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住宅建筑的碳排放量分析与节能减排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是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瓶颈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本文以控制住宅建筑的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绿色建筑为目标,从建材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正常使用、拆除以及拆除以后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对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及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建筑能耗的类别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住宅建筑在使用阶段和建材生产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占建筑总能耗和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而且这2个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均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其它3个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相对很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没有强制规定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是各国以"自主贡献"(INDC)的方式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的气候响应是当今气候变化科学界的热点问题。目前缺少对于自主贡献目标情景下的区域极端温度变化的研究。本文基于3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采用九个温度极值指数,研究了中亚地区INDC目标情景下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INDC目标情景相对现代气候期,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夜间低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日间高温。不同极端温度指标变化的空间分布型有所差异,帕米尔高原和高纬度地区是主要的变化敏感区。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中亚地区的大部分温度极值指数与全球平均温升呈近似线性的关系。如果加强减排行动,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较低水平,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将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发电机组循环系统机械通风冷却塔电动风机能耗高的问题,提出将电动风机用水轮机替代,设计了冷却塔电动风机节能改造方案。结果表明:循环水系统水动风机冷却塔改造既能产生合理的社会效益,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到发展低碳经济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目的,针对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 2 号汽轮机汽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改造结果表明:热耗降低 145.043 kJ/(kW·h),供电煤耗下降约 4.71 g/(kW·h),每年可节约资金 94.2万元,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有效的电力能效评估,不但可以综合反映电网或用户的整体用能状况及主要能耗问题,还能够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节能方案,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针对电力能效评估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国内外电力能效评估的新进展,综述了电力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与主要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架构以及功能架构的电力能效评估系统设计,并且对其各模块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煤炭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结合宁夏地区煤炭分布的特点,从多联产工艺出发,介绍了适合在宁夏推广的基于煤热解的清洁煤发电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应用基于煤热解的清洁煤发电技术,不仅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还可实现节能减排,为火电产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能耗成为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的实时检测、采集和分析,对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传感器作为建筑能耗检测的基本器件,在整个检测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总线标准和生产厂家的不同,不同标准传感器不能在一个检测系统中使用。为克服这一不足,基于当前的中间件技术,本文采用模块化方法开发了传感器级中间件。首先,介绍了中间件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将系统分为传感器数据采集、RS485/CAN 232、RS485/以太网、RS232/RS485等模块,进行了传感器级中间件相互通讯格式转换的设计;最后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利用该传感器级中间件,标准的电信号传感器可以以RS485、CAN 232、以太网、RS232接口输出,该中间件的设计为增强建筑能耗检测传感器数据的开放性和互换性提供了一条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张威涛  徐漫辰 《灾害学》2024,(1):140-145
城市避难场所与应急救助设施的协同布局,是综合防灾发展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先通过厘清避难场所在传统职能运行基础上,从灾害暴发期至缓解期参与治安消防、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应急救助的行动机制,构建以避难场所为核心空间节点、多方专业救助设施紧密联结的“避难协同空间系统”;再提出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规划决策、规划实施保障的三段式避难场所和救助设施协同规划路径和策略,以此落实避难场所和多方救助单位之间行动兼空间上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
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上的几点教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防灾体制、心理准备和防灾规划等方面分析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行动中的教训,并结合我国的情况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系统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问题,通过建立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互补约束和最优化极值理论,构建了电力系统的多目标机组组合互补约束优化模型,并引入熵权法进行多目标决策,采用原对偶内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1)以火电机组煤耗量,污染气体 CO2 和 SO2 排放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机组组合模型,符合实际的工程需求。(2)利用模糊熵权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多目标决策,可实现节能、CO2 和 SO2 排放目标之间的转化和相互协调,从而有效降低火电机组的煤耗量,同时也减少了污染气 CO2 和 SO2的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1.
探幽海螺沟     
武玉霞 《防灾博览》2009,(2):97-105
走过的地方不多,看过的地方不少,就自然风光而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我见到过的最美的景致之一。然而,在全球升温和温室气体减排加剧的大背景下,海螺沟冰川雪线上升、冰川后退,形成了冰溜面、冰斗、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等特殊的冰蚀地貌,许多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一幕幕现实的场景呼唤着人类在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要爱护和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2.
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是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中心环节,是针对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采取的紧急减灾行动。工作实施体现为6个“快”,即“快调查、快监测、快定性、快论证、快决策和快实施”。作者结合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理论上界定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各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提出了执行应急任务的科技人员应具备政策法规、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工作程序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最后,简单介绍了特大型滑坡险情应急处置(Ⅰ级响应)和大型黄土崩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Ⅱ级响应)的有关实例。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环境部日前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目前,首批督查组已抵达督查现场,将对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8省份20个城市开展督查工作。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将按照"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开展。一条条城中河,一片片低洼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春,一场突如其来持续猛烈的冰雪灾害,席卷我国南方多个省(区),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联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尽管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冰雪灾害仍然造成了129人死亡,4人失踪,166万人被紧急转移,1.78亿亩农作物受灾,48.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相似文献   

15.
李大光 《民防苑》2009,(5):28-31
去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超过唐山大地震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大地震的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波及之广、营救之难,均历史罕见。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救灾行动中吸引了世界的目光。5月14日,15名空降兵首次在因地震与外界隔绝的阿坝地区茂县成功进行伞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在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其加药絮凝式含煤废水处理工艺和电子絮凝式含煤废水处理工艺,从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工艺优缺点等方面阐述并证明了现有工艺在节能增效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能量桩是通过在传统桩基础内安装换热管的新型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在PHC桩芯内埋设换热管形成预制能量管桩。现场采用单U和双U热响应试验,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桩身的温度和应变分布进行了监测,得到了试验过程中能量桩的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发现换热初期热量会堆积在能量桩内无法快速传递到桩外,整个过程桩体升温幅度不大,热量传递效率较低;揭示了预制能量管桩的热、力学变化特征,为预制能量管桩的优化设计和换热能力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偿救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卫东  彭子成 《灾害学》1996,11(2):15-18
从人们的救灾心理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入手,探讨了有偿救灾对于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使防灾减灾最终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从而逐步减少灾害的现实意义。指出在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积极发展有偿救灾,使之逐步成为主要的灾害救助形式,并且提出了建立政府救灾基金,建立救灾公积金,以及鼓励企业以联合经营形式对受灾企业进行救助等有偿救灾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信息的表达对规范和协调救援力量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阐述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定义及内涵;探讨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分类、设计以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汶川8.0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共用作用下,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灾后3年灾区重建任务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方面,对生态环境重建的投入不足,以及灾区高碳化产业结构,造成灾区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灾区生态系统出现弱均衡现象,严重影响灾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灾区生态弱均衡可防可控,通过在灾区树立低碳均衡发展思想,制定灾区生态低碳发展路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调整灾区产业结构;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林木产业,推进生态农业低碳建设;构建森林碳汇示范基地,实施低碳生态战略,推动灾区生态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