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生态空间的重要法律依据。通过回顾生态红线的提出与内涵,提出了生态红线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生态红线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创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为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任务。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红线的划定,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资源开发利用上线,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化开展,成为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阻止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严守生态红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中明确水环境和水生态红线控制指标,既是新时期流域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与环境刚性约束、促进流域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结合黄河流域规划研究和规划环评资料成果,在流域湿地优先保护、统筹环境水量调控指标和实现水功能保护的污染控制等原则基础上,论述了流域规划与环评中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控制红线,并提出了加强纳污红线和生态流量红线管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为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任务。划定生态红线必须实行严格保护,不能越雷池一步。在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划定生态红线必然会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化开展。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将为严守生态红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2011年正式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战略,其主要目的是识别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并实施严格保护。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美国和日本对生态保护地的管理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适合自身的机构管理体制,可持续的科学分区管理。欧盟则形成了纵横结合的生态网络管理体制。通过学习与借鉴美国、日本和欧盟对生态保护地的管理特点和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存在的法规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部门不协同等问题,提出出台红线管理办法、对接空间规划强化管理工作、制定可持续性分区管理体制、构建以环境准入清单为抓手的纵横结合的管理监督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内涵统一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将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活的灵魂",指导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新时代。同时,提出在完善环境保护体制、划定环境生态红线和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面,探索环境保护发展的新思路,以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红线得到了各方高度重视。本文就如何搞好生态红线的划定与落地的观点看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生态红线划定及落地提供参考。何为生态红线红线通常具有约束性,表示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控制线或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其意义在于止步,其最大作用是警示。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红线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被提及,也得到了政界及媒体的高度重视。环保部给出的定义:生态  相似文献   

9.
煤炭开发布局西移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重大挑战。通过分析煤炭开发布局西移中面临的环境形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制定生态红线指标,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实施保护性开采措施,制定差别化管理要求;加大矿区规划环评地下水评价深度,尽快开展矿区跟踪评价;研究推广绿色开采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健康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亮 《环境与发展》2020,(2):210-211
利用生态红线解决环境问题是落实空间管控要求、实现精细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详细阐述了连云港市生态红线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生态红线信息化管理成效进行了分析,对其他地区实施生态红线管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96.如何落实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决定》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这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的重大意义。我国的国土空间具有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为了进一步落实与贯彻国家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的基本国策,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做好环境监控与保护工作。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既是环境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正常生产建设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举措。如何提高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针对性与高效性成为现阶段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与核心。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水环境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权威机构权威背景:中环国投生态文明研究院是中环国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生态文明与生态保护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权威机构。高端资源:中环国投生态文明研究院组建了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保护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院士、研究员、教授等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重点流域环境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数十年,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中原经济区水资源制约显著、部分河流断流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尽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中部地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情景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的中长期发展将加剧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导致生态空间受挤占,矿山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流域发展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将受到空前威胁。为了破解影响中部地区战略发展的生态安全制约,必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严重、累积性健康风险突出、系统性生态问题尖锐、内在性体制机制问题依旧。对新型城镇化实行生态红线管控,是破解重大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城镇集约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有效手段。生态红线的划定,应立足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区域性特征,而且要有层次性。为了保障新型城镇化生态红线管控效果,需要在生态资产量化的基础上,完善政府生态监管机制、坚持协作管理和公众参与、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生态审计考核和追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全球范围的蔓延,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寻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历来重视法治对生态建设的保护作用,也建立起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但就目前而言,法制建设还没有十分的完备。众所周知,在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身影,法律的各个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环评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保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中必须走在前面。进一步明确环评体制改革的目标环评制度的精髓和根本功能就是"预防为主、源头控制",这是环评领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环评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要求,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环评的有效性和管理能力。围绕这一总的目标,初步考虑应构建和完善六个体制: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环境保护规划一般指的是为让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平衡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作出的合理可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环保规划能科学地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活动,降低排污量、约束排污行为、改善生态、保护资源,提高社会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环境保护规划面临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环境保护规划问题分析规划缺乏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以洋山深水港区围填海活动为例,结合工程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一定的影响,提出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宣传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全方位监控、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填海工程环保机构、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固废处置、保护生态环境的影响、敏感目标保护、风险事故环保应急、生态修复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方案,以期为和谐海洋的构建、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作为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监测的方法,能够为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更加可靠地依据。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分析从环境监测的概念内涵出发,重点论述了环境监测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就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