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效预防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借助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挖掘理论,在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关键诱发因素基础上,构建基于FP-growth算法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事务数据库数据的分析中,研究关键诱发因素间关联关系,实现强关联规则输出。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与日期没有必然联系;内部管理因素、内外部突发事件、内部突发事件、政治因素是诱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且外部因素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力远远超过内部因素的影响力;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的有效性是决定突发事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尽量减小邻避设施建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城市有效运转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2007—2016年33起典型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确定了包括设施本身、政府行为、参与者认知及行为和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共11个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ISM,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得到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表层、中间层和深层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表层影响因素为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发现:设施的负外部性、群体对政府的负面认知、熟人社会关系、成本效用分配不均衡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干预策略对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效果,改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运用SEM-SD的方法识别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首先,构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确定各影响因素与各干预策略之间的路径系数;然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仿真各干预策略对各影响因素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建筑工人的安全价值观水平和安全能力水平显著提高,不安全心理水平、不安全生理水平和不安全行为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形式,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得到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4.
城市重大危机事件演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事件链",并分析了"事件链"中各状态的相互关系。基于SEIS传染病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类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在不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和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的情况下,对事件从正常状态到危机状态沿时间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解进行Lyapunov稳定性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表明: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外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控制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全人性需求理论对利益冲突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安全人性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利益冲突群体安全人性的本质。通过统计分析我国近14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得出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矛盾主体、原因。运用蝴蝶突变理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构建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机理模型,提出了应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思路,总结出利益冲突群体安全人性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解决影响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上措施不力,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环境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此类事件通常具有群体性、突发性、非政治性等特点。预防和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要切实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同时,要讲究科学有效的控制和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预防和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遏制煤矿重大事故的频发,在分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从内因、外因和干预对策3方面构建组合干预的SD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水平在组合干预对策影响下的变化趋势,检验组合干预对策的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干预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地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善企业不安全行为干预对策体系,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然后,应用模型推理分析,确定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包括外部影响、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5个层级,共24个风险因素,由此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不可接受概率高达86%;在24个风险因素中,组织氛围不佳的灵敏度值为24.1%,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最根本因素是立法不完善,进而传递到不可接受的外部因素和不安全监督,形成最可能致因链。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引导和管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考虑社会相关性和网络群体间情绪状态转移的不确定性,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情绪传播机制。首先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分析网络用户群体的社会影响因素,建立未燃-阴燃-燃烧-抑燃-稳定(UDBFS)网络情绪传播模型和考虑干预措施的网络情绪传播模型;然后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为例,开展模拟仿真与干预试验,验证模型和干预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干预措施强度对网络情绪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便于描述新冠肺炎疫情网络情绪传播过程,干预措施能有效抑制不良网络情绪的传播,并使燃烧用户群体数量下降32.9%;同时降低"社会点火温度",可迅速减少事件爆发后短时间内"燃烧"用户群体数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航班延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各地航空运输旅客群体性事件频发,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构建了航空运输旅客情绪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情绪感染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测量民航旅客的情绪易感性水平,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探究情绪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结果,探究个体事件产生的原因,然后以社会燃烧理论为框架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策略,包括营造愉快氛围、培养服务意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构建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11.
突变理论视角下突发群体事件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突发群体事件各阶段的现象、动因和突变点等演化问题,通过剖析突发群体事件影响因素,将事件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以平息和爆发2种状态作为突发群体事件演化的趋势,构建突发群体事件演化模型,根据该模型解释突发群体事件各阶段的演化现象,找到突变点,分析演化趋势。结果表明:突发群体事件在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的综合作用下,事件发展由量变到质变演化的3个层级阶段,其中,突变点对突发群体事件爆发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本文立足于环境权益诉求类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状,归纳总结导致事件频发或加剧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环境权益诉求类群体性事件的一些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环境权益诉求类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方面也是我国处于发展转型期带来的阵痛。本文立足于环境权益诉求类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原因分析,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研分析了应急产业有关定义,明确了应急产业的范围;从产业内容、产业发展阶段等角度,分析了应急产业的特点;基于自组织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结合应急产业特点,建立了应急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内切圆”模型。模型中,应急产业的发展动力机制系统包括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部动力因素,其中,外部动力因素包括有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产业投资等,内部动力因素包括应急产业内相关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针对市场失效的产业政策。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动力可以与内部动力相互转化。内部和外部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应急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导致危险化学品储运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众多,揭示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是切断事故链实施靶向干预的关键环节。首先,采用事故树和频度统计法遴选出致险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致险因素间的递阶层次关系,并基于耦合理论对致险因素进行耦合作用的矢量分析,推导出危险化学品储运火灾爆炸事故因果关系图;然后,根据系统动力学(SD)理论,建立危险化学品储运火灾爆炸事故多因素耦合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反映致险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关系,还可以对各变量不安全耦合量的累积过程进行可视化描述,为后续各致险因素对危险化学品储运火灾爆炸事故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外部干预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作用效果,梳理不同理论描述驾驶人危险感知过程,并总结驾驶人危险感知行为机制;然后,从危险感知行为要素出发,分析驾驶风格、驾驶经验、交通环境、驾驶状态对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5种危险感知能力干预方式的研究成果,归纳各方式特点;最后,从干预效果持续性、评价指标、迁移效应等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化工园区发生突发事件时社会公众的群体行为,结合系统动力学(SD)理论、方法及实际案例情景、数据,以群体行为态势与群体行为传播人数为核心,构建化工园区突发事件情景下的群体行为因果图和系统流图。通过研究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事件影响力、公众情绪以及政府公信力对群体行为态势以及行为传播人群的动态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加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同时正确疏导公众情绪,加大事件公开度,降低事件影响力,能有效应对群体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化工园区突发事件情景下的群体行为决策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为突发公共事件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应急心理干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当事人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安定的社会局面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国家心理预警和应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四大因素”和基本原则;以抢险救援人员、社会公众、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为应急心理干预的对象,介绍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路径,提高企业防控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风险能力,降低衍生灾害发生概率,在文献分析及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构建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主要受事件自身、媒体、相关企业监管层、相关企业执行层4个主体的共同影响,其中事件自身因素起效时间最早,相关企业监管层影响作用最大、维持时间最持久,相关企业执行层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对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引入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SD模型,通过对安全监管干预方案的仿真研究,预测了安全生产风险系统的发展状态,为如何提高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目前安全结构理论体系中缺少对系统外部扰动演化规律研究的问题,基于工程学外部扰动理论与安全结构理论,研究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化的作用规律。给出活动环境系统与外部因素的定义,参考星形拓扑网络建立外部因素拓扑结构;通过分析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的演化形式,阐明活动因素状态受外部扰动的响应机制,揭示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演化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扰动导致系统内活动因素状态的动态响应是安全事件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变化呈3类波动形式,活动因素状态的扰动响应变化规律受外部因素临界状态、极限斜率等特殊阈值的限制。通过控制活动环境系统外部因素的状态维持在阈值范围内来实现调控目的,可避免外部扰动对活动环境系统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