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局部振动的人体传递率根据日本有关部门对林业工人局部振动病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本油锯手使用油锯作业时,上肢各部位的振动传递率如下:手背部为0.91;肘部当夹角为0°时为1.07,夹角为30°时为0.43,夹角为60°时为0.17,夹角为90°时为0.00...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氨水。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密度:0.97,自燃点:608.9℃ ,爆炸极限:12.5%~74%。各种有机物质如煤炭、木材、纸张、油料、煤气、炸药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CO。接触CO的生产作业有冶金工业的炼铁、炼钢、炼焦 ;机械工业的锻造、渗碳和铸造 ;化学工业用CO作原料生产碳酸氢铵化肥、氨、甲醛、光气、羰基镍等 ;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业使用的窑炉、煤气发生炉、煤矿井下火药爆破等均可产生CO。因此接触CO的情况十分普遍。1危害性1 1易燃易爆CO与空…  相似文献   

3.
急性中毒一般是指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毒物,迅速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病变,引起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急性中毒表现 1.发病急骤 急性中毒一般表现起病急、潜伏期短,如在高浓度硫化氢环境下,可出现“闪电样”死亡。起病的快慢与毒物的毒性、接触毒物的剂量、个人的防护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林材安全》杂志编辑部获悉,1993~1997年期间日本林业部门平均因工伤亡事故度数率为6.90~10.07,全国产业部门为1.75~2.07。其中1993年林业部门和产业部门分别为9.05和2.07,1994年分别为10.07和2.00,1995年分别为9.99和1.88,1996年分别为6.90和1.89,1997年分别为7.61和1.75。在此期间日本林业部门平均因工伤亡事故强度率为0.10~1.75,全国产业部门为0.16~0.20。其中1993年林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为0.26和0.…  相似文献   

5.
“金属烟雾热”与“聚合物烟雾热”及其预防吴红卫(济南医院职业病科,250013)李伟光(山东省劳动厅安全卫生检测站,济南250001)1金属烟雾热金属烟雾热是工人在不同工作场所,接触某种足够浓度的金属烟尘引起的疾病。1.1接触机会金属烟雾热常见于铸造...  相似文献   

6.
含羟基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聚氨酯的阻燃改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PU)着手,合成了2,4,6-三酚氧基-2,4,6-三(羟基乙氧基)环三磷腈(Ⅱ),探索了各步的分离提纯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Ⅱ可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当化合物Ⅱ加到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时,可提高PU的阻燃性能,当含磷量为1.5-2.0%时,可得到自熄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7.
汉西林业局位于秦岭南麓横跨留坝、勉县两县,绝大多数林分郁闭度仅为0.5~0.6,可利用资源少,立地条件差,森林采伐作业难度大。自1986年以来,汉西林业局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注重伐木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发证,不断提高伐木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实现连续10年未发生采伐死亡事故。1采取的主要措施因立地条件不同,立木形态各异,体大笨重,难以控制,因此,采伐作业最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汉西林业局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采伐安全管理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在…  相似文献   

8.
施文 《劳动保护》1999,(9):38-39
我们已经在前一篇文章中大致介绍了有机气体检测仪的原理和特点,现在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下PID(光离子化检测仪)的应用:1.常规工作场所安全检测2.工业卫生检测3.应急事故检测●连续检测10~6(ppm)级的气体浓度:气体检测的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当密闭空间检测器刚刚问世时,它还只是防止有毒无机气体和爆炸气体的急性(立即)影响:不会立即因为中毒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随着气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安全和健康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关心慢性(长期)或剧毒有机气体的影响。测量如此低的浓度水平需要一种可以连续检测ppm…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以示波极谱仪测定头发中镉的新方法,镉在IICL-II3PO4-KI-(C2H5)4NL-抗坏血酸体系中以吸附催化波的形式测定,峰电位在-0.72左右,发中镉的含量在0.2μg/g以上可被检出,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  相似文献   

