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合信息     
破窗理论与安全生产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辆汽车停在街区,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试验人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等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建筑物窗户上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可以为所欲为的感觉,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管理学界认为,“破窗理论”对于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对待安全上的一些“小奸小恶”,小题大做去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美国有家公司,以从不轻率除名员工而著称,但有一次却为了件“小事…  相似文献   

2.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的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破窗理论     
正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组织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1982年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他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  相似文献   

5.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并得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建筑一扇窗户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被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玻璃.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57岁,在新疆兵团农一师工会从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已经12个年头了。有人叫我孙督督,也有人叫我孙老。也许因没有官衔吧,但我不在乎。我参过军,干过老政工,安全生产监督是我最后一个职业了,我从心底里深深地爱着它。怕得罪人就别干监督员在机关于劳动安全监督工作,如果怕离开机关,你趁早别于,因为搞安全监督就要得罪人,免不了要丢掉自己的信任票。前几年,我到一个单位去检查安全工作,发现这个有3000名工人的纺织厂,把6个人的安全科撤掉了。我把这一情况向农一师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报社等发出叨多份调查报告。有的人…  相似文献   

7.
破窗理论     
正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詹姆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牌摘去,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另  相似文献   

8.
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投进热水锅里,它一下子就蹦出锅!再把它放进凉水锅中,然后慢慢地在锅底加热,结果,青蛙在麻痹大意中“渐渐”失去了生命。由此,我想到有些司机也像青蛙一样,在开车中“渐渐”地违法是非常危险的。也许有人会说,司机是人,比青蛙聪明,临危时竭尽才智去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9.
小偷的破绽     
<正>深夜,一个小偷第一次入室行窃。这里没有人守卫,小偷大摇大摆开了灯,坐到办公桌前,打开抽屉,但没翻动里面的东西就关好;接着他又打开了文件柜,拿出重要文件,再把文件柜关好;他还打开了保险柜,取出了钞票,然后关好。小偷想起师傅嘱咐过的他的话,在出门之前,把所有用手摸过的地方都用手绢擦了一遍。临出门时,他又将墙上的电灯开关也擦了一遍。最后用腿把门带上。"除非有人取文件或打开保险柜,否则没人知道我来过吧!"小偷得意地想。可是,第二天,第一个进房间的人就发现了昨晚这里有人来过。  相似文献   

10.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4午7月22日那过去不久的一幕。上午9点30分,我正和两个工友(其中1人是公司生产科长)在一个空油罐里进行切割作业。突然“轰”地一声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这“轰”地一声猛响,把车间的门窗、玻璃全震烂了,一个油罐也飞出了老远。我们3人都受了重伤。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13,(8):57-57
背景:7月20日,在重庆渝北中央公园附近,9名青少年搭乘2辆摩托车并排疾驶,一辆搭乘4人,一辆搭乘5人,相互追逐。其中一辆摩托车上忽然有人踢了旁边摩托车一脚,结果2辆摩托车撞在了一起,9人飞出车外,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1498年,在西班牙女王为哥伦布举行的庆祝宴会上,一人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很不服气,“这有什么了不起,大陆本来就在那里,正好被你碰上了。” 哥伦布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熟鸡蛋,请这人把它立在桌上,那人把鸡蛋在桌上竖来竖去,怎么也无法将它立起。哥伦布接过鸡蛋,用力往桌上一磕,蛋壳碎了,鸡蛋立住了。 哥伦布笑着说:“许多事物本来就在那里,可有人将它发现了,有人却没有发现,差别就这么一点。” 1991年9月,山东青岛第六橡胶厂的职工们自发地搞了防职业危害的几项装置,看上去很不起眼,既没有复杂的工艺,也没有高新技术,对此也有人说:“不就是这么个简单的玩艺儿么,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遗憾的是,这发现与未发现的举手之劳,竟跨越了 30年的时间,职工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市燕京铁厂的墙外,有个电石灰渣坑,上面盖着一块铁植。有人说这电石灰渣和白灰的性质差不多,能用于墙壁抹灰,所以附近居民常有人来掏。有一天,就在灰渣坑旁发现了一具被烧得焦头烂额的尸体。尸体旁有辆手推车和一把铁锹。 事故调查组的同志们来到现场进行调查。只见这灰渣坑是用水泥抹的,容积10米3,铁盖很严密,得用力撬才能打开。灰渣坑与燕京铁厂的乙炔站仅一墙之旧,墙下有一条管子相通。乙炔站每天用电石200公斤,清出的电石灰渣顺水排入坑内。据目击者说:“死者是个掏灰的人,他打开灰渣坑的铁盖时,从坑里突然冒出一道火光并发出一声…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05,(12):76-76
7月4日,上海市南汇区境内一辆运输液氨的敞蓬货车,在卸完液氨后载10个空瓶返回。12时20分,车上一只液氨钢瓶发生爆裂,导致液氨残液泄漏,造成周围居民不同程度中毒,爆炸冲击波致使周围部分建筑物玻璃破碎,造成108人到医院检查,有7人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5.
“嘣”,一声巨响划破了幽寂的长空,时针刚好转向凌晨3时10分。福鼎市贯岭镇金领路段104国道2015公里 900米处,一辆满载蔬菜的解放牌四轮8吨大货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撞进了路边左侧一栋五层砖木结构民房(金领路135号),不偏不倚地横亘在民房的大厅里,民房两面墙体随之倒塌,“轰轰”、“轰轰”的倒塌声不绝于耳。货车车窗的玻璃四分五裂,连同车上的蔬菜,撒落满地。货车的车头深深地塌陷了进去,把车上的三个人死死地压在座位上。痛苦的呻吟声,揪人心肺!  相似文献   

