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级管理者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应该学会弹“三弦”,即思想弦、行为弦和管理弦。思想弦要如临深渊。“思为行之先”,有什么样的思想必然导致什么样的行为,重视安全还是忽视安全结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通过预测人体的内在规律达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事故率。事实证实了人体生物节律在预防钻井事故有神奇的作用,应该推广使用。节律的高潮日、低潮日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安全理念与认识我们的先人将安全概括为"无危为安,无损为全",按现代科学的说法,人们行为的全过程,不发生人身伤害,不造成财产损失,不酿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状态就是安全。从事故概念和定义本身来讲,不发生事故就是安全。为了不发生事故或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就需要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控制风险);要控制事故发生的灾害性,要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也就是要控制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为了避免事故,就需要高度认识事故、识别事故,评判事故、将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小。而且,能够预知事故,及时和积极地做好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东风汽车公司共发生工伤事故145起 ,伤145人 ,其中重伤23人 ,轻伤122人 ,事故频率为1 14‰ ,经济损失66万余元。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为106起 ,占事故总数的73 1%。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两个方面 :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果把安全比做一辆车的话 ,那么物的本质安全化程度则是一只车轮 ,人的规范化行为则是另一只车轮 ,任何一只车轮不转 ,车子就会原地转圈而无法前进。一只轮子无法前进80年代以前 ,东风汽车公司每年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年平均为6…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旦听说某某地方发生了事故,人们就会把别人发生的事故当作故事来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往往就在人们"幸灾乐祸"之时,安全之弦就会放松,安全隐  相似文献   

6.
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管理的极其艰巨性和情况的极其复杂性,决定了从事一线安全管理工作的案例员,必须常怀畏惧之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保持清桓的头脑,高昂的斗志,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不懈怠,工作上出成绩.  相似文献   

7.
"如履薄冰",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有戒惧之心.有位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讲,抓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因为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决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如履薄冰"这种心态反映了一种严肃而谨慎的安全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9.
"违章是事故之源,违章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风险"。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违章作业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占到了绝大多数。这种"明知有危险却仍然去做"的行为就像一颗藏匿在暗处的炸弹,随时都可能给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业者本身和家庭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反违章工作成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从事安全监管工作以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老生常谈’"。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确实需要"老生常谈",天天讲,时时抓,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但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不能仅是"老生常谈",因为,反复强调会使员工产生"安全生产工作流于表面、走马观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日,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开始实施。2014年11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给全国企业负责人写了一封公开信——《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指出"生命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希望企业自觉遵法守规。遵法守规中,自然也包含了企业要落实应急救援主体责任的规定。信中指出:"无数事例表明,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终归要毁灭企业,而且企业负责人也会付出沉重代价。"从2013年发生在青岛的"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来看,事故之所以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与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21日至10月6日,在国外考察中,参加了BP公司美国分部举办的多次安全活动会,其中有一次是这样进行的: 1.工厂主任介绍了一起高空作业中因安全带未系好而导致的事故; 2.一位员工身系安全带;现场演示导致事  相似文献   

13.
刘玉东 《劳动保护》2014,(10):68-70
<正>人是安全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防范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安全管理、评估,矫正不安全行为,激励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安全观察作为一种安全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初步的应用。行为安全观察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有助于改进员工的行为模式,减少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财产损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寰球公司")在新加坡的双线乙烯项目,就应用了行为安全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安全工作既要抓紧抓严,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又要以人为本,用温情、真情为员工减压,做到张弛有度。图为某企业设备检修现场。(图片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安全工作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更不能断,但对于企业来说,安全工作既要抓紧抓严,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又要以人为本,用温情、真情为员工减压,做到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5.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之堤毁于"违章",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杜邦公司事故成因理论认为:96%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因"不负责任"导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安全》2006,(8):90-91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管理的极其艰巨性和情况的极其复杂性,决定了从事一线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员,必须常怀畏惧之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昂的斗志,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不懈怠,工作上出成绩。常怀畏惧之心,就是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深刻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惧怕因自己工作不到位,给安全工作带来被动,给企业造成损失,给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勤奋工作,主动把本职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常怀畏惧之心,就要有一种危机意识。惧怕因自己的业务不精、技术不强、能力不够而…  相似文献   

19.
安全文化贯穿企业决策、管理、执行层,是维系安全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价值纽带,也是企业特有的安全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可将各层级对安全工作的"想到、看到、做到、监管到"转化为行为自觉,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本文基于项目管理实践,对企业如何更好建设安全文化做出相关思考,供读者借鉴。以"文"教化,遏制习惯性违章海因里希等安全管理专家根据事故统计得出,80%以上的事故都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生产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其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抓"、"落"、"实",持续改进,实现持久稳定。"抓",必须下功夫一要善抓。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安全生产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果缺乏计划就会思路不清、效果不实。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清则责任明,责任明则抓得准、抓得狠。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