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4年7月13-20日西北地区东部出现的一次低涡切变型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从其产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和前期气候背景进行了讨论,并利用MICAPS提供的方法,对物理量场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这次连续性降雹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到华北的低涡切变;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和随高度增强的不稳定能量,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热力条件;有利的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散度场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因子;随高度增强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春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30年中春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有45%的成灾性降雪过程与该地区的低涡天气系统有关。在归纳总结高原春季降雪天气形成的3种环流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通常情况下高原切变线对高原低涡发生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1)高原切变线西南段区域内为上升运动区且气流的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切变线东北段区域内为下沉运动区且气流的反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是低涡形成的前期条件;(2)高原切变线附近的流场有利于将周围水汽聚拢,使低涡系统得到持续不断的水汽供给,其中负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中心位于切变线中段南侧,形成水汽汇,正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最大值部分位于切变线西南段南侧,是低涡水汽的主要来源。文中还给出了高原部分测站降雪量、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可供有关预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资料和MM5模式模拟分析了2005年3月14-15日出现在甘肃河西西部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天气过程产生在从低空到高空的急流轴附近;由于600~500 hPa的辐合,促使形成近地面上升运动,从而使地面形成低压系统;相对湿度最大值在750~450 hPa之间,与辐合层基本一致,表明600 hPa附近有一条水汽输送通道,它与高空急流、500 hPa正涡度层、上升运动区等相吻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MM5模式很好地模拟出了暴雪的大致区域,显示了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治市冰雹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2003年长治市冰雹天气的气候背景进行了统计分析,明确了冰雹发生的时空尺度,地理分布,月、年际变化,冰雹发源地以及冰雹主要影响路径;利用500hPa天气图,给出了降雹的天气形势及高空冷空气的活动路径;分析了冰雹天气的0℃层高度、-20℃层高度、水汽条件和稳定度等参数;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对850hPa和500hPa高空指标站进行了选取,分析了这些站点及本站14时(压、温、湿、风)的气象要素,建立了综合性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5.
蒙古冷涡影响下宁夏两次典型冰雹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和宁夏中尺度区域数值模式MM5输出结果,应用天气学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04年6月14日和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宁夏的两次典型冰雹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冰雹落区、大气层结稳定度及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冰雹天气过程均发生在宁夏冰雹易发期夏初季节的午后,是在"西高东低"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流背景下,受蒙古冷涡影响而形成的。由于环流形势及其演变的不同,使蒙古冷涡移动路径有所差异,造成宁夏不同区域受到冰雹袭击。  相似文献   

6.
飑线与龙卷     
两个案例综述 1975年5月30日傍晚,上海突发9~11级雷暴大风,大风裹着强冰雹席卷上海城乡,全市除崇明县外,有9个县和市区6个区出现强雷雨、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大的冰雹有拳头大小。这次灾害天气结果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伤,农田损失惨重。无独有偶,2004年7月12日傍晚时分,在本市浦东、普陀、长宁、闵行、嘉定、青浦等6个区的部分街道、乡镇遭到短时雷雨大风和强降水袭击。17时38分,青浦气象台测得瞬时风速22米/秒(相当9级风),17时39分,青浦区商塌乡瞬时风力达风力11级。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力波冰雹预警系统对1994—2004年预警范围内出现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他相关天气过程进行了监测。经过对所获得的部分大气重力波周期-振幅谱实时资料与对应天气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些天气过程与大气重力波特征,特别是雹云发展不同阶段大气重力波的演变特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卞云 《民防苑》2009,(7):25-26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出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飑线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鸡,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省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认识,有利于暴雨灾害的预报和防御,对2005年7月28-29日发生在小兴安岭的暴洪中尺度系统,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环流演变特征、云图和雷达回波上观测到的中尺度云团的发生发展、水汽来源、产生的热力和动力条件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暴雨中尺度系统是在高空槽和新生东北低涡的环境中诱发出来的;卫星和雷达图像也观测到了中-β尺度和中-α尺度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的发生发展;中尺度系统的水汽通道主要有两支:西南气流和偏东气流;中层冷空气的推动、风场垂直和水平切变及地形强迫抬升是这次暴洪过程中尺度系统的动力因子和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14,(6)
正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