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及飞灰产生现状、污染特性以及处置方式,剖析了现行飞灰环境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法规,对比分析北京市目前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采用的固化/稳定化—填埋和水泥窑协同处理两种技术路线,结合北京市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实例,深入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路线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改进后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的技术特点。文章最后提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应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加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和完善与推广安全可行的飞灰资源化处置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二恶英的过程控制安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二恶英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各阶段的二恶英减排控制技术、工况参数设计、工艺设备选择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医疗废物焚烧前控制中,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别处置进行氯源控制;讨论了医疗废物焚烧过程控制中焚烧温度、停留时间、湍流程度、过剩空气系数的最佳工艺参数;指明了医疗废物焚烧后控制中的急冷、脱酸、喷粉、除尘及灰渣处置的最优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本实验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材料,通过碱激发法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地聚合物固化体.当碱激发剂的模数为1.0,垃圾焚烧飞灰含量为60%,碱激发剂和固体质量比为1:1.2时垃圾焚烧飞灰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最佳.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地聚合物中存在少量碳酸钙和沸石结晶相,S...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组成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综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将仍以填埋为主;堆肥也会占有一定比例;焚烧法由于其对垃圾减容减量效果好,无害化程度高,并能回收部分能量,加之我国城市垃圾中有机组分逐渐增高,热值相应增加,同时能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少,将成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6.
7.
8.
两种垃圾焚烧炉灰渣的重金属成分与放射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种重金属As、Hg、Mn、Cr、Cu、Cd、Co、Ni和Pb在两种垃圾焚烧炉灰渣中的浓度分布,浸出毒性及放射性进行检测.样品(炉渣和飞灰)分别取自北京(循环流化床焚烧炉CFBI)和深圳(炉排焚烧炉)两台不同燃烧方式的垃圾焚烧炉.研究表明,CFBI炉渣及飞灰中的重金属As、Mn、Cu、Cd、Co含量在炉渣中含量最低,中灰次之,飞灰中含量最高.重金属Hg在炉渣和飞灰中的含量相当,在中灰中的含量最低;Cr和Ni在炉渣中的含量也偏高,在中灰和飞灰中的含量相当Pb含量依中灰、炉渣和飞灰的顺序逐渐升高.浸出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后炉渣及飞灰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远低于国家标准1~2个量级,重金属总体排放量较低.炉排炉垃圾焚烧的炉渣及飞灰中的重金属含量却高很多,尤其是Cr、Pb、Cd和Cu.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焚烧所产生的灰渣放射性均低于国家标准.在排放时无需作任何放射性方面的处理.最后,对焚烧灰渣的稳定化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由于二恶英类物质种类较多,检测过程复杂,测试成本高,而目前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技术力量还不足以对环境中二恶英进行全面而持续性的监测,因此,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以某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废气排放源与周围环境空气中的二恶英浓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AER-MOD和CALPUFF模式对焚烧厂二恶英大气污染扩散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二恶英排放控制标准较为落后,应该逐步提高标准并尽快出台二恶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种模型均可以较好地使用在二恶英浓度预测中,并且在复杂地形与风场的情况下,AERMOD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11.
二恶英污染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介绍了日本一家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污染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14.
沤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大,浓度高,气味难闻,含有大量不易降解的单宁、木质素.研究采用气浮/粉煤灰/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沤麻废水,结果证明,该处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OD去除率为95%~98%,木质索去除率为80%~89%,处理后的出水可回用于沤麻,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硫煤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的矿物组成是决定粉煤灰资源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整粉煤灰矿物组成,改善其水化活性,是提高粉煤灰资源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为获得高硫煤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变化规律,以高硫长广煤为试验煤种,在两段多相反应实验台上开展了高硫煤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特性试验研究.对试验获得的粉煤灰样品进行了XRD、SEM和EDS图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长广煤原状粉煤灰晶体矿物主要由莫来石、石英、斜铁灰石等非水化活性矿物组成;随着混合煤粉中添加的CaO质量分数在0%~35%范围内逐渐增加,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中具有水化活性的2CaO·SiO2、3CaO·Al2O3和3CaO·3Al2O3·CaSO4等矿物出现并逐渐增加,非活性成分逐渐消失,但粉煤灰矿物组成中早强、高强矿物质量分数较低;当混合煤粉中同时添加适量的CaO和MgO,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中出现了水化活性优良的Q相矿物,且其质量分数达27.2%,粉煤灰矿物组成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高硫煤增钙粉煤灰矿物组成特性试验将为高硫煤增钙粉煤灰资源化提供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6.
概述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的主要炉型,着重介绍LFX-20型逆燃式焚烧炉焚烧处置医疗废物的实际运行工况.在1燃室、2燃室平均温度分别为869.5℃和898.7℃条件下,对医疗废物焚烧烟气进行检测.各项常规指标均低于国标限值,二恶英检测中其质量浓度实测值为15 ns/m3,相应毒性当量为0.46 ngTEQ/m3,同时对医疗废物焚烧后产生烟气中二恶英和灰渣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焚烧后底渣体积约为焚烧前医疗废物体积的1/10,重量为原来的12%~18%,飞灰热灼减率为34.6%,并给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氢氧化钠、氯化氢、氟化氢、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SOX、重金属(如铅、汞、镉等)、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和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项目除输煤系统4#皮带头作业点煤尘浓度和5#皮带头、5#皮带卸煤口、碎煤机(三楼)检测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改进完善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18.
19.
为更好地指导危废焚烧工程的消防设计,分析了《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6—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GB 50160—2008)、《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2019)、《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414—2018)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相关条文,明确了危废焚烧工程重点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对各种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并对消防系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