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地震作用下结构失稳诱发的塌陷和地裂缝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崴  孙强 《灾害学》2007,22(1):23-26
分析了地震诱发的地表塌陷和地裂缝机制。通过地裂缝微观机理分析研究发现:(1)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地裂缝和塌陷,这些破坏的出现与地震发生时造成的瞬间应力变化和结构破坏密切相关;(2)利用结构突变失稳理论来研究岩土体内部结构是可行的。当应力状态满足孔隙结构失稳判别式时,结构元的变形状态将产生一个“跳跃”;(3)地震情况下岩土体颗粒之间有效接触力的增加,使得结构的变形能增大;同时导致颗粒间连接刚度的降低,导致结构的失稳,这些变化又是在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这就造成了在地震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大量的裂缝和塌陷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地震的时、空、强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地球旋转运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有这样一些相关规律:1.中国和欧洲地区的地震活动具有相同的年变化,并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同步;2.全球M≥8级大震的月频分布曲线与日长(△P)曲线一致,但频度曲线超前一个月;3.南北半球M≥7级地震活动的逐月时序迭加具有高低潮的反向呼应关系;4.地震沿纬度分布状态表明,在北纬35°处和赤道偏南的纬度带上是两个地震活动高峰带.认为日地距离的变化使地球处于周期性的太阳引力场中,是地震活动出现规律性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对地震,斐济人有一个专门术语,叫做“une une”,这意味着斐济的居民们长久以来就认识到该群岛是地震活动区。斐济的第一张地震图是1913年安装在首都苏瓦的米尔恩地震仪记录的。从那时起,地震记录基本上是连续的(Singh,1985)。斐济最早的地震危险性评定是由Houtz(1961)进行的,他将斐济作为一个单一的均匀活动区,直到1965~1969年间拉蒙特地质观象台在该国建立第一个由3个台站组成的台网,才开始确定地震带(Sykes等,1969;Draunidalo和Hamburger,1984)。  相似文献   

4.
吴佳翼等研究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提出日本地震活动的 3个区 :日本海沟地震活动区(A区 )、日本海西部的深源地震区 (B区 )和日本浅源地震区 (C区 )如果相继发生地震活动 ,则中国华北地区 (D区 )将发生 6级以上响应地震。作者用 1 979年以来江苏及其黄海的 3个 6级震例 ,说明D区应扩大到江苏及其附近地区 ,并对历史地震进行检验。如果把D区改为大华北东部范围 ,在地球自转减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华北东部 35°N~ 39°N地区 ;在地球自转加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 φN≤ 35°或 φN>39°的地区。江苏及南黄海 6级响应地震发生的时间 ,可以用东北深震区与黄海地震带的相关性来估计  相似文献   

5.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澳大利亚以北的西南太平洋.1957年,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地球物理观测台,1975年该国独立之后,该台于1978年已移交给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间的碰撞,该国成为一个非常的地震危险区,自1900年以来已发生了100余次M≥7级的地震。Brooks(1965)最早详细地编制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地震活动性目录和地震危险性图。他确定了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预期会重复发生所给MMI烈度值的地区。Everingham(1974)研究了至1972年的M7和M8级地震,Ripper(1979),Ripper和McCue(1982),Ripper和Letz(1991)对该目录不断地进行了修改及再版。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地震活动性研究证实了地震的发生不是完全随机分布,而是有地震活动相当频繁的地震活跃期和地震较少发生的平静期(1)。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在时间上交替发生,在地震强度上有显著差别,而且随时间和地区都有变化。它们有的以几十年或几百年时间为尺度,有的则以十几年时间为尺度,还有更短的。由于我国有较为完整的历史地震记录,故长期的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3,(4)
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开始,地震就没有停止过。在通常情况下,因其震动的幅度和影响不大,我们不能明显感知,但是,剧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惊魂失魄的人类在屡历地震之灾后发现,与人类同在一个家园的动物中,不乏天才的“地震预报专  相似文献   

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尽管扎伊尔经常遭受地震灾害,东部地区尤其严重.但是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却一直未受到重视。其地震研究始于1953年,由“自然研究中心”即以前的中非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室承担.第一批地震台建在Lwiro、乌维拉、布塔雷(卢旺达)和鲁曼加布等地.与此同时,气象局在宾萨(金沙萨,首都城市)和Karavia(卢本巴希)启用了两个地震台.早期地震研究着重对东非裂谷带构造研究,De Bremaecher于1956年发表了有关裂谷研究的论文。从那以来,主要是建设部门和保险公司对地震信息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 地震目录是测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原始数据。在测震学研究中经常要按一定条件挑选地震目录供计算参数使用。对于一些有简单边界的区域(如圆、矩形、多边形等)中的地震目录挑选在计算机上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有复杂边界的区域(如一个省、一个国家内)的地震目录挑选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虽然对复杂边界区域内的地震目录也  相似文献   

10.
考虑近年大地震(MS≥7.0)震后快速灾害评估的需要,利用中国西部地区1900年以来MS≥7.0级地震的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与分段函数对烈度限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改进,并就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震长轴半径的特点,初步研究了大震极震区长轴半径对烈度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最早试图确定哥伦比亚地震震中区的工作是Lozano在1906年做的(Ramirez,1933)。他把地震分为三类:强、中、小烈度事件。在1922年,建立了哥伦比亚气象台,它拥有一个由3个台站组成的小台网,从此开始了哥伦比亚仪器观测记录的历史。1941年,在波哥大杰弗里亚纳大学建立了洛斯安第斯地球物理研究所,它管理着几个私立研究所资助的地震台。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8),地震台增加至七个。然而资金缺乏总是影响每个大地震监测计划的执行。这个台网记录的资料和现有历史记载的使用,对由Ramirez对Estrada(1977)所编制的地震危险性图的提高非常有用。Espinosa等在1985年编制了最新的地震危险性图,已按总统1984第1400号令编入建筑规范。  相似文献   

