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施工建设周期长、施工复杂,不同工种作业人员众多,且都属于地下作业,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加强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保护尤显重要。本文通过调查水电工程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内容、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人员构成,并根据水电工程地下洞室施工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分析了各阶段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类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以达到防治相关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健康工作。辽河油田公司按照股份公司要求,从分开分立以来,坚持每年对有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有害作业场所岗位员工进行健康体检。通过检测发现,个别场所噪声超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岗位员工身体  相似文献   

3.
边安 《劳动保护》2009,(1):113-115
1.什么是职业危害与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某石灰石采石场企业的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石灰石采石场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部分工作场所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该石灰石采石场企业防护设施不足,对此,提出了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5.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织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为85%,其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工、木制家具、石材加工四个行业合格率均较高;市直以上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区属企业,300-2000人之间较大规模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300人以下的企业。同时,对企业提出了职业危害现状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很多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超标严重。2014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简称总局)对一些企业的检测发现,粉尘、毒物浓度最高超标达到百倍以上。很多高危行业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致使职业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铜冶炼企业"双闪"厂区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了解其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铜冶炼企业"双闪"厂区渣选矿车间的破碎机巡检岗位粉尘超标,熔炼车间的熔炼炉出铜操作岗位的二氧化硫浓度超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职业相关性异常人员4名。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粉尘、二氧化硫、高温及噪声为主,应着重改善工作环境,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铁路隧道内大型机械养维护作业产生粉尘和化学有害因素的情况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测,了解该铁路隧道内养维护作业尘毒危害的种类、浓度,为铁路长大隧道大型机械养维护作业空气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分析法,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 表明,该铁路隧道大型机械养维护部分作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 近几年来,职业卫生监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是法规不完善,企业领导职业卫生意识不强,治理经费不落实。其中,治理经费长期得不到落实,是一个带有实质性的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开创职业卫生监察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在加快完善法规、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的同时,建立专项治理基金。实现在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把职业危害的治理经费落到实处,用征收危害源超标费的办法。 (二) 征收原则 以国家现行的工业卫生标准为依据,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实行有害因素超标征费。实行超标少,征费少;超…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煤自燃过程的精细分级与自燃隐患的精确预警,保障井下煤自燃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和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以甘肃王家山矿202工作面煤样为测试对象,采用煤自然发火试验与程序升温试验手段模拟煤体自然发火过程。测定煤自燃指标气体等特性参数数据,分析相关指标气体特征,将煤自燃过程划分为稳定、波动和剧烈反应3大区间。通过处理指标数据以比值、Logistic函数拟合的方式重构数据曲线(R2接近0.99),结合“潜伏、氧化、自热、临界、热解、裂变、燃烧”7阶段精细划分理论与方法,确定煤自燃各反应阶段内的风险等级及指标阈值:预警初值(O2与CO关联数据点);低风险阶段(φ(CO)/φ(O2),0.1~4);较大风险阶段(C2H4>0.000 6%);重大风险阶段(φ(C2H4)/φ(C2H6)>600);灾变阶段(浓烟),最终构建了7阶段煤自燃隐患预警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预警体系能够通过井下气样监测数据快速确定隐患区域内的风险等级,并结合指标Logistic拟合曲线推断隐患发展趋势,对现场煤自燃准确预警与精准防控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RFID及WSN技术的矿山实时三维定位及灾害预警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矿山灾害死亡事故数据,突显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提出了构建矿山实时三维定位及灾害预警平台的重要性。平台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现井下工作人员、井下移动设备的三维定位,实现井下巷道工作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井巷通风风速、有害气体含量等)的实时监测,分析实时监测数据,预警井下数据异常区域,防止灾害发生,分析灾害发生位置、原因及发生时井下人员、移动设备等信息,为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噪声作为一种强污染和安全隐患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为了说明加强井下噪声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源分析了煤矿井下的噪声产生及其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煤矿高强度噪声污染可对井下工人的身体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危害,同时也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从井下噪声的产生、传递、接受三方面分别提出了降低和解决矿井噪声危害的方法和对策,得出不仅需要改进现有井下防噪技术,而且需要加强矿井行政管理,提高工人的防噪意识,才可降低矿井噪声的危害.但彻底根治煤矿井下噪声危害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需要煤炭工业整体的发展和社会各界提高对劳动保护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金属矿井热害对井下人员安全及井下开采工作的不利影响,需对井下热害进行评价和预测。基于文献调查和专家评价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金属矿井采矿热害评价体系,从生产能力、地质条件、矿井通风、地理环境四个方面提出17个评价指标。在分析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物元分析理论,建立确定金属矿井热害评价各因素权重的物元分析模型。在各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的基础上,以BP神经网络作为评价工具,构建金属矿井热害综合评价预测模型。最后,以某矿山为例,进行评价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物元分析和AHP的BP深井网络评价模型预测误差最大只有3%。  相似文献   

15.
