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防苑》2003,(3)
人有年龄,那么树木呢?树有年轮。树在锯倒之后,从树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轮纹,一般每年形成一轮,故称“年轮”。这年轮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怎样把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在身的呢? 植物生长由于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在树木茎干韧皮部的内侧,有一层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快,能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部组织,这一层称为“形成层”,树干增粗全是它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菁  祁丽燕 《灾害学》2015,(2):115-119
广西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之一,以不同路径进入广西的台风,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该文应用1970-2013年翔实的台风资料,对进入广西的三类路径(沿海型、桂东南型和桂东北型)台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桂东南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最多,造成的强降雨影响最严重;从沿海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所带来的灾害性大风范围最广,其造成特大型灾害和大型灾害的频率最高;而从桂东北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对广西造成的风雨影响是三类路径台风中最弱的,其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中型灾害。这一分析结果对促进广西台风的预报和服务以及防台减灾工作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福建沿海地区不同地形条件、大风状态下不同历时风速的关系,为结构工程设计风速提供依据,以福建沿海地区10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08-2011年4 a的逐日逐时2 min平均风速、10 min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为样本,分析了大风状态下(风速≥17.2 m/s),不同地形条件下(海上、海岛、近海、偏内陆)4种时距风速的关系,并研究了其在热带气旋影响期的关系,最终给出了3种时距风速比值订正系数的建议值,即阵风系数从海上-海岛-近海-偏内陆依次建议取值1.2,1.4,1.5,1.7;极大风速与2 min平均风速比值,由海上至内陆依次为1.4,1.5,1.7,2.0;2 min平均风速与同步的10分钟平均风速比值,从海上至内陆相差不大,比值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地震、火山、森林火灾等潜在威胁是黑龙江的基本省情之一。在少震弱震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呢?让我们走进黑龙江省,一同了解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地震人是如何开创防震减灾工作特色之路的。  相似文献   

5.
陕西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跨越三个气候带,五个气候区,六个地貌区,秦岭和北山将全省分为三大自然区。这种气候和地貌条件的复杂性形成了陕西农业生产类型的多样性和自然灾害的频繁性,旱、涝、雹、冻、风、病、虫“七灾”俱全,且常交替出现。各种灾害危害程度的比例大约是:干旱占50%,雨涝占30%,霜冻占10%,其它占10%。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6,(3)
世人皆知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海域是一个令世界上众多探险家们视为畏途的“魔鬼”海域。这片令人惊恐万状的凶险海域不知吞噬了多少经过那里的舰艇船舶,甚至从其上空飞过的飞机也常遭不测。那里有什么样的自然力量在作怪呢?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  相似文献   

7.
侃侃 《防灾博览》2006,(2):34-35
记得那年去内蒙古出差,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追到门口,拉着我的手认真地问:妈妈,你是去大草原吗?得到我肯定的回答,酷爱足球的儿子天真地恳求:给我带一片草地回来,行吗? 望着孩子黑亮的眼睛,我的心倏然一动。从什么时候起,京城的绿地已成为奢侈品,对于孩子们在逼仄的胡同里、坚硬的水泥路上踢球玩耍,我们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随着工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地处华北地震区,郯庐、聊考两大活动构造带纵贯山东中部和西部.燕山—渤海活动构造带和南黄海活动构造带展布于山东半岛两侧海域,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历史记载以来,山东内陆及近海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7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8.5级地震1次;在20世纪,山东内陆及近海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5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严酷环境下的耐酸性能,试验研究了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比较研究了硫酸溶液对普通水泥基材料和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影响。70d浸泡龄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泡早期,3种水泥基材料的耐硫酸性能差别不明显,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活性粉末混凝土比普通水泥基材料和高强水泥基材料呈现出较好的耐硫酸性能;弱离解的醋酸溶液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比强离解的硫酸溶液更强。前者与3种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结构、抗渗性及抗裂性等因素有关,后者则与醋酸溶液的强扩散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片碱生产对输电线路外绝缘防污闪性能的影响,对处于片碱生产企业附近的 35 kV 河-金线、河-坝线部分杆塔绝缘子等值盐密、等值灰密以及构样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片碱厂生产过程中有大量Na+离子形成的盐类附着在附近的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外表面,会造成污闪电压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常温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优选3组配合比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从质量和抗压强度两个方面分析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损伤劣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时间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现先缓慢增长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同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硅灰,可以较好的发挥二次反应,改善试件的结构性能,提高试件密实度,增强抗侵蚀性能。配合比最优的一组活性粉末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由-1.5%到0.2%,抗压强度损失率由-1.0%到3.3%,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率都较为理想,前期出现质量和抗压强度不减而增的现象,后期虽有减小但是很微弱。在饱和硫酸钠溶液的侵蚀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础上建立腐蚀损伤模型,即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率与侵蚀介质浓度和侵蚀时间成正比,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1.谜一样的华北像一片凝固的海 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无疑给全国性的地震大恐慌打了一针安定剂.社会民众对地震工作者的信赖和期望值大大提高,称赞他们是生命一线的“哨兵”和“守护神”,令人景仰. 然而,这些“哨兵”和“守护神”们的欢欣鼓舞很快就消失了.他们几乎都被同一个问题困扰着:海城7.3级地震,是否标志着自邢台地震以来华北地震活动高潮期的结束?也就是说,海城地震之后,华北地区还有没有大震?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唐张”地区的地震形势是紧张了,还是缓和了?  相似文献   

