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植物对水体岸边过渡带土壤磷素去除作用的差异和机理,以及为构建生态岸堤带,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太湖地区常见且适合岸带生长的两类木本植物灌木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构骨冬青(Ilex cornut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和乔木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香樟(Cinnamonum campor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试材,采用模拟不同磷素水平土壤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磷素水平土壤对两类木本植物叶片磷质量比、叶绿素质量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分析植物对磷素利用差异,并比较不同植物对土壤中磷素去除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低磷质量比时灌木中构骨冬青叶片磷质量比增加最多,乔木中马尾松、广玉兰叶片磷质量比增加显著;中、高磷质量比时,灌木中火棘、乔木中马尾松叶片磷质量比增幅最大,分别达108%、209%。土壤中磷质量比均显著降低,且两类木本植物对土壤磷吸收率相差不大,但灌木中火棘吸收率均最大。综合分析各植物叶绿素质量比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知,灌木中扶芳藤、构骨冬青,乔木中广玉兰、马尾松低磷质量比时抗胁迫能力更好;灌木中火棘,乔木中广玉兰中磷质量比时抗胁迫能力更好;灌木中大叶黄杨、火棘,乔木中马尾松高磷质量比时抗胁迫能力更好,生长良好。研究表明,在生长良好的前提下,低磷质量比时灌木中构骨冬青、乔木中马尾松对磷的吸收最明显;对中、高质量比磷素污染土壤,灌木中火棘、乔木中马尾松的修复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态连续提取法研究南京市部分城市污泥和工业污泥中典型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分布,为污泥资源化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污泥总体呈高有机质、高氮磷、低K的相似性,但其理化性质如阳离子交换容量(CEC)、pH等有差异.污泥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也较大,Fe的浓度最高,其次是Mg、Zn;且不同污泥间同一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也较大.各元素的形态分布有一定差异,Cu主要分布在可氧化态,其酸溶/交换态和可还原态的百分率很低;Zn三态分布均较高;Mg、Mn主要分布在酸溶/交换态;Fe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但三种提取形态百分率之和除Fe外均超过50%.研究同时表明,城市污泥和工业污泥中矿质元素形态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郊污灌区镉、铜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污灌农田重金属Cd、Cu在小麦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对人类健康的安全性影响,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17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样地,运用BCR顺序提取法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中Cd、Cu不同化学形态质量比和土壤及小麦根、茎、颖壳、籽粒中消解态全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d、Cu质量比均值分别为0.25mg·kg-1和26.67 mg·kg-1,高于北京土壤元素背景值,已出现积累现象.小麦植株各组织中中Cd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210.09 μg·kg-1)、茎(100.19 μg·kg-1)、颖壳(60.71μg·kg-1)、籽粒(38.33 μg·kg-1).植株地上部分Cd质量比的加权平均值为52.62 μg·kg-1.Cu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9.47mg·kg-1)、籽粒(6.03mg·kg-1)、茎(3.53 mg·kg-1)、颖壳(2.94mg·kg-1).植株地上部分Cu质量比的加权平均值为5.30mg·kg-1.Cd、Cu富集系数(BCF)分别为0.38和0.27,转移系数(TI)分别为0.25和0.69.土壤中Cd酸提取态(生物有效态)比例和风险评价(RAC)值显著高于Cu.小麦Cd和Cu的有效性系数(BEC)均值分别为0.18和0.28,表明Cu向地上部分转移能力强于Cd,Cu容易被小麦籽粒吸收;小麦籽粒中Cd、Cu最大质量比分别为0.125mg·kg-1和15.48 mg·kg-1,高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25%和50%,应对食品安全给予更多关注.从保证粮食安全性角度出发,建议选择种植有效性系数较低的作物品种(如玉米、豆类),以减少重金属向食物链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玉米Hg、As积累特性及籽粒低积累品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四川省主推的21个玉米品种籽粒中Hg、As质量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玉米籽粒Hg、As低积累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Hg、As质量比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NY 861—2004),不同玉米品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Hg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而对As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小。玉米各器官对Hg的富集能力有16个品种从高到低为叶、根(茎)、籽粒,5个品种为根、叶、茎、籽粒;对As,有12个品种从高到低为根、叶、茎、籽粒,9个品种为叶、根、茎、籽粒。