As a harmful ga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CO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safety of miners. Currently,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esidual coal in goaf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the main source of underground CO. CO gas is also widely used as an indicator gas in fire prediction in mines. Howev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O are also detected in some mines without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Therefore, in the paper, with four ranks of coal, we studied other two potential CO sources: crushing and oxid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more completely crushed coal produces more CO. The concentration of generated CO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moisture content in coal. Therefore, the addition of water can inhibit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CO during the crushing process of coal. Lignite with low metamorphic grade can be oxidized to produce CO at ambient temperature (25 °C), and anthracite with high coal rank can be only oxidized to produce CO at 60 °C. Infrared spectra indicated that the coal with rich aliphatic hydrocarbons and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oxid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Moreover, the smaller particle size of coal is more beneficial to the oxid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o generate CO. CO generation during coal oxidation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entilation rate.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provides 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recurring hazard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n important measure in this regard may be the ‘time between occurrences’ (TBO) of hazards that can be modeled in the similar fashion of ‘time between failures’ (TBF) data modeling which is practiced in reliability study. Typically, time between accidents is modeled in safety study. This study is therefore new in two counts: (i) statistically modeling hazard occurrences based on inspection reports and (ii) monitoring of safety status based on control charting of hazard occurrences. 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Weibull-distribution based hazard rate functions, Poisson-distribution based cumulative risk functions, and Weibull-distribution based control charts. The new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a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worksystem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e cas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hazards related to machinery, ground-fall, housekeeping, roadways, and materials are more frequently occurring.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addition to planned inspec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s, a control chart based hazard mitigation scheme should be employed at the mine sections for bet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hazards.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已逐渐下地进入电缆隧道,其中的火灾防控系统是保护整个电力输送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一环。搭建了高压电力电缆隧道火灾烟气模拟与测量实验平台,针对电缆受热着火燃烧的典型工况,研究了隧道两端不同开口状态下的顶棚各位置CO浓度、CO2浓度、烟颗粒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顶棚位置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可作为火灾早期预警的优选标志性参数,而CO2浓度和温度较不适合。设定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的预警阈值分别为10 ppm和0.05 dB/m,各顶棚位置均可实现报警,各工况下,不同顶棚位置报警时间呈以火源正上方探头为最早报警的V字形分布。此外,电缆隧道两端的开口状态对隧道内CO和烟颗粒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不同预警参数的响应灵敏度,即两端开口时,CO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而两端关闭时,烟颗粒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研究结果对高压电缆隧道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也可为未来高压电缆隧道的相关预警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热害分级相关标准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表明我国尚未制定综合考虑温湿度条件和体力劳动强度从而对井下高温作业场所的热害程度实施有效分级的相关标准.由井下现场管理人员、企业劳资(人事)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3类共30名相关专家对井下62类主要工种劳动强度进行主观分级,通过对其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制定了井下高温作业场所不同工种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建议表.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井下作业场所不同劳动强度级别下 WBGT指数限值,将结果与南非井下热害分级标准限值进行了对比.最终制订了基于井下高温作业场所最高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和WBGT指数的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提出了标准的宣传贯彻建议及分级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SPSS分析得到的数据用于分析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归纳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并对噪声、影响因素及症状之间建立了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井下有限空间内,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最严重的症状是耳鸣,危害最轻的症状是畏惧感;参与调查的多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噪声对工龄较长者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年龄较大者,且工龄与噪声危害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的火灾危险性与热、烟、毒的释放密切相关,但采用不同指标对材料的评价结果不一致。以纳米级蒙脱土(MMT)、氢氧化铝(ATH)和聚磷酸铵(APP)为添加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在静态管式炉、稳态管式炉和锥形量热仪中的相关实验数据,以HCN总浓度作为特殊毒性危害指标,CO和CO_2浓度为一般毒性危害指标,以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为热危害指标,以产烟速率峰值、生烟总量为烟危害指标。进一步细分了火灾烟气中不同毒性气体对于火灾风险的影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热塑性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6 wt%聚磷酸铵、3 wt%氢氧化铝与3 wt%蒙脱土时,此时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最低,证明了综合热、烟、毒三个层次来降低聚合物材料火灾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