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回顾并探讨了地震长期预报中的震级、地点及烈度区划有关问题,指出开展第四纪活断层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是提高地震烈度区划质量和长期地震预报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活断层一例     
进入第四纪之后活动的断层.称之为活断层.它和人类的生活有更多的联系。在野外当缺失第四纪地层的情况下,活断层并不容易被认出来。在施工场地由于地层揭露清楚,遇到活断层常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但也常常不被施工者所认识,在  相似文献   

3.
对活断层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综述。如活断层的活动年代、活断层的分段性、活断层的活动强度及活断层的地震预测等。此外还提出了活断层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①活断层能否在工程设计中给出设计数值?②工程设计人员是如何考虑活断层的?③活动速率与地震的关系问题。④隐伏活断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探测城市地下活断层,可以判断未来地震发生的地域、震级,确定地震破坏的最强地段。通过不同类型活断层产生的地震破坏、位错类型的研究,评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06,(1):46-47
2005年12月28日,南京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开标评标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就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进行招投标。  相似文献   

6.
活断层和地震活动图象是现今探索地震预报最为活跃的两个课题,作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探索中强地震的中期预报。文章着重以1975年郎家沙地震为例,研究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重现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与活断层的关系,并以此模式预测南黄海6.2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和近期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8.
山东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位于郯城高峰头镇麦坡村,包括断层陡坎、断头沟等构造地貌和古地震的痕迹,是一处宝贵的自然遗产。此处遗址对于开展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与评价 根据阪神·淡路大震灾后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的规定,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行政机关(气象厅、国土地理院等)以及大学有关地震活动的调查结果,地震调查委员会是一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的组织。该组织设置在文部科学省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内,成员是由15名学识渊博者和有关官厅职员构成,职责是对地震活动进行现状评价和长期评价。自1995年8月起,每月召开一次例会,评价上月的地震活动现状,如遇大震或震群发生,则都召开临时会议。如2000年三宅岛火山喷发引起了新岛、神津岛近海地震群活动,就召开了5次临时会议。设置在委员会的长期评价部会,一直在努力评价活断层或海域发生大震的可能性。最近公布了活断层引起的地震、宫城县近海地震、东南海·南海地震发生可能性的概率。另外,强震动评价部会目前正根据评价结果绘制全国地震动预测地图。1998年已公  相似文献   

10.
城市工程地震中的几个灾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工程地震中的灾害预测主要考虑软弱地基和活断层引起的灾害。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对以上两方面所引起的灾害特征作了初步论证,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为了减轻和避免地震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在地震带上的高烈度城市要开展工程地震工作。现就工程地震工作中几个灾害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震引起的破坏主要归因于地面振动、地震断层和地基失效等三因素。它们都与浅、表地质体的结构构造密切相关,亦即,主要受控于第四纪地层。由于第四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外营力的影响,因此,震害理应具有区域性的特征,而地理学的研究在震害预测中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通过历史地震的震害研究来说明这一问题,并讨论有关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曾强烈活动,全新世初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本文在分析北西向断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北西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标志和时代、断层分段活动、活动段的空间分布特点、断裂新活动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山东及其近海小震群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山东及其近海30多年来发生的39次小震群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这39次小震群大多分布在断裂带上,发生在2条(或2条以上)断裂交汇部位的占67%,这些容易发生小震群的断层大多为走滑性质的活动断裂,占到86.5%;其中主余型的占57%,双震型的占32%,多震型的占11%,该区震群活动与外围的中、强地震对应率为56%,其中的较显著小震群与外围的中、强地震对应率为71%。对震群与中强地震的间隔时间和间隔距离,以及与区域地震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地域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地域内的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浅层人工地震是一种分辨率高、探测结果可靠的断层探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用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长春市地域内断层的探测方法和采集参数等。在长春市的断层探测中,大量采用了浅层人工地震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蒋瑜阳  唐川  杨泰平 《灾害学》2010,25(1):78-83
鲜水河地震带是我国8大地震带之一,其附近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烈。鲜水河地震带炉霍段是泥石流多发段,该地带的泥石流发育特征与活动断裂分布、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结合GIS技术,分别从地质构造、地理位势、地层岩性、水文气象和人类活动5个方面揭示了该区域泥石流的成因和分布特征。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泥石流发育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其发育程度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的远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断层弹性位错理论及断层滑动非均匀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发震断层逆断、正断和水平走滑三种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表变形,探讨了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应变与位移的分布规律及震级、断层倾角对地震地表变形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地表变形影响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条件、岩性介质特征、断层活动强度、断层产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等,但分布形态最终取决于断层活动方式,变形大小则取决于断层活动强度,其它均为局地因素,只影响分布形态的局部扭曲。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地表变形分布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分布特征可为地震研究及近活动断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或加固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南地洼区(部分地区)M≥5级地震活动首先从江西南昌—信丰、闽东南沿海和粤西—桂东三个地区发起,然后垂直或斜交区域主要断裂走向向外迁移。地震活动带的迁移与莫霍面形态变化存在某种联系。根据地震迁移规律,福建政和—南平—带在未来一、二百年内有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广东韶关—湖南长沙一带可能是未来5级左右地震活跃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云南地震地质为背景,定义出活动断裂交汇程度作为影响地震震害面积的定量指标,并应用模糊信息处理方法,分析了云南39个历史地震资料,推导出震级、震源深度、断裂交汇程度与震害面积之间的模糊关系,然后研究震源深度为15,25公里时的震级、震害面积关系。文章结论指出:在活断裂密集的高烈度区,断裂分布情况具有影响震害面积的重要作用。此项研究结果,对高烈度区的工程抗震设防范围考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多种资料全面分析,作者从9个方面,对浙江秦山核电站厂址区断层活动性进行了评定,认为泰山核电站厂址区地质构造稳定,地震活动微弱,不存在活动断层,在秦山建设核电站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埋地管道等效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作用下,活动断层附近的埋地管道易发生强度屈服、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等形式的破坏,建立准确、高效的埋地管道在断层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对管道的抗震设计和震后安全状态评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远离断层处埋地管道的反应,基于管土之间小变形段管道处于强化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的管土等效分析模型,进一步减小了管土之间大变形段的分析长度,从而提高了有限元分析效率。该模型采用ALA推荐的方法计算管土间的滑动摩擦力,可以考虑土体种类的影响;用Kennedy方法确定管道的计算长度。通过与精确模型比较,验证了管土等效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