由相关性分析可知,玉米根部Hg质量比与茎部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r=-0.582*,p0.05),叶片Hg质量比与籽粒质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2**,p0.01);而根部与叶片As质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p0.01),籽粒As质量比与其他器官(根、茎、叶)As质量比均呈负相关。根据玉米籽粒Hg、As质量比,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川单15、金玉308、雅玉10、正红311为Hg低积累品种,雅玉10、金玉308、科玉3、东单60、敦玉518为As低积累品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水培试验探讨了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对55mg/L和155 mg/L锰(Mn)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水浮莲鲜重、干重以及相对生长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55 mg/L Mn处理、对照处理、155 mg/L Mn处理.155 mg/LMn处理的水浮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55 mg/L Mn处理.水体Mn质量浓度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1 d时55 mg/L和155 mg/L处理的Mn去除率分别为31.44%和18.53%.与之相反,水浮莲的Mn质量比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收获时55 mg/L Mn处理的根和茎叶中Mn质量比分别为7 090 mg/kg和6130 mg/kg,而155 mg/L Mn处理的根和茎叶中Mn质量比分别为12 320 mg/kg和12430 mg/kg.55 mg/L和155 mg/L Mn处理的水浮莲茎叶与根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研究表明,水浮莲在净化Mn污染水体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消落带易受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消落带常见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可为消落带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于2013年9月对百花水库麦西河河口消落带不同梯度常见植物及土壤进行采样调查,检测植物和土壤中的汞、砷质量比,分析了不同植物对土壤中汞、砷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除低梯度植物土壤砷质量比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外,高、中梯度植物土壤重金属质量比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范围内。消落带植物汞、砷质量比差异较大,根、茎、叶中汞质量比分别为0.17~5.90 mg/kg、0.23~1.39 mg/kg和0.13~2.04 mg/kg,砷质量比分别为0.52~22.24 mg/kg、0.03~6.26mg/kg、0.05~5.35 mg/kg。汞质量比从高到低为根、茎、叶和为根、叶、茎的各有8种植物,为叶、根、茎的有6种植物;砷质量比从高到低为根、叶、茎的有12种植物,为根、茎、叶的有11种植物。消落带植物对汞的富集能力强于砷,植物对汞和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528~10.561和0.002~0.444,转运系数分别为0.045~2.260和0.003~1.989。消落带高、中梯度植物对汞的富集特征主要为富集型,低梯度植物为根部囤积型;高梯度植物对砷的富集特征主要为根部囤积型,中、低梯度植物为规避型。高梯度植物苎麻(Boehmeria)、中梯度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地上部对汞富集能力较强,低梯度植物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部对汞和砷的积累量较大,苎麻、黄花蒿和藜蒿可作为消落带理想的去除汞污染植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利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红菇资源,需了解区内野生红菇中矿质元素质量比范围、分布和富集特征,并探究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矿质元素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5种野生红菇菌盖、菌柄和根际土壤中12种矿质元素K、Ca、Na、Mg、Zn、Cu、Mn、Fe、Cd、Hg、Pb、As质量比,通过转移系数(TF)评价矿质元素在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的分布特征,并用菌盖、菌柄生物富集系数(BCFc、BCFs)评价野生红菇菌盖、菌柄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后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与土壤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K是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质量比最高的大量元素,Fe是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质量比最高的微量元素.野生红菇菌盖中K、Mg、Cu、Mn、Cd和Hg质量比大于菌柄(TF>1),而野生红菇菌柄中Na质量比大于菌盖(TF<1).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富含人体必需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菌盖和菌柄中As、Cd、Hg和Pb元素质量比与国家限量标准对比,均超过限量标准,这与野生红菇的生长环境有关.梵净山野生红菇极具开发利用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有毒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机酸(柠檬酸和EDTA)螯合载铁改性生物质炭,探究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淋溶液中Mn的迁移有明显的效果。添加柠檬酸和EDTA改性的生物质炭处理后,电解锰废渣淋溶液中Mn含量减少百分率较未改性生物质炭平均增加了1.46倍、2.05倍,Mn质量浓度最大值分别为8.63,5.61 mg/L,且此时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迁移减少率分别达44.81%,64.08%。  相似文献   

9.
