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把“丑”遮起来,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事故不及时调查原因,不追究责任,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3.
今天有幸参加总公司举办的“关爱生命、自觉守法,杜绝违章”为主题的安全演讲活动,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此,首先我要感谢总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所倾注的心血,其次我更要感谢一条安全带,虽然它很不起眼,但它却在一场事故的灾难中挽救了我的生命。今天,在这个演讲台上,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在安全生产防事故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上级通报的事故,管理者只讲事故前后过程,而不针对自己单位实际情况讲吸取的教训和应查找的薄弱环节,干部职工也只把事故当作“新闻”和“故事”在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埋怨不该“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不理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  相似文献   

6.
翻出一些陈年老帐本──过去的事故结案纪录,有时想想,如果再把这些事故拿出来分析,好象有些残忍,因为这对事故的当事人或当事单位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记忆。但是,从“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的教育思路来说,分析已定案的事故,把事故的血的教训,真实的原因,详细的真实的经过公诸于众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但愿我们的事故剖析,对当事人的记忆的痛苦能减到最低限度;而把它的教育意义放大到最大最大。让我们今后可以少听痛苦的呻吟,少看夭折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为此,我们在行文中,将努力把事故单位、事故当事人的影响尽量淡化,对事故…  相似文献   

7.
不要只亮尾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职业安全》2006,(6):80-81
从新闻煤体上经常看到矿难事件,也有不少后续报道,如何派出检查团、组…… 当然,出了事故一定要查找原因.追究责任,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力量仅仅用在事后,这“事后诸葛亮”也难以挽回巨大的损失。画家看到了这一点,敏锐地画出了这个问题:我们的领导不能只亮“尾灯”,更应把“灯”亮在前头,事故前的检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普通群众来说,交通事故处理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由于对事故处理程序的不了解,不少群众在遭遇交通事故时,总是质疑事故处理结果怎么还没有出来,民警是否拿了对方的“好处”,不信任感常常伴随着事故当事人。为缓解这个矛盾,让群众体会到交通事故处理快捷、公平、公开、公正,让各方当事人放心,同时强化对民警处理交通事故中的时效、程序、证据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带有一不定期的普遍性。尤其是有些基层领导,几乎到了谈事故色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9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通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吸取“9·8”特大溃坝事故和近期发生的矿山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1.
“发生事故我最难受。”这是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安监站安监员徐金奎常说的一句话。“不论人家多么讨厌你,该讲的话一定要讲,你不讲出了事故,最难受的就是自己,因为你讲了就有可能救人一命。”每当提起自己的工作,徐金奎总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9·8”溃坝事故,知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用了24个字形容该企业:“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只讲效益、不讲安全,只讲赚钱、不讲安全。”  相似文献   

13.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6):64-64
我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不妨分析一下造成事故的心理因素。因为,除了“无知无畏”、习惯性违章和粗心大意外,工作时精神不佳、精力不集中而导致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的案例也为数不少,事故的发生其实与当事人的情绪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每每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人们就会在大众媒体上看到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强烈言词:“此事一定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然而非常可笑的是,“严查”话音还未落地,新的事故又发生了,而且是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进行着事故的“严查”,另一方面,事故却频频出现,好像这事故是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应邀参加了一家建筑单位的事故分析会。在这次会议上.该单位负责人在对事故原因作“全面”分析时说:“首先。我们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职工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对安全设施更新不够……”这位领导一口气说了十多个不够。乍听其态度可谓诚恳,可仔细一研究,并不尽然,甚至有的仅在作应付而已。  相似文献   

16.
在安全监管中,我们偶尔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企业以技术保密为由不让安监人员进厂检查,有些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违法行为拒不接受有关处罚,总之是不把安监人员放在眼里,“牛”得很!客观讲,这样的“牛”脾气也不能完全责怪老板,有些地方的领导对一些企业呵护有加,对安全问题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对安全监管人员或明令或暗示“不要干扰”,有些企业老板习惯于找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业安全》2006,(1):40-41
今天视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批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断然措施,迅速扭转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状况,尽快稳定煤矿安全形势。昨天上午,总局党组召开会议,再次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根据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问题:唐山“12·7”事故,暴露出煤矿安全工作的巨大差距根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12·7”矿难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初步  相似文献   

18.
从这份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看出,有些企业领导对处理伤亡事故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把 人命关天的大事看得无所谓,用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态度,应付了事。他们不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不严肃加以处理,以致重复事故不断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在河南有,其他地区也同样有。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同志都认真负起责任来,严肃处理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纠正“四多四少”现象。  相似文献   

19.
吕昌元  张社 《安全》2014,35(11):4-6
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的30多起触电伤亡事故,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空间及当事人身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长江下游地区事故多发于6~8月,夹层是触电事故的高发空间,事故当事人无证上岗现象比较突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当前,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的理解不是十分清楚,存在着较片面的认识,认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就是为了处罚肇事单位、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处理事故当事人。然而,笔者认为,事故调查处理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演绎事故发生的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