,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5年开始将逐步推进生态监测“天地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监测事业发展,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着全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面向发展、服务公众、智慧监测、精准支撑"的原则,针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态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标任务,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The international marine ecological safety monitoring demonstration station in the Yellow Sea was developed as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t is a nonprofit technical workstation designed as a facility for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public welfare. By undertaking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this station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mar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e results of some initial research by scientists at the research station into predictive modeling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early warning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Marine ecological processes ar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biologic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Consequently,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incorporate all these influen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a deterministic or analysis model. A prediction model integrating a time series prediction approach with neural network nonlinear modeling is proposed for marine ecological parameters. The model explores the natural fluctuations in marine ecological parameters by learning from the latest observed data automatically, and then predicting futur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 The model is updated in a “rolling” fashion with new observed data from the monitoring station. Prediction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 is effective for marine ecological prediction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war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些年的调查和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及主要超标指标的地区分布情况。指出,当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主要由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分别组织开展,存在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与整合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双源”地下水监测现状尚未摸清、地下水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地下水监测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尚未体现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部门资源共享与整〖JP2〗合、统一全国地下水监测体系、优化完善考核机制、尽快摸清地下水监测现状和逐步提升监测能力等工作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多规融合”的发展历程,围绕实现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基于“多规融合”的城市尺度环境空间管控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和空间落地技术方法两部分内容,其中,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涉及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转化为环境空间管控数据的过程,空间落地技术方法是将环境空间管控数据在空间上落地,形成数据“一个库”、分布“一张图”。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核素污染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发达国家的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设,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目前实施对放射性强度的监测,而对核素监测相对比较薄弱。文章介绍了核设施泄露事故对大气、水和水生生物造成的污染及污染的削减过程,综述了目前发达国家的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平、监测的核素种类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智慧监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管理体系的技术路线。以监测业务为核心,涵盖水、气、声、态、土等多种要素,构建了要素齐全、上下统筹、自动预警、服务应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预期取得规范监测业务流程、促进监测业务协同、加快产学研用结合等成效。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解读。《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弥补了生态环境监测立法的空白。《条例》共分6章47条,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网络管理、污染源监测、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制度,明确了统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内容。提出,加快补齐监测网络建设、基层监测能力、污染源执法监测、社会监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短板,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推动监测事业依法、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制建设、体系优化、方法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不足,总结归纳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判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加快推动实现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