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预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航豁免政策下国际航班飞行机组的疲劳风险,以及为防疫豁免政策提供科学的验证方法和思路,以飞行机组在飞行值勤期的警觉性为验证指标,然后基于SAFTE模型理论,构建飞行机组警觉性评估模型,以航空公司豁免航班飞行机组机上轮换计划为例,进行飞行机组警觉性的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国际航线实行豁免办法飞行时,应重点关注返程阶段负责巡航飞行的机组成员疲劳风险管理和缓解。同时,模型结果验证了按照公司运行要求提供的机上轮换计划进行飞行时,责任机长在起飞和降落阶段有较高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航飞行机组搭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合理地调配民航飞行机组、减少因驾驶舱交流和监督不良造成的飞行事故,采取聚类方法分析机长与副驾驶的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问卷(16PF)测试数据,结合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从人格特征角度研究飞行机组搭配和管理方式。经数据分析后将人格特征因子分为外向宜人性和领导决策性两类,根据这两个分类维度分别将机长与副驾驶分为四种类型并给出分类指标和解释,可以判断机长管理方式倾向和不同类型副驾驶的表现特征。对不同管理倾向机长与不同类型副驾驶的搭配及管理方式提出建议;对直陈性差的顺从型副驾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善驾驶舱协助交流的训练建议,能改善机组资源管理(CRM)、预防飞行机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民航飞行签派员警觉性预测问题,在国际通用的警觉性理论基础上,通过电子手环监测与精神运动能力测试(PVT)数据分析,构建面向民航飞行签派员的警觉性预测三过程模型(TPMA)。首先,从国内大型运输航空公司的一线值班飞行签派员中选取120名被试,在40 h睡眠剥夺条件下定时采集体温数据,并对被试进行PVT测试;其次,使用余弦分析法确定相位,根据测试数据,确定模型的上下渐近线,睡眠转换阈值等关键参数;然后,通过提前唤醒,测试修正睡眠惯性过程;最后,测试120名被试用以验证模型,并额外选取3组不同排班方式的被试开展独立验证。结果表明:二谐量的余弦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体温数据,拟合相位为16.88,警觉性昼夜节律参数为-55 ms/℃,上下渐近线分别为750、200 ms,睡眠转换阈值为437 ms; TPMA预测结果与规律作息测试数据拟合优度大于0.90,与实际工作条件下测试数据的拟合优度大于0.81。提出的飞行签派员TPMA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CREAM强调人在生产活动中的绩效输出不是孤立的随机性行为,而是依赖于人完成任务时所处的环境或工作条件,它通过影响人的认知控制模式和其在不同认知活动中的效应,最终决定人的响应行为。在驾驶舱内,机组的绩效输出不仅仅是人的自身行为,还依赖于其完成任务时所处的情景环境,所以CREAM方法能够结合驾驶舱环境对机组的认知差错进行分析。在飞行中,驾驶舱内机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判断与决策过程,这一过程中包括询问、讨论、确定方案、执行、反馈五个环节。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五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以明确这种讨论过程是减少机组人为差错发生的一种有益方式,然后应用CREAM的预测法对这五个环节进行定量化分析,得出机组判断与决策过程的失误概率,完成对机组认知行为的客观评价,并为以后能够定量化研究驾驶舱内飞行员认知差错提供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运输航空的伊春"8·24"空难是一起典型的可控飞行撞地(CFIT),该类事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研究CFIT风险因素结构模型对该类飞行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大量CFIT事故及事故征候,使用SHEL模型识别出18项风险因素,使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通过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分析出机组技术、机组应急能力、机组经验、疲劳状况、驾驶舱资源管理、民航法规及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并确定了各类风险因素所属类别;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风险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从整体上获得了各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及关系。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监控技能对确保飞行安全 ,预防飞行事故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当前的飞行机组监控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并成为多起飞行事故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从四方面 ,对民用航空飞行中缺乏良好监控的原因予以分析和说明 :持续有效的监控工作不符合人的本性 ;现行规章制度中未把机组监控技能作为所有机组成员 ,尤其是对辅助操纵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确定 ;现有管理制度与管理观念 ,更多关注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发生过程 ;飞行训练中未将其作为重要飞行技能加以训练。笔者强调指出 :采用标准操作程序 ,提高相应飞行阶段的监控技能 ,对不同飞行阶段的工作负荷予以计划和控制、进行工作优先排序 ,加强机组成员间配合 ,在训练中强化监控技能培养等措施 ,有助于改进和增强飞行机组的监控技能 ,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SPO)下飞行员的脑力负荷水平,设计并实施模拟单人驾驶情境中的非正常任务场景处置实验。首先,基于准5级模拟驾驶舱,设计飞行任务场景;其次,招募20名航线飞行员被试,开展模拟飞行实验,记录被试的生理数据心率变异性指标及眼动数据;最后,结合客观生理数据以及主观量表进行脑力负荷分析,记录单发失效故障处置时间并进行任务绩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双人制机组相比,单人驾驶情境中飞行员的脑力负荷增幅并不显著,处于可接受范围;单人制驾驶舱的任务设计及智能辅助系统使用对于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提升飞行绩效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未来单人制驾驶舱及机载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11月3日,一张女子坐在疑似客机驾驶舱内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照片中,一名未身着制服的女子坐在飞机驾驶座上,并摆出剪刀手的动作,面前的仪表盘前摆放着茶具。有网友根据照片中仪表盘、操作杆等情况判断,照片拍摄于正在飞行的航班中,并根据照片中的纸杯标志判断,涉事飞机属于桂林航空有限公司。同时,有网友向桂林航空有限公司举报了相关情况。11月4日,桂林航空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了针对此事件的说明,表示在接到网友举报后,随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并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经核实该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航班。针对该机长违反民航规章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行为,对当事机长处以终身停飞处罚,对涉事其他机组成员处以无期限停飞。