新疆某地土壤中有效态钴提取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分析了各形态钴与单一浸提剂提取钻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对土壤有效态钴的提取率明显不同,提取率均随土壤钴含量升高而升高.浸提剂对有效钴的提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檬酸、EDTA、DTPA-TEA、NH4OAc、Ca(NO3)2;5种浸提剂的超声法提取钴量均高于常规振荡法,且EDTA提高程度最大.通过紫花苜蓿盆栽试验可知,柠檬酸、EDTA和DTPA-TEA提取有效态钴量与紫花苜蓿根、茎、叶中钴质量比存在较好相关性,且它们的提取率较高,可作为土壤中有效钴的浸提剂.Tessier连续法提取的各形态钴中,5种浸提剂提取钴量与除残渣态外其余4种形态钴及紫花苜蓿根、茎、叶中富集钴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电场作用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直接影响,同时避免土壤和溶液性质变化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场-植物效应试验装置,并应用此装置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直流电场对印度芥菜体内镉质量比和镉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该装置可实现电场作用下水培体系中pH值、电导率EC和Cd浓度的恒定和均匀分布;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对印度芥菜叶中Cd质量比影响不大,但显著增加了印度芥菜根对Cd的吸收,其中以20 mA处理中根Cd质量比最高(52.1 mg/kg),是对照处理的2倍,且显著提高了根细胞壁对Cd的积累(从对照的47.1%增加到63.3%),降低了细胞质和细胞器组分对Cd的积累(从对照处理的31.3%降低到20.3%)。中等强度的电场(如10 mA和20 mA)能够促进根中Cd从易移动的FNaCl态向活性较低的F_(HAc)态和F_(HCl)态转移,同时电场处理还明显增加了印度芥菜体内F_(HCl)态和Fr态的分布率,增加了印度芥菜对Cd的固定和积累。  相似文献   

11.
叶安 《安全》2001,22(6):10-12
详尽阐述乙炔的特性、人体静电的产生、危害,说明在乙炔生产过程中人体静电是可能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预防人体静电事故的安全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自制的斯珀绿系列劳保用品类的美容美发产品的效果作了进一步研究,比较了斯珀绿系列用品与市售一般劳保用品的使用效果,说明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上,更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任智刚  汪澍  金龙哲 《安全》2021,42(7):35-39
为理清"事故""隐患"的边界范围,本文对"事故"和"隐患"2个术语在中文、法规、标准中的定义进行检索,并对其定义解构化分析,得出现有定义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会对安全生产决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主管控产生负向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给出"事故""隐患""缺陷"3个术语的定义;根据每个定义的内涵,提出遵循差异化管控原则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主体性差异分析入手,阐述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中因主体记载信息和形成渠道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利用者数量差异。并对如何提高档案馆的利用率提出具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主体性差异分析入手,阐述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中因主体记载信息和形成渠道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利用者数量差异.并对如何提高档案馆的利用率提出具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巍 《安全》2001,22(4):26-28
1998年,我车间职工在接收碱液的过程中,违反了切换罐操作中“先开后关”的规程,造成管线憋压,碱液从阀门法兰处喷出而溅到职工身体上的事故,而且职工在耽搁了近20min后才对伤处进行处理,加重了伤势,住院治疗近2个月,给个人和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17.
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森工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泄漏扩散仿真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某轻烃厂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研制并开发了一个事故后果仿真软件(PCIMS).针对仿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模型的复杂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处理方法.通过具体生产装置的泄漏扩散后果分析,演示了PCIMS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煤在中等温度(150~400℃)下氧化的特点,对贫煤和褐煤进行了系列恒温加热.重点考察在超过加热温度后煤的升温速率,以分析其氧化放热反应的特点.不同条件实验中,贫煤的升温速率曲线都在相同的一些温度点附近出现峰值;褐煤也有相同的规律.这表明在特定温度附近氧化反应加强是由煤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煤样的厚度越小、粒度越大都使得升温速率数值增大,说明厚度小、粒度大有利于氧气的输运,而导致氧化反应加快.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材料和结构损伤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首先从损伤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来说明研究材料和结构损伤的重要性,介绍目前材料和构件损伤问题研究所遇到的现状.进一步对材料和结构损伤做了归纳,并介绍了几种典型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损伤程度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材料和结构损伤及安全性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