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4月,某大酒店拖欠单位职工1至3月份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调查后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该酒店支付职工工资。该酒店在规定时间内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2010年9月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由行政庭对该案进行了审查,经审理查明,该酒店由某有限公司举办,隶属企业为该公司,  相似文献   

2.
问我乘坐王某的轿车与吴某的货车相撞而受伤,对我的损害赔偿,法院判王某承担70%、吴某承担30%,可是他们却不履行。请问:我如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读者:柯增群答你申请强制执行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某大酒店拖欠单位职工1至5月份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调查后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该酒店支付职工工资,该酒店在规定时间内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向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经审理查明,该酒店由某有限公司举办,属该公司的分支机构,无法人资格。法院据此认为,该酒店无法人资格,不具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能将无法人资格的酒店单独列为劳动保障监察对象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将该酒店和该酒店的企业法人一某有限公司列为共同监察对象,列为共同被执行人,因此,法院以“申请被执行主体错误”裁定不予执行。  相似文献   

4.
<正>以劳抵债协议履行过程中,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劳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关系。而在劳务关系下员工发生伤亡的,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应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为了有效破解债务偿还难题,目前许多企业或者个人尝试以劳抵债的方式清偿债务,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通过提供劳动抵偿其部分或全部债务。然而,以劳抵债运行过程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  相似文献   

5.
消防行政强制,指公安消防机构在履行消防行政管理职责和灭火救援等消防行政执法活动中,为维护公共消防安全,预防和制止危害消防安全的违法行为,或为履行已生效的行政决定,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自行或提请法院,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行为等权利强行予以限制、剥夺的一项具体行政行为。包括消防行政强制执行,消防即时强制,以其他行政强制。消防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不履行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消防行政处理决定所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案例 2003年11月,某水泥集团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经债权人申请,该企业被宣告破产还债。清算组在清算过程中始发现,该破产企业尚有10名伤残职工未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破产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时,破产企业为逃避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责任追究,隐瞒发生伤残事故事实,在支付给伤残职工部分费用后,以另行安排伤残职工工作岗位为条件,  相似文献   

7.
“连环套”欠薪是指用人单位由于其债权未能得到清偿而导致拖欠其职工工资的现象。这里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债权债务关系,一个是用人单位作为民事债权人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个是用人单位作为工资债务人与其职工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用人单位的民事债权未得到清偿是其工资债务不能履行的原因。据全国总工会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劳动保护监察诉讼中的执行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中的执行涵义 行政诉讼法中的执行,是人民法院和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决定而进行的工作。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执行有三种。 1.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原告)败诉,拒绝履行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相应的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里需要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刊载了史友兴、屠小民所写的《18年后申请工伤认定是否超过时效》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文章》中提到的47岁的杨某,系某集团公司的职工,1986年因工左前臂截肢,公司从未否认杨某的工伤事实。2004年7月杨某向当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区劳动保障局以杨某的工伤事故距今18年,已超过1年的法定申请时效为由,下达了不予受理通知书。杨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75号,以下简称《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杨某在7月申请工伤认定,并未超过1年的时效规定。因此判决撤销了区劳动保障局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劳动保障局不服,上诉二审法院,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最终区劳动保障局对杨某的工伤事故作出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你好!冯某因2008年6月1日在煤矿打工时受伤,其家属于2008年6月30日向当地人社局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当地人社局对冯某的工伤认定申请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对此,冯某于2015年1月25日向一审法院以当地人社局不履行认定工伤的法定职责提起诉讼,请问法院是否  相似文献   

11.
打了两年的官司,走完了工伤认定程序,但用人单位仍未向赵文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他按照2011年7月开始施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向甘肃省社保局提出了先行支付143万元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遭拒后,赵文海把甘肃省社保局告到了法院。这是甘肃首例先行支付诉讼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劳动者受工伤后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但劳动者受工伤后又因违纪解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上述一次性待遇,法律未明确规定。近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法院依法作出驳回劳动者在受工伤后又因违纪被用人单位解聘而向用人单位主张一次性待遇的判决。  相似文献   

13.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在这个暂行规定中明确了该条例的适用范围为国营企业,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包括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及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构建了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程序,即调解、仲裁和诉讼,也就是所谓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某市9名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提前解除了劳动合同,得不到按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几经协商未果,于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者胜诉。该用人单位不服上诉至法院,一审法院认为由于用人单位的积极安排,未造成劳动者失业,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科学》2010,(4):46-49
工伤保险中的停工留薪期问题由于《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各地的处理多有不同。本期以案论法通过对于一起仲裁与法院处理结果不同的案件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停工留薪期制度在期限确定依据、确定程序、待遇支付标准等方面不同的观点,以求对于修订中的《工伤保险条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1):44-45
问:邹某系某机械厂职工,因在工作中违章操作,造成了右手粉碎性骨折,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因工负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六级。工伤职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享受工伤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委依法裁决机械厂承担邹某的工伤保险待遇。机械厂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该机械厂承拒邹某的工伤待遇。机械厂服从了判决,接着按照企业制定的《企业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邹某进行了处罚。邹某不服,认为既然对工伤职工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企业就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那么用人单位能对工伤职工的违章操作行为进行处罚吗?  相似文献   

17.
申诉人某沐足店与被诉人陈某于2005年11月10日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了违反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金2000元。陈某生于1988年5月16日,与某沐足店签订劳动合同时未满18岁,属未成年工。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陈某跳槽到他人处工作。某沐足店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裁决陈某支付违约金2000元(此案发生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也就是说,一项劳动争议,如果未经劳动仲裁,一般是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来讲,劳动争议的仲裁是不可逾越的必经程序。当上述的前提确定下来之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19.
5个月前,我被沈某驾驶的汽车撞伤。花去医疗费4万多元。根据《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沈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公安机关主持调解,我和沈某就损害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沈某赔偿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55000元。事后,沈某一再以种种借口拖延给付上述赔偿款项。请问肇事者不履行调解协议,能否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行政裁决之定性,由此导致对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申请复议之旧有程序模式的重构。但是对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事故处理职责均无明确规定,法律规定之不确定性给交通事故处理实践带来许多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