12.
魏庆 《防灾博览》2010,(1):42-43
<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测量仪器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应用大地测量方法已能对短期内地壳活动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可能的地震前兆过程,并研究地震的成因,进行有一定可信度的预报。因此,大地形变测量日益受到大地测量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我国开展大地形变测量始于1963年,当时为了监测新丰江水库地区的地壳变形,布  相似文献   

14.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Alvarez在1970年依据历史强震资料试编了古巴的地震危险性图.进一步的编制工作包括补充新构造资料以及东南部板缘地震带的定量估算(Chuy和Rodriguez,1980;Chuy等,1983)。在地震建筑规范中,采用了许多最近的地震危险性图(NORMA CUBANA,1985)。在古巴中部的核电站选址中,第一次采用了地震危险性的定量评定(Alvarez,1983)。采用Mc-Guire(1976)的概率算法,得出了古巴全境的定量评估(Rubio,1985)。Alvarez与Bune(1985a)采用一种特别算法评估了古巴东部的地震危险性(Alvarez和Bune,1985b)。还完成了圣地亚哥市的局部研究(Gonzalez和Kogan,1987),随后,以地震区划为目的,进行了较详细的全国范围研究(图2)(Alvarez等,1989a;Alvarez,待版)还完成了重要工业对象的非出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宇航局说,有一个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叫“阿波菲斯”,它是一颗绕太阳运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状不规则,直径仅320米左右,质量约4200万吨,是2004年6月被发现的,此后失去踪迹,直到6个月后再次被发现。2004年圣诞前夜,科学家们计算出:“阿波菲斯”将在2029年4月13日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估算数据显示,2029年“阿波菲斯”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8640英里,这个距离比多数的通信卫星与地球的间距还要近几千英里。当“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时,其运行速度为每秒5.9公里。如果击中地球,将  相似文献   

1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早期的Sieberg(1932),shalem(1952)和Arieh(1967)进行了与地震烈度有关的地震危险性评定。Arieh和Feldman(1985)编制了以色列的地震烈度图。Shapira(1981,1983a,1983b)和Ben-Menahem等(1982)给出了以色列及其邻区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评定.Shapira应用的是一种称作直接统计法和蒙特卡洛算法。Ben-Menahem等(1982)主要计算了0.05g的地面峰值加速度等危险性曲线.Vered(1978)给出了这个地区可能最大震级的估计。由Arieh Rabinowitz(1989)最近所作的地震危险性评定是对过去工作的定期修改.在以色列规  相似文献   

17.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开始于1920年(翁文灏,1924)。在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到1954年底,他们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750个地点的烈度作了评定。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震工作委员会,来检验和批准各种工程场地的烈度评定。当时,由第三历史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查阅了8000多册历史文献,找出15000多条地震记录,最后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以此为基础,李善邦编制了《中国地震目录》。1957年采用地震上限概念和以下两个原则编制了第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1:500万)(李善邦,1957):(1)某一地区过去发生过的同样强度的地震未来还可能重现;(2)地质条件相同的地区应经受类似的地震烈度。该图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但并未用于工程实践。理由是:(1)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期限,所得出的高烈度地区范围较大,其中有些地区因缺乏地质研究资料而显得不可靠;(2)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抗震建筑规范。然而,在1966年前,为了建设,采用一致的方法确定了95条铁路沿线和2719个场地的烈度。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S.S.B),直属国务院领导。从那时起,中国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分两个层次进行:(1)国家地震局进行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据历史记载,保加利亚记载地震已有2400年的历史。该国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高地震活动部位,有记载以来,常遭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地震活动性有两个主要源:a)来自周边国家(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地震;b)以SE—W和SE—NW走向为主,确定一级线性构造的局部断层(图1)。地震危险性的若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等震线图及其副产品——最大预期烈度(Grigorova,1977,1979)。对核电站、热电厂和一些工业目标已进行了场地评定研究工作,但其结果不宜公布。1988年完成了一项综合性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新的地震图和建筑规范(Christoskvo和Sokerova,1988)。发表了对一新工厂场地评估和地震危险性谱分析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正>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发生至今已有20年了。尽管这次地震震中位于海中,对其研究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国内、外地震工作者一直没有停止对渤海地区地震的探索。这是由于1966-1978年华北地区地震活跃期的7级以上强震均发生在渤海及其周围地区。对渤海地震及渤海地区震源环境条件(浅部、深层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条件)的研究,不仅对渤海而且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和地震预报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Rey Pastor发表了最早的地震危险性参数研究,成为伊比利亚半岛地震构造区划的一个组成部分。Munuera(1964)发表了用于1969年地震建筑规范的第一幅区划图。此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西班牙本土,开展了大量的一般的和特殊的研究。Martin(1984)提出了西班牙第一个概率危险性分析,而Arenillas等(1986)是第一个对特别重要结构进行概率危险性分析的人,对大陆各部分的其它一些研究是由Roca和Udias(1976),Munoz等(1984),Bisbal(1984),Canas(1988)等,以及Lopez Casado和Sanz de Galdeano(1987)进行的。最近,国家地理研究所的一个地震危险性工作小组出版了一本新的西班牙地震危险性研究(Mapa dePeligrosidad,Sismica de Espana,待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