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器槽电压、电解时间、电导率、进水pH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器槽电压25~30V、电解时间120~180min、进水pH6.5~7.5。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50%以上,废水的BOD5/COD从0.21提高至0.32。但废水去除效果受槽电压、电解停留时间及进水pH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电极处的出水COD存在一定差别,废水处理耗电量受原水电导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电极法对工业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产生的含钴、锰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与传统二维电极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论证了三维电极法脱除Co2+,Mn2+的优越性.探究了填料类型、极板间电压、粒子电极填充比(粒子电极质量(g)与废水体积(mL)的比)、极板间距等工艺参数对Co2+,Mn2+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 相似文献
3.
以Ti板为阴极、Ti/IrO2-Ta2O5电极为阳极,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六硝基茋生产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压8 V,电解时间4 h,极板间距5 mm,初始废水COD=3 120 mg/L,m(玻璃珠)∶m(活性炭)=1∶3(选定活性炭的质量为5.0 g),ρ(硫酸钠)=500 mg/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36.5%。 相似文献
4.
以Ti板为阴极、Ti/IrO 2-Ta 2O 5电极为阳极,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六硝基茋生产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压8 V,电解时间4 h,极板间距5 mm,初始废水COD=3 120 mg/L,m(玻璃珠)∶m(活性炭)=1∶3(选定活性炭的质量为5.0 g),ρ(硫酸钠)=500 mg/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36.5%。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二维电极和三维电极的开发和改进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电化学氧化技术和电极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为解决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中提高电催化效率和延长电极寿命的问题,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应集中在阳极材料、反应器结构和处理工艺方面. 相似文献
6.
空气气提法处理含苯和氯苯的废水1前言苯和氯苯均为易挥发、难氧化、毒性大的有机化合物。目前,国内对含苯和氯苯废水的处理,技术上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研究某化工厂对二氯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时,采用空气吹脱、活性炭吸附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含苯和氯苯废水的处...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电源的输出形式、阴阳极板的布置方式、粒子电极的填充方式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碳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在粒子电极载体上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三维电极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最新研究,并指出了三维电极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后COD不达标的问题,以铁碳复合材料为填充粒子、以石墨电极为阴阳极构建了三维电极,考察了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15 V、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7、曝气量60 L/h、液固比0.6 m L/g的优化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2.4%;处理后出水COD降至67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不锈钢板为阴阳主电极,以柱状活性炭为感应粒子电极,构建固定床三维电极反应器,并用其深度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施加电压、水力停留时间、废水pH和曝气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电压10 V、水力停留时间60 min、废水pH=7.0、曝气量120 L/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COD=27.1 mg/L,满足"超滤—反渗透"单元对进水COD的要求(COD30.0 mg/L)。 相似文献
10.
以不锈钢板为阴阳主电极,以柱状活性炭为感应粒子电极,构建固定床三维电极反应器, 并用其深度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施加电压、水力停留时间、废水pH和曝气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电压10 V、水力停留时间60 min、废水pH=7.0、曝气量120 L/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COD=27.1 mg/L,满足“超滤—反渗透”单元对进水COD的要求(COD<30.0 m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 L/min、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12.5 mg/L、臭氧通气时间为30 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废水色度小于5倍,COD为45~70 mg/L,BOD5为10~13 mg/L,BOD5/COD=0.2,出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被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以不锈钢基PbO2电极为阳极、同等材质的不锈钢板为阴极,在两电极之间以高炉炼钢废渣为填充粒子,自制改进三维电极反应器.通过自制的三维电极反应器,采用电催化氧化法降解活性艳蓝染料.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渣加入量为20 g/L、电极间距为10 mm、槽电压为8V的条件下,处理500 mL质量浓度为30 mg/L的活性艳蓝溶液,...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特点,通过电极材料、溶液pH、溶液中的离子等方面阐述了电化学氧化的作用机理和运行的最佳反应条件,并简单介绍电化学氧化与其他高级氧化、催化技术的协同作用,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凝聚-气浮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废水pH、电解电流、电解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pH=6.5、电解电流为1.0A、电解时间为25min时,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宽的操作范围,电解电流为1.0~1.9A,废水COD去除率相差不大;废水pH为3.45~11.46,废水COD去除率均可达80%以上。电凝聚-气浮法处理印染废水无需外加药剂,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采用发泡剂、捕收剂气浮处理粉煤灰废水的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各项经济指标。实践证明,该工艺是处理粉煤灰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实验得出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采用经质量浓度为80g/L的硝酸铜溶液浸渍后的γ—Al2O,为催化剂,废水pH为3,催化剂体积分数为40%,H2O2体积分数为4%,反应时间3h以上。原水经处理后COD由4540mg/L降至600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由552mg/L降至16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AM-1吸附树脂和ND-900络合树脂对硝基苯乙酮生产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种树脂串联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某一种树脂,而且ND-900络合树脂在前,AM-1吸附树脂在后串联处理的效果最好,废水体积为30BV时,COD去除率为92.8%;脱色率为100%,出水由原废水的橙红色变为无色,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作为脱附剂,脱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7.6%,盐去除率为47.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可达0.65;对COD的去除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NDA-99特种复合功能树脂处理对氨基苯酚(PAP)生产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附和脱附效果的影响。小试实验结果得出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量2.0BV/h,吸附温度15℃,单柱吸附量10BV;脱附剂为2BV盐酸(质量分数1.5%)+2BV水。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NDA-99树脂处理PAP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脱附性能稳定,平均COD去除率约为93%,平均PAP脱附率达98%。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以比臭氧消耗量为基础讨论出水水质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比臭氧消耗量为6.5 mg/mg 时,出水的吸光度在400 nm处减少90%以上,在254 nm处减少85%以上;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11.23 mg/L、COD为16.3 mg/L;臭氧分子直接氧化对降低色度和去除有机物起到一定作用,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