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现有露天矿大气污染源防治技术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场调查和函调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的国内露天矿我防尘衫和技术措施的实施状况,分析了国内露天矿通风防尘实用技术措施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3.
为提高露天矿卡车的运输效率,降低矿山企业的开采成本,以露天矿卡车运输调度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矿石产量、品位均衡、运输时间等约束条件,结合模拟退火法(SA)和乌鸦搜索算法(CSA),提出SA-CSA算法求解露天矿卡车调度优化问题,并以某大型露天矿山为例,将SA-CSA算法的优化结果与SA算法和CSA算法的优化结果比较。结果表明:SA-CSA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均优于SA算法和CSA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露天矿爆破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露天矿爆破安全风险因素关系网络模型(A型模网)和安全风险因素与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网络模型(B型模网),研究风险因素之间以及爆破事故与风险因素的关联关系,提出基于SNA的露天矿爆破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爆破技术指导和检查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等因素是影响露天矿爆破安全的核心风险因素,重点管控的关键关系为天气恶劣→违规操作等;风险管控后模网的整体网络密度和中间中心势分别下降75%和100%。研究表明:通过靶向干预核心风险因素并切断关键关系,可有效管控风险。 相似文献
5.
保证汽车行车安全,除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外,主要应保证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本文从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及装载四个方面,探讨了车辆技术状况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信息检测的车辆智能防撞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多源信息检测技术对驾驶状态进行综合检测,利用架设在车辆外部的摄像机获取本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信息,利用架设在车辆内部的摄像机获取驾驶人状态信息,通过综合判断降低车辆防撞检测的漏警率、误警率以及冗余报警率;构建车辆行驶安全判定规则,对行车实时危险和潜在危险进行检测、分析与判断,获取可靠的防撞警示提醒;使反应时间、相对距离、相对速度3个方面都能得到优化控制,从而避免车辆碰撞事故;同时也为提高车速、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实现自动驾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非公路车辆翻车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业、矿山、建筑、水利等行业中,非公路车辆保有量上千万台,使用者上亿人,由于车辆技术性能和操作使用水平参差不齐,非公路车辆作业工况恶劣,特别是车辆在承载时,重心上移,整车稳定性下降,加上车辆在边坡作业时,可能出现车辆翻滚现象,造成人员伤亡.笔者列举并分析了瑞典、德国、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非公路车辆翻车的人员伤亡统计数据;指出通过建立相应的保护法规,增设车辆翻车安全保护装置(ROPS),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作人员安全;同时强调我国农业及工程车辆采用翻车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并给出了ROPS的设计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赵泽海;李弘毅;刘思慧;杜红兵 《安全》2025,(3):27-33
为研究机场特种车辆运行作业风险,收集航空安全报告系统中1989—2024年间涉及机场特种车辆的752条严重不安全事件报告,并对报告中叙述和简述部分进行文本挖掘和文本分析;用分析人活动的SHEL模型对主题要素与机场特种车辆种类、人为因素、不安全事件后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参照质量功能展开结构设计机场特种车辆运行风险安全屋并进行安全功能展开,对机场特种车辆运行风险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依据文本挖掘结果,识别出机场特种车辆作业的18个风险主题要素;降低机场特种车辆运行风险需重点在车速过快、机场能见度低、地面人员警戒失效这3个方面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共车辆的运营优化调度能够很好的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保证多方面的利益。对乘客高峰期快线公共车辆的调度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了三元组α/β/γ方法对问题进行了描述,将乘客高峰期快线车辆的调度描述为一类以最小化制造期和平均等待时间为目标,具有先入先出原则和机器适用限制的流水车间动态调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接着,运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了算法设计;最后,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证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是生产作业者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不足或个人识别安全隐患的视觉行为规律,并非是理论知识的缺乏,而这种缺陷是很难通过传统的授课培训所弥补的。受眼球追踪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启发,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安全培训模式。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在简单的3D虚拟仿真场景中的安全培训实施试验,反馈效果良好。此外,眼球追踪技术可协助培训机构对未知安全隐患进行探测,实现培训机构与培训者双赢,提高培训机构自身的培训能力。该技术的研究顺应了国家安全培训方式多样性的要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倾斜矿体开发时常采用露天与井工联合开采方式,形成露井联采逆倾边坡,由于受到双重采动效应影响,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问题变得极为复杂,是采矿工程领域研究的难题之一。以平庄西露天矿顶帮边坡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拉伸和剪切两种破坏判据,应用RFPA强度折减法对露井联采逆倾边坡岩移规律及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单一露天开采和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岩体变形破坏规律、位移演化规律及应力分布特征的差异,揭示了地下开采对露天矿逆倾边坡岩移规律及稳定性的影响和原因。结果表明:单一露天开采时边坡发生滑移型破坏,而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发生滑移-塌陷复合型破坏;受两种采动效应叠加的影响,地下采空区上方岩体以下沉为主,同时上山一侧岩体向露天采空区方向发生明显位移;受地下采动影响时,逆倾边坡稳定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坡体内剪应力的大范围叠加升高,造成上部一定范围的岩体在边坡发生滑移前就遭到破坏,从而加剧了滑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CDEM露天煤矿顺倾软岩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露天煤矿顺倾层状软岩边坡稳定性这一技术难题,基于连续介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降深与清帮至不同位置对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白音华一号矿南帮工程实例,针对各煤层降深及清帮方案,基于CDEM数值算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坡体位移、应力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而阐明多个弱层对复合边坡产生的叠加效应,以及清帮减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音华一号矿首采区南帮边坡变形不会对南排土场稳定性造成影响,揭露多个弱层对边坡变形与稳定性下降有一定的叠加效应,清帮不能显著提高边坡稳定性,但可减小作用在弱层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进而减缓滑坡发生的过程,提高边坡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