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调整机组排班计划来减少飞行疲劳隐患,重点分析与排班相关的时间因素对飞行疲劳的影响,将飞行员在一天中的飞行疲劳分解为执勤期和休息期的两个分量,然后基于生物数学模型对其进行量化,建立在机组排班过程中预测飞行员飞行疲劳的数学模型。以东航A330机队部分飞行员的任务计划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时间段内延长飞行员的连续执勤时间、增加任务总数以及缩短相邻任务间的休息时间,均会使飞行员的疲劳值增加。因此,为了降低飞行疲劳风险,机组在制定排班计划时,应适当减少飞行员的连续执勤时间,酌情增加相邻任务间的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管制员的疲劳状况,找出缓解疲劳的方法,对陆空通话音频文件进行处理,截取管制员回复机组的语音反应时,并结合NASA-TLX量表的自评值,验证语音反应时与疲劳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管制员的疲劳状况。结果表明,管制员的语音反应时与疲劳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当管制员的语音反应时较短时,其疲劳程度值也较小;管制员在不同时间段的警觉性不一样,9:30—11:30的警觉性较高,而13:30—15:30和23:30之后的警觉性较低。管制员在正常情况下,其反应时呈正态分布;当管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其反应时稳定性降低,甚至不再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驾驶机舱内LED灯光色温与人员警觉度的联系,在A320模拟驾驶舱内设置2 500~2 700 K,3 000~3 200 K,6 000~6 500 K 3种不同色温的LED灯光环境,采用卡斯罗林嗜睡量表(KSS)、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仪(CFF)、视觉舒适度评分量表(VCS),对5名被试人员在不同灯光环境的疲劳程度和视觉舒适度进行实时测量。针对测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描述性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评价被试人员于不同灯光环境下的疲劳程度、视觉舒适度的差异性及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色温LED灯光环境下,人员的主观嗜睡感受及客观疲劳感受较低,且有着较低的疲劳感受增长率;高色温LED光源下人员的视觉舒适度也较高;增高LED灯光色温可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员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how to take an effective rest to prevent a decline in alertness at 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rtness during the rest period and subsequent task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during the rest period was classified into 3 types, and these typ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formance after the rest period. Type 1 (increasing in theta, alpha 2, and beta 1 power) was the best one for carrying out the task, whereas performance gradually declined in Type 3 (no change in EEG activity). In the case of Type 1, the method that would relieve sleep inertia had a more posi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after the rest period.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完善现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对错层位巷道布置下的煤与瓦斯共采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覆岩运动情况,预测其开采围岩裂隙发育和瓦斯运移形式,提出了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构想。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接续工作面的增加而增大,相邻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区呈现“O-L-O”形变化,多个相邻采空区覆岩出现大“O”形圈裂隙带;相邻采空区内瓦斯可实现相互运移,大“O”形圈裂隙带内赋存大量瓦斯气体;研究提出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走向高位瓦斯抽采巷和外错尾巷穿层钻孔3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比传统巷道布置情况下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终端区飞行冲突的风险,基于复杂网络,将飞行冲突的情景演变过程转化为复杂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分析侧向交叉跑道机场的主要安全风险,构建包含527个节点与2644条边的终端区飞行冲突情景演化复杂网络模型;采用无权有向网络中的节点度、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聚类系数等进行风险分析;采用Dijkstra算法,确定影响飞行冲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诸多因素具有的灰色性,引入灰色理论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因素,提出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对飞行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航空公司制定飞行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同时解决"隐患资源高效回收"和"空区隐患安全治理"这对矛盾问题,提出交错扇形深孔崩落法;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交错扇形布孔形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按照1#矿体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确定模型材料参数,采用LS-DYNA动力仿真软件优选扇形排间间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一区排间间隔为100 ms时,岩石...  相似文献   

17.
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对于保障人机效能的充分发挥和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针对一些评价指标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但未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现有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出38个评价指标。针对确定的指标,聘请了飞过多种型号飞机的23名现役有经验飞行员作为专家咨询人员进行了两轮咨询,在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了21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也可为航空工程部门的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