13.
赵叶 《防灾博览》2004,(6):35-35
您以为海底是一个平静、冷寂的世界吗?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跳荡、奔突之中。海底火山便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海域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这样的2004年12月26日自然灾害,人类能不能预防?它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我国历史上发生过海啸吗?在未来我国哪些地区会发生海啸?就上述问题,作了可能性分析。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可以说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人类虽说还不能控制地震、海啸等天灾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预报等措施来减轻它们造成的损失。我国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啸,台湾周围海域是海啸的高发区域,其次是大陆架区域,渤海是低发区域。在未来,东海、南海,特别是台湾岛附近海域具备产生海啸的条件,即海南、台湾存在成灾条件;其次是上海,广州,也存在潜在的海啸危险;沿海其它城市亦应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15.
周宏 《防灾博览》2002,(5):31-31
石油能栽种?这在许多人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石油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液态烃,大多是由低级动植物等有机物质在一定的埋藏条件下,经地层的细菌作用产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然而近年科学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些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  相似文献   

16.
海(咸)水入侵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它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滨海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淡水与海、咸水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高矿化咸水沿含水层逐渐向内陆侵染,造成入侵带内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用航片解译、现场调查和GIS分析,对意大利南部城市San Arcangelo市的滑坡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类型滑坡的机理、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滑坡的控制因素有一定差异,形成的环境因素也各不相同;宏观上讲,滑坡的形成在多数情况下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滑坡灾害的防治除了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以外,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减轻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母亲带女儿外出,她们的座位对面是两个男子,一个是瘦子,一个是胖子。车进隧道时突然停了电,车厢里一片漆黑。正在这时突然响了一下亲吻声,接着又听见"啪"的一声打耳光的声音。灯亮了,四个人都显得若无其事,但各有心事。母亲想:这两个男人是谁干了这卑鄙事?幸亏女儿正派,打了他一耳光,也算活该。女儿想:这胖子真可恨,竟去吻我妈,活该被我妈打耳光了。胖子:真倒霉,瘦子干的事我替他挨打,但要怎么解释呢?说了也  相似文献   

19.
2019 年 8 月 20 日汶川县绵虒镇登溪沟暴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导致沟口房屋、国道和高速公路损毁,交通中断长达数月,同时大量冲出物质堵塞岷江河道,使岷江河道改道左岸,水位抬升,形成链式灾害。基于登溪沟泥石流形成条件、致灾特征以及泥石流事件前后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进行了分析,采用配重法和形态调查法计算获得泥石流的容重和动力特征。结果表明,登溪沟泥石流是短历时强降雨、有利的地形条件及地震作用产生的丰富物源以及沟道强烈侵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灾模式可总结为降雨快速汇流?沟道物质启动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沿程铲刮裹挟?岸坡坍塌堵溃?泥石流规模放大冲出沟口的运动过程,泥石流事件前后影像解译显示坡面物源和沟道物源随着时间产生了显著演化,流域内物源仍然丰富。汶川地震虽已过去十年以上,泥石流活动性仍然较高,因此针对登溪沟泥石流活动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以期加强对强震区震后中长期泥石流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卫星遥感图象和TM片的解释与本省各气象观测点1954-1991年的资料,选择6个形成洪涝因子,并将因子划分在五级,编制出反映全省范围内的洪涝分布,并精确到乡镇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