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与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等特点,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建设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World Wind组件,采用三维可视化环境建模、海量数据缓存机制以及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开发了系统的基本应用与高级应用,将系统应用到2005年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实例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可扩展性和较好三维表现力等特点,支持海量数据与复杂应用的集成与三维展示,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空间模拟和决策支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特性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其对人类的危害.指出了如何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军 《防灾博览》2018,(5):58-61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角度分析,中国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遭遇过地震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后,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安全和生存环境,安全城市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人力本的执政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过程中,构筑安全城市,努力营造安全人居环境成为人们理智的选择和目标。有效抵御地震的袭击,缔造地震安全城市也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采用博弈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治污决策进行了研究,为事件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基于经典博弈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对信号发送方企业的类型空间、信号空间和信号接收方管理部门的行动空间进行假设,求得了模型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并对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均衡解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了企业群治污决策进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不同参数取值下的进化稳定策略,并对模型进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治污决策时,通过公开企业信息与信誉,提高对企业是否采取治污策略的奖惩力度,采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治污与管理部门检查的成本等方式有助于企业采取治污策略。  相似文献   

6.
金磊 《防灾博览》2009,(1):56-59
站在刚刚到来的2009年,不能不回望震撼人心的2008年,虽然《中国环境报》在对比2007年大事时表示,2008年并没有发生那么多突发性群体事件,但我要说2008年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不断.其影响力是近十年来国内少有的。也由于有关专家在盘点并归纳新世纪的“灾事”及管理对策时说,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要稳步推进,并宣称国际化配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3,(6):30-35
专业地震救援队伍是怎样开展地震紧急救援的? 专业地震救援队伍是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被压、被埋、被困人员而组建的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4,他引:10  
朱煌武 《灾害学》2004,19(1):76-80
借鉴SARS事件的经验教训,探讨了如何加快构建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理、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管理机制,并提出了建立地震灾害预警等级及其相应的应急预案和信息发布措施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迅速应对这种突发性事件。开展应急演练培训,能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和科学决策能力。应用虚拟仿真应用技术构建了虚拟地震应急演练平台,提出了系统体系结构、想定编辑器、演练控制的设计思想以及虚拟应急演练的组织方式。虚拟地震应急演练平台使演练者能够通过看地震灾害现场,做出相应决策,从而增强受训者的临场感觉,提升地震应急管理人员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各类灾害事件都会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还会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灾害事件进行合理的界定与分类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在分析、讨论现有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先将灾害事件按其成因划分为2种灾型,又根据其发生环境将每一灾型划分为4种灾类,最后落实到每一具体灾种上,形成了灾害事件的三层分类体系,以供防灾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实例,阐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和良好效益,并提出今后着重的三个方面: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心;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牢固用户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应急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刚刚到来的2009年,不能不回望震撼人心的2008年,虽然<中国环境报>在对比2007年大事时表示,2008年并没有发生那么多突发性群体事件,但我要说2008年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不断,其影响力是近十年来国内少有的.也由于有关专家在盘点并归纳新世纪的"灾事"及管理对策时说,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要稳步推进,并宣称国际化配合是当务之急.据此我的观点是,我们不仅应理性分析2008年"灾情"的教训,同时要对安全发展我国城乡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07,22(3):F0003-F0003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事件,提高政府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水平,增强民众应急避险的能力和意识,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6月26日在宝鸡市成功举行了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这是陕西省首次举行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赵正永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侧突发性暴雨特征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970-200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陕西的突发性暴雨研究发现,其夜间降水特点明显,对流层中层较强的偏南气流是突发性暴雨水汽输送贡献最大者和低层辐合的主要动力来源。偏南气流北伸的位置决定突发性暴雨落区偏南或偏北,300hPa一致的纬向12~20m·s-1强风速带为突发性暴雨提供高层抽吸作用。上述两点对突发性暴雨落区有一定的预报指示意义。云图分析显示,突发性暴雨多有中尺度云团配合,上升运动最大值的高度层与突发性暴雨落区地域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震应急救援需求 现代化城市建设以交通立体化、通讯、水、电、气、排污网络化及交通、房屋向高层多功能化发展为一大特征。人口高度密集、财富日益聚集为第二大特征;这些均使城市面对灾害愈加脆弱,即增加了灾害的易损性。地震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整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往往只有  相似文献   

17.
杨毅  宋早雪  周丽萍  韩爱红 《灾害学》2007,22(3):114-119
针对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次生火灾对大型建筑的破坏特点,比较了大型建筑与普通建筑在结构抗火性能上的差异;利用轴向非均匀温度应力模型,对大型建筑构件的抗火性能与结构抗火计算进行了分析,疏理归纳出了部分性能特征;提出了一套用于这类火灾特点的构件抗火计算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早期的环境事件与灾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术了发生在早更新世末到中更新世早期:即大致从1.1 ̄0.7MaBP的各种环境事件,包括气候异常变化、构造活化、侵蚀沉积事件、天文事件、生物迁徙以及古地磙的异常等,其中气候异常和构造活化是基本的环境事件,对其它事件有控制作用。根据气候异常和构造活化的特征,可以认为:从1.1MaBP和0.7MaBP是一个连续的环境异常过程,这一时期各类环境事件集中发生,环境事件或为灾变的原因,或为灾变的结果,处自然  相似文献   

19.
<正> 所谓自然灾害,系指给人类社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一种自然事件,多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即在人们未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给人以猝不及防的打击,威胁是较大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灾害年年有,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的历史,是人们不断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19,(3)
为了降低旅游目的地受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损失,需要研究并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该文提出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分析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在各个方面对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影响,通过抵抗刚性系数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人口的影响模型,得到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期,旅游目的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人口增长率为负,呈下降趋势。通过索罗模型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经济造成的影响,得到受灾程度越大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损失越大,经济增长率越低。通过汶川8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两例实例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