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我省现有各类企业职工800多万人,接触高空作业、高温作业、易燃易爆作业、粉尘毒害作业的人数有百万人之多。在部分高危行业所暴露出的事故隐患较为普遍:职业危害所造成的职业病案例越来越多:司法诉讼、要求索赔的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颁布实施新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显得迫切而重要.我省现有各类企业职工800多万人,接触高空作业、高温作业、易燃易爆作业、粉尘毒害作业的人数有百万人之多。在部分高危行业所暴露出的事故隐患较为普遍:职业危害所造成的职业病案例越来越多:司法诉讼、要求索赔的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颁布实施新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2.
建材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建材行业的逐步做大做强,建材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及防治也不容小觑。本文围绕建材行业生产特点,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与防治所面临形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了摸清区内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掌握全区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委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典型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量化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17家汽车维修企业.调查内容分为:生产场所现状检测和企业职业危害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是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利用等业务. 石油石化工业是高危行业,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线长面广等特点.石油石化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达410多种,且地域分布广、接触人员多,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比例高.  相似文献   

5.
职业危害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本文陈述了我国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多、涉及面广、职业病患者多的现状,阐述了职业病防治技术和能力落后、有毒有害工种和工序转移、预防性工作审核不严等产生职业危害的原因;论述了职业病危害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由大企业向小企业的转移倾向和职业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及新兴职业相关疾病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呈现出高发性、复杂性和持续性等特点.通过针对建筑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建筑企业作业场所员工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与对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从业时间、性别及文化背景这四个因素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对建筑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的调查与分析,辨识出影响职业病危害的人为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以改善建筑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局面,提高建筑企业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其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8.
"噪声聋"跃升职业病第一杀 今年确诊"噪声聋"病例最多,强烈建议冲压、水磨工人戴耳塞作业.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二氯乙烷中毒、苯中毒、噪声聋、尘肺病……这些已成为现今东莞最常见的职业病,威胁着130多万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相关媒体从东莞市安监局和东莞市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获悉,截至今年5月中旬,东莞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超过6000家,主要分布在制鞋、电子、玩具、家具、建筑、五金、化工等20多个行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有130多万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其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进行调查,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劳动过程中危害和生产环境中危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NO、NO2、CO、CO2、噪声、振动、高湿等;隧道内工务、电务、供电三大线路作业场所的线路维护人员接触的噪声均为轻中度危害,氮氧化物(NO、NO2)为轻度危害,接触的CO为中高度危害,线路维护人员矽尘作业岗位为轻中高度危害,易导致职业病损的发生。提出应重点监控该铁路隧道接触噪声、CO和矽尘的作业岗位,采取科学综合防控措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强化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的危害已从传统的造船业、化工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向木材加工、石料加工、皮革制鞋、箱包加工等行业蔓延。由于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和能力落后、有毒有害工种和工序转移、预防性工作审核不严、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劳动者对自身职业健康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我国渐渐形成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多、涉及面广、职业病患者多的现状。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事关国家和企业的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木制家具制造业发展较快,民营家具制造厂家值来越多,这些中、小企业多为半机械化作业,没有较好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场所中普遍存在木粉尘、甲醛、苯、甲苯,伴有噪声、高温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苯和甲醛均属于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大型水力发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采取多年现场实测数据与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相对比的方式,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属2家大型水力发电站为例,采集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检测数据,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程度和职业病危害产生主要途径;提出水电行业职业病危害综合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水电站现场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及工频电场;采取优化劳动时间、穿戴适合的防护用品、在设计阶段合理布局设备等控制措施,能够降低现场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减少对人体造成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因其生产工艺设备复杂、原辅材料危害因素种类多、现场生产环境差等因素,是职业病的高发地带。根据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被列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为三类级别中级别最高、危害最严重的类别。由此可见,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在全国接触粉尘作业的农民工中,从事煤炭、建材、金属矿山、隧道施工等尘肺病高发行业的农民工人数超过了80%。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多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工作,所以遭受职业病危害的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生产一线,被生产性粉尘侵袭的可能性更大,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准确了解某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现状,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模式,对实际职业危害防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靖江地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状况尤其是重点行业企业在选址、布局,工艺流程与车间设计、工程防护技术、管理等情况,同时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结合国内外职业病流行病学状况与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出职业卫生监管模式,指导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践,本文对其他地区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汇总基础数据和资料,对浙江省耐火材料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典型企业的检测数据显示,粉尘和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企业针对粉尘、噪声作业岗位已采取了职业病防护设施,但部分防护设施效果欠佳。采用先进工艺、进行工程设计和改造、配置合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可改善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四省市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调研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小、微型企业职业病危害的形势较为严峻。不同行业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石化类、化工类、建材类、电力类和纺织类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率相对较高。建材类、纺织类和化工类是调研地区职业病危害防控的重点行业,结合职业病发病资料来看,建材类行业中职业病危害防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现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方法,采用风险评价的思想,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是否超标、作业人员的接触频次、是否发生过职业病案例以及接触人数等因素,并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方法,这对于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