10.
周超 《劳动保护》2001,(10):39-39
21.双复磷注射剂 【主要成分】双复磷。 【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作用与碘解磷定相似,但其分子中含双倍有效基因,故其特点为作用强而持久,并且可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消除作用较强。本品兼有阿托品样作用,对有机磷引起的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作用。 【适应证】本品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对 1605、1059、3911、敌百虫等急性中毒有效,对乐果、敌敌畏无效。 【用法用量】①轻度:肌注0.125~0.25g。②中度:肌注或静注0.5g,2~3小时后再注射0.259,必要时可重复2~3…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03,(5):70-71
1.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 Limit,OEL)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3.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日本的林业工人呈减少的趋势。同时,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事故呈多发趋势。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的高效率,林业机械的开发引进正在逐渐向高性能发展。在恶劣、陡峭的林地上作业,便携式林业机械引起的劳动事故经常发生(1993年由割灌机引起的重大伤亡事故有5起),安全对策已成当务之急。为了防止侧挂式割灌机回转刃接触被切株干时,发生大的跳动、反弹和防止割灌机滑落、倒转时回转刃造成的伤害(人体),设计了侧挂式割灌机反弹安全装置。1安全装置的结构结构详见图1与图2。1)制动器…  相似文献   

13.
劳动卫生     
美国便携式林业机械有害废气排放简况美国环境保护部门对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的监测表明:1.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移动式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0.8%、0.6%和0%。2.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非道路行驶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7.2%、3.8%和0%。3.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24个大城市非道路行驶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9.4%、3.0%和0%。割灌机的振动噪声测试结果日…  相似文献   

14.
日本林业机械化协会于1999年1月公布对共立、新大和、富士、小松杰纳亚、新宫、斯梯尔和胡斯克瓦纳等厂商生产的128种油锯、38种割灌机的振动与噪声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油锯的振动加速度为0.6~2.7g,振动最小的是排量为65ml共立CS651TH型油锯(0.6g),振动最大的是排量为119ml胡斯克瓦纳3120XP型油锯(2.7g),振动加速度不超过1g的有12种,1~2g的有103种。油锯的噪声为92.4~106.8dB(A),噪声最小的是排量为35.5ml新大和E357型油锯[92.4d…  相似文献   

15.
心系安全情连职工──记陕西石化建设公司工会劳动保护干部孙建军任军1994年,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实现连续24年无因工死亡事故,工伤事故率由1988年的0.47‰下降到1994年的0.26%,每年的产值、利润及劳动生产率分别以16%、6%和4.1%的...  相似文献   

16.
臭氧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臭氧杀菌的基本因素.结果表明,冷却水的pH值和水温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水中的剩余臭氧浓度是决定臭氧杀菌能力的主要因素;臭氧的消耗量与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有关.当水中剩余臭氧质量浓度为0.05 mg/L,接触时间为14 min时,可使灭菌率达99%.循环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控制系统中微生物的滋长所需维持的剩余臭氧质量浓度为0.05mg/L.在一定pH值范围(7.0~9.0)内,臭氧的灭菌能力基本相同.在相同的剩余臭氧浓度条件下,臭氧的杀菌能力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相同的起始菌数条件下,投加臭氧后细菌数目迅速减少,单位时间投加的臭氧越多,则杀菌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工业卫生知识──金属中毒引起的口腔病金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被接触,特别是在车间里接触有毒有害金属的工人,有时还会发生金属中毒。你平时对镜或刷牙时,留心一下自己的口腔有无变化,就可知道有否金属中毒和什么金属中毒。铅中毒:口腔粘膜变白,口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乡镇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现状、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由工伤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思考等。从研究的资料分析发现,近几年乡镇企业中工伤事故重伤率在18.00/10万以上,死亡率在70.00/10万以上,均高于国有企业。其中重伤率以村办企业(2.41‰)和中外合资企业(1.96‰)最高,死亡率以村办和国内独资企业最高(0.33‰,0.29‰)。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福建省林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和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统计,1998年全省共发生林业职工伤亡事故24起,死亡9人,重伤16人。其中,因工伤亡事故22起,死亡7人,重伤15人,千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分别为0.072‰、0.154‰;因工死亡和重伤人数分别占控制指标的47.67%、68.18%。1事故分析1....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皮肤色素性变化,可分为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两个类型。前者主要是职业性黑变病,后者为职业性白斑。1.职业性黑变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及矿物油、橡胶成品及其添加剂,某些颜(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各种行业和工种,约占职业性皮肤病的2%~5%。其临床表现为:色素沉着前或初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红斑和瘙痒,待色素沉着较明显时,这些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皮损形态多呈网状或斑(点)状,有的可融合成弥漫性斑片,境界不清楚,有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