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引言随着我国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内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环境监测乃至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和处理的难题。环境监测的意义环境监测是通过对环境中某项污染指标进行检测,得出相应  相似文献   

2.
在现阶段的环境保护领域中,环境检测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各地通过推行环境检测的措施与方式,应当能做到鉴别当地现有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而给出可行的环境改善思路。然而截至目前,环境检测领域的各项日常工作并未能真正达到优化与完善的程度,因此亟待予以相应的转型与改进。在此前提下,目前关于环境检测技术需要做到明确现存的各类技术缺陷,据此给出改进现阶段环境检测技术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相对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的缺乏、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手段的落后是当前影响环境现场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本文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加以揭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使环境现场监测工作向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时期,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监测工作是整个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大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使其向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4.
赵汝超 《环境与发展》2020,(1):189-189,191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较大威胁。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不断强化,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问题进行控制。本文从生物技术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应用、光谱技术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等方面探析了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从优化技术应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创建大范围检测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能够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助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表水作为维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应作为环境监测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现今对地表水的检测工作中仍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应从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应用合理的检测技术,将地表水检测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分析了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的检测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环境在线监控监测是现今环境保护的一个关键性手段,尤其针对重点污染源。由于环境监测的数据反映了环境的质量状况及排污情况,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在线监控监测技术打破了常规,满足了现代监测技术的要求,符合了目前环境保护的监测手段,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传统的环境监测与在线监控检测对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所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环境监测依靠的主力是环保部门,而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与环保部门打起了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监测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检测、污染事件和纠纷的仲裁检测等重要工作,也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开展各种环境保护管理,提升环境管理质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是如今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加强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是提高监测环境质量的有效保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环保部门的立身之本。其核心目标是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环境评析是一个重要环节,任何已竣工的建设项目在开放前必须经过环境评析,因为在三同时制度中已进行明确规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严格把关,完成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管理工作。为完善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工程竣工验收做了详细分析及要求,为我国环境评析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现场查看做好环境评析工作的第一步是现场查看,查看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配套设施的查看,建设主体的查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如今存在的管理体制中,环境问题是无法被市场或者是政府来完全决定的。国家体制必须通过建立法制法规来完善环境保护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多种机制共同存在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激励和约束并存,从而推动经济效益和环境相互协调高速发展。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约束下,可以不断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与此同时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转化升级,产业机构的调整,进  相似文献   

10.
公民诉讼制度是美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色之一,探讨了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其性质,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通过对比,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各行业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进行环境监测,从而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不过环境检测具有多种类型,环境检测对于环境质量的促进性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最终效果。对此,本文就对环境检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环境检测类型,进而分析了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仇开涛 《环境与发展》2020,(2):162-162,164
环境监测体制直接影响到我国环境管理质量,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提高监测力度可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效率。本文将结合现行制度特点,讨论强化人员队伍、更新保护机制、集成现有资源、社会监督宣传、完善法律问责、使用信息化系统等制度构建策略,为推进制度落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超 《环境与发展》2020,(2):145-145,147
伴随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提升,将对环境监测的质量与作用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监测质量对污染指标及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地区为实际案例,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家宝 《环境与发展》2020,(1):186-186,188
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中,环境监测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环保部门的决策提供参数依据,也为区域内环境状态提供科学参考,同时,还可以帮助区域环保监督部门进行污染源分析。本文就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环境监测水平及其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毛毛 《环境与发展》2020,(1):150-150,152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将其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内容之一。而在环境工程改造过程中,环境监测活动的贯彻进行能够保证工程改造的最终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在环境工程改造中引入环境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法,以及展开环境污染监测的紧迫性,接着从掌握工程建设的地质情况、收集各类可用的精准数据、给工程改造施工提供指导三个方面,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改造的促进作用,最后还探讨了发挥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钱俊旺 《环境与发展》2020,(1):174-174,176
通过科学的布设监测网点和完成特定的环境监测任务,获得有关影响环境品质的物质的含量和其动态变化情况的数据,能够使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时目标更明确、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更加科学,并且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持续监控重点监测对象,以预防生态与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制定科学的应急环境安全事件处理技术程序。针对影响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的多样化和其作用机理的复杂化,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监测目标以及监测对象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以期获得对环境品质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对环境安全状况做出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包娜 《环境与发展》2020,(1):33-33,35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环评工作存在低效推进、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公众片面参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保护效果。本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旨在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企业环保要求的逐渐严格化,企业对环境合规越来越重视。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配套政策标准、环保法律法规的健全使得企业环境合规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旨在建立企业的环境合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企业环境合规指数的概念,站在企业管理者、监管部门、利益相关方、金融机构、公众等多方使用者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的环境合规管理水平和环境合规风险的管控能力,并可通过它的目标程度,使其可成为评价企业环境合规能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雨迪 《环境与发展》2020,(2):203-204,206
我国的环境司法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程序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共环境利益,构建环境司法专门化势在必行,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保护法院进行专门化的环境审判过程中,出现环境诉讼保护对象的争议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特殊环境诉讼规则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是整体上构建环境司法体系的进程依然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