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2.
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SPSS分析得到的数据用于分析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归纳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并对噪声、影响因素及症状之间建立了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井下有限空间内,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最严重的症状是耳鸣,危害最轻的症状是畏惧感;参与调查的多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噪声对工龄较长者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年龄较大者,且工龄与噪声危害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俗地讲,噪声就 是指人们讨厌听到的声 音。一般来说,低于85 分贝的声音对人的听力 是无害的,而职工们长 期暴露在超过90分贝的 噪声下,则会降低听力, 造成职业性难听和职业 性耳聋。声级越高,暴 露时间越长,危害也越 大。因噪声而造成的职 业性耳聋称为噪声聋。 绝大多数噪声聋是 渐进而成的。当人们刚 接触到强噪声时,常反 映听觉灵敏度下降、听 觉迟钝,感到声音发闷。并伴有耳鸣现象发生。这说明已经产生了暂时性听力损失,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听力逐渐恢复。否则,就可能逐渐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失。常此下去,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职业性耳…  相似文献   

4.
某石化企业员工听力损伤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员工听力异常率达37.8%。本文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噪声检测、作业人员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选取239个噪声监测点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5.8~104.1 dB (A),其中有129个噪声监测点大于85 dB(A);33个主要噪声岗位每周40 h的等效声级为73.6~88.5 dB(A),有9个岗位为Ⅰ级噪声作业,24个岗位为0级噪声作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噪声性耳聋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性耳聋亦称噪声性听力损伤、多因噪声长期反复刺激耳蜗所致的听力损伤,以慢性声损多见(又称职业性耳聋),亦有接触一次噪声后,偶可引起急性声损伤。 一、生产性噪声  相似文献   

7.
护听器是一种保护听觉、使人免受噪声过度刺激的个体防护装备.为了预防在高噪声环境中的疲劳、听力损失或因此而可能导致的误操作和生产安全事故,工业企业噪声作业场所相关从业人员应配备适宜的护听器.全面了解护听器类个人防护用品的特点、正确掌握选用护听器类产品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是践行我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简要分析护听器类产品的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护听器的选择原则及如何选用护听器产品;最后讨论了护听器管理及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对某海上设施噪声情况进行检测调查研究,评估噪声所致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风险。结果显示,该海上平台噪声作业存在听力损失极高风险的岗位为甲板工,高风险的岗位为电气操作、仪表操作和吊车司机。建议平台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员工接触噪声强度的控制,减少听力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作业场所噪声控制法》(Control of Noise at Work Regulations)虽然已经颁布10年了,但雇主在减少雇员的噪声性听力损伤(NIHL)时依然首先考虑让雇员佩戴听力防护装备。他们忽略了《作业场所噪声控制法》对噪声防控提出的新理念——应该将防控重点放在控制噪声源上。这种理念上转变是经过英国健康安全执行  相似文献   

10.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3年3月对洛阳市某石化设备厂的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该厂104名铆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其中男性82名,女性22名,年龄20~49岁,工龄2~31年。另选择该厂行政后勤人员98名作为对照,年龄19~54岁,对两组人员进行相同的体格检查。1.2调查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噪声测试规范》,车间噪声测定使用国产ND—2精密声级计,使用前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正。听力检查在2人脱离噪声环境16小时后,在本底噪声≤30dB的隔离室内进行,使用国产AC-9.83诊断听力计,按照规定在500、1k、2kHz时双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日益严重,噪声病患者越来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谈话声音的强度对听觉毫无损害,而生产中的噪声强度则远远超过正常人听力适应音响的范围。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由于持续不断地受到噪声刺激,耳感受器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暂时性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则不能复员,进而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噪声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也越高。噪声性耳聋也与噪声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在同样强度噪声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八小时就比工作半小时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石油化工聚酯装置的短丝及聚酯生产车间为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程噪声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检测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对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个人使用的防噪耳塞防护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装置的噪声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971年发布的0a—45a间连续性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的关系表相结合,对聚酯装置噪声所致听力损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牵伸工、卷绕工和切粒岗存在噪声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的特点;聚酯装置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85.5dB(A)—99.7dB(A);卷绕机频谱带较窄;切粒工及卷绕工护耳器保护不足;卷绕工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率最高。结论对高噪声作业进行职业暴露评估是研究劳动者听力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开展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可进一步探讨噪声危害的客观规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说明噪声的职业暴露及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领域作业者的听力防护问题极少被关注,以农机噪声、养殖场噪声及其对作业者伤害调查数据看,农业噪声对作业者的危害不容忽视,给予作业特点和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听力保护装备,并建立听力保护计划,保护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农业作业者。  相似文献   

15.
王世强  李孝宽 《安全》2010,31(4):55-55
噪声是工业企业作业场所中最普遍存在的有害物理因素之一,噪声不仅影响作业工人的生产效率,而且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工人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会形成永久性的并且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失。在国外,听力损失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而在我国已有上百万的工人患有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6.
煤炭行业是噪声危害较严重行业之一,高噪声不仅存在于井工矿和露天矿作业,而且存在于煤炭的洗选、输送等流程中。目前国内煤炭行业员工接近360万人,其中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平均60%,尤其是掘进和采煤作业人员听力损失高发。噪声不仅危害作业者的健康,而且影响作业者的行为造成作业失误,进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本文针对煤炭作业的噪声及作业者的听力损失现状,提出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建议,为噪声危害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铅与噪声对蓄电池制造作业工人的联合作用,为职业危害联合作用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据蓄电池厂作业工人的职业史调查、环境检测和生物检测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铅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单纯铅暴露组、正常组,分析比较3组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贫血结果。结果显示在4 000 Hz和6 000 Hz频率段,联合组听力异常率及听阈均值高于单纯铅暴露组和正常组(P0.05),与单纯铅暴露组和正常组比较,联合组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率明显增多(P0.05)。表明铅和噪声联合作用可增加作业者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患病,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噪声水平对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Captive生理指标数据采集系统,利用SPSS19.0软件,研究被试执行追踪作业时噪声引起的皮电、心率变化,以及失败次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噪声水平导致高皮电、心率,也引起高失败次数;ANOVO分析显示,性别对生理参数和注意力有显著影响,短时间的噪声暴露不显著影响人的生理参数,但是显著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中噪和高噪条件下的失败次数值显著高于低噪和安静状态,而低噪和安静状态时差异不明显;回归分析显示,幂函数模型能较好体现噪声水平对注意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日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本文针对噪声的概念及噪声作业听力防护,分析了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损害,阐述了预防和控制噪声的个体防护装备,提出了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自身防护早发现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大量噪声调查报告,提出了噪声性听力损伤发生率与噪声强度的关系,近似呈Logistic概率曲线(S形曲线),并根据上述规律拟定了“作业噪声危害指数”评价模式,评价噪声作业劳动条件的优劣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