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麦芽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麦芽生产废水污染物浓度高且含有较多难降解物质以及企业地处寒冷地区的特点,北方某企业采用以"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并建成了麦芽工业废水处理站.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和SS分别为1 658.2~2 775.4 mg/L、631.4~1 125.6 mg/L和146.8~230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指标分别为COD 54.4~75.2 mg/L、BOD5 13.4~18 mg/L、SS 15~48.6 mg/L,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废水一级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性高,能耗低,启动容易,出水水质好,适宜于处理麦芽工业废水,为麦芽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电凝聚-紫外-膜联合工艺开发的便携式供水设备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了该联合处理工艺对水源水样中TOC、细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57 mA/cm2,通电时间20 min,水流量20 L/h,沉降时间20 min,紫外照射30 min时,为延缓电极钝化,兼顾处理TOC和细菌,必要时向水样中投加的NaCl要小于3 g/L.净化后的水质相比于原水样,TOC去除率达82%;杀菌率为99.3%;浊度去除率为99.6%,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研究表明,电凝聚-紫外-膜联合工艺净化水源水具有可行性,利用该工艺开发的便携式供水设备净化水质也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混凝-气浮-加压曝气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浓度生猪屠宰废水属难治理工业废水.采用混凝-气浮-加压曝气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经生产实践证明,出水水质可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隔油-涡凹气浮组合生化工艺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设计和运行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及运行,在进水COD为1 800 mg/L,含油量为2 800 mg/L的条件下,经过该工艺处理,出水COD保持在60 mg/L左右,含油量为4.0 mg/L左右,出水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Ⅰ级标准,该工艺处理含油污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酸性含氟除尘污水实施浊循环。规模300~350m~3/h的工程运行表明,浊循环工艺是圆满成功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本文报告了循环试验、水质判断和对策,以及工程实践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药制药废水水质,设计采用间歇运行的CASS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COD、BOD5、SS分别为36-88 mg/L、19-28 mg/L、36-56 mg/ 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及<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铝材加工废水是含有乳化油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较差.采用内电解反应-混凝气浮-复合好氧生物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BOD、SS、油类物质去除率达98%、95%、97%和99%,出水水质COD、BOD、SS、油类物质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15,40和5 mg/L,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该系统出水经过滤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酸性含氟除尘污水实施浊循环。规模300 ̄350m^3/h的工程运行表明,浊循环工艺是圆满成功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本文报告了循环试验、水质判断和对策,以及工程实践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的用水安全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内陆核电站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及我国内陆地表水水质,提出了利用两级反渗透技术将水质较差的地表水经过处理作为内陆核电厂一、二回路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并在两级RO过程中加入正位移式(液压往复式)能量回收器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调节沉淀-汽提处理技术作为氧化锆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对主要构筑物做出工艺设计,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流程简洁、操作简便等特点.是处理含高浓度氨氮、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的一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