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和减轻协会、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委员会海洋自然灾害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自然和人为灾害会议”将于1993年8月29日至9月3日在我国青岛市举行。会议内容很广,包括:地质灾害(地震、火山、  相似文献   

2.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3.
<正> 根据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附件三“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计划”,于1982年8月27日到30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中美双边“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办。会议的筹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刘恢先研究员和同济大学李国豪教授为中方主席,美方主席是加州理工学院詹宁斯(P.C.Jennings)教授和豪  相似文献   

4.
<正> 中、美、日三方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工程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元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44名,并邀请奥地利、意大利二名正式代表和国内列席代表27名参加。会议由中方主席刘恢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工程力学所名誉所长)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致欢迎词,美方主席洪华生(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伊利诺大学教授)、日方主席伊藤学(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首莫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减缓地震灾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13,(6):9-9
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1-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和IAVCEI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
由地质矿产部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斐济、以色列、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中国同行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李贵鲜、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中国国际减灾十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虹等领导同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武井士魂、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炳喜参加了会议开幕式。有100余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和交流了有关地质灾害勘察评估,监测预报和防治的经验。有关专家还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7日,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特聘美国豪斯纳(G.W.Housner)博士为该所名誉教授。豪斯纳教授是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席、美国“国际减灾十年”顾问委员会主席、著名地震工程学家。他对国际地震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在印度海得拉巴(Hyderabad)国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地区性会议。到会代表300余人,除印度代表外,以中、美、日、苏等国的代表为多,五大洲均有国家参加,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国际会议。会议由IASPEI局主持,主席铃木次郎(日本),第一副主席Stephan Muller(瑞士)、第二副主席A. V. Nikolacv(苏联)和秘书长R. D. Adams(英国)均到会。会议刊出论文摘要285篇,分为11个分会进行报告和讨论。国家地震局派出了15人组成的代表团,在会上作了13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会后  相似文献   

9.
1993年11月1~4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1993年名古屋国际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了21世纪大城市地区灾害管理”。这次会议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推进本部、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世界银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等主办,并得到日本红十字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1992年3月16日至20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于日内瓦召开了第三次会议。科技委成员、本刊主编谢礼立出席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主要结果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十二个国内外单位共同承办召开了“东亚和南亚地区热带风暴和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该会议于1993年11月22日——2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举行。来自韩国和东南亚10个国家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东南亚地区科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8月12-18日,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将在甘肃兰州召开。该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2):31-31
经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的批准,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等学术团体主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0日——20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召开。同时举办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会议与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L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5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这次会议是1994年横滨世界减灾大会后的一次建设性的扩大会议。除23名科技委员出席外,还邀请了1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的4个专门机构和4个世界性组织的代表、3个政府间组织以及数十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私人团体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周可兴 《灾害学》1999,14(3):76-77
由联合国系统和中国民政部共同举办的“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6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现将这次研讨会情况分四方面介绍如下:(一)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研讨会发了贺信,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评价了联合国开展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所取得的成就。22个国家的39名代表和20多个联合国机构与国际组织的30名代表以及59名中国代表和有关特邀人士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8.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1999,(4)
1999年7月5日至9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与国际气象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1999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IDNDRPROGRAMMEFORUM1999),这是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最后一次重大活动,也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球性的大规模减灾会议。来自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以及有关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和私人机构的代表约700人参加了这次论坛的活动。中国政府派出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代表团由来自民政部、中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