16.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4午7月22日那过去不久的一幕.上午9点30分,我正和两个工友(其中1人是公司生产科长)在一个空油罐里进行切割作业.突然"轰"地一声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这"轰"地一声猛响,把车间的门窗、玻璃全震烂了,一个油罐也飞出了老远.我们3人都受了重伤.  相似文献   

17.
宽恕是良药     
1901年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马路不再是马车的专用道,为适应汽车的需要,马路不断拓宽,延伸,好让汽车从容驰骋。1903年上海只有5辆汽车,1912年猛增到1400辆,奔驰,福特,雪佛兰,奥斯汀等等,往来驰骋于上海街头,感到现代文明的逼人气息。除洋商外侨外,受西风熏陶,好“扎台型”的上海人也陆续成为汽车的主顾,尤其是在那些贵族学校。有人喜欢享受,有人就嗅出了其中的商机,出租车行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开车的人都知道,在汽车玻璃上贴一层保护膜,既能遮阳,还能够防盗防撞,为乘车人增加一份安全保护。所以,贴玻璃车膜几乎成为买车人的第一选择。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选择不当的话,这薄薄的一层膜也会隐藏着致命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走失的隐患     
早晨上班经过十字路口,红灯,便停了下来。两边的车正在通行,突然看到一辆载满冬瓜的车把式敞蓬大型机动三轮车由东向西,已经驶过路口,没有驾驶室的驾驶员旁边还斜坐着一人,相当危险,一旦转弯就有被甩出去的可能。交警就在我前面认真地、聚精会神地维持自行车道上的秩序,这辆三轮车在两辆公交车的中间,随着车流向西行驶。侧身的交警发现了这辆三轮车,它已经驶过了十字路口,交警楞了一下,从他的眼神中掠过一丝无奈,便继续看着红灯下的我们。红灯变成了绿灯,交警示意我们通行。我走到路中间特意向西看了看,三轮车已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20.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和工厂烟囱里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和烯烃类碳氢化合物,经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发生了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一种有毒气体。在40年代,首先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所以有人也把它叫洛杉矶烟雾。据有关资料载,1000辆汽车每天除了排放3t多一氧化碳外,还排放碳化氢200~400kg,氮氧化物50~150kg,这些都是光化学毒物的原料。一般情况下,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大致以百万分之0.2~0.3为界,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对人的眼睛、鼻腔、咽喉、肺部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对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尤为不利,会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