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夕卜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宣传国家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着重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垃圾资源化处理、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2.
对再生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对再生资源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再生资源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在产品结构、质量控制、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11日,在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工项目建成,新引进的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及废塑料分解加工两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主要宣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再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滨海新区再生资源产业以废弃物流通、加工利用为主营内容,具有补链特征与技术先进性,主要为滨海新区提供生产性服务。为了适应滨海新区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再生资源产业应不断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扩展服务对象,提高资源流通和集散能力,并挖掘向再制造产业延伸的潜力。建议尽快制定滨海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指导方案,实行优先采购制度,并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参与社会回收体系的建立,完善再生资源产业运输和物流系统,不断提高产业的升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主要宣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方法、政策,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再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栏目包括:政策法规、循环  相似文献   

7.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F0004-F0004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资源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国合会)在京正式成立。中再生国合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国内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专业组织。其主要业务为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创办为再生资源企业服务的国际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近日,800t废旧五金再生资源从日本抵达烟台港西港区,这是烟台港西港区为烟台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区开辟的首条进口再生资源专线。标志着西港区再生资源进口航线正式开通,为港区联动发展、扩大进口规模提供了有利条件。烟台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区是全国首家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试点园区,目前已有企业近60家,年进口再生资源近20万t,在建的齐合天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进口再生资源100万t,每年从欧美运至烟台的集装箱多达10万标箱。  相似文献   

9.
UM EXPO第八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将在北京举办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展示“无废城市”建设成果,2019年12月26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在2020年6月15—17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期间,联合主办UM EXPO第八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暨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展览会)。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始办于2011年,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近10年来,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秉承办展初心,致力于通过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全力支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诚挚邀请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园区、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盛会,共同见证我国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高质量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城市固废现状和处理能力缺口,专门针对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问题,提出由规范化再生资源企业为运营主体,构建生活垃圾环卫、回收和处理一体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提供城市固废一揽子服务,打造垃圾分类、回收、环卫、保洁、厨余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和固废终端处理产业链条,为蓝海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这种环卫回收一体化模式,对传统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回收体系不规范、下游的加工利用集中度低、税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成为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障碍。在这一背景下,改造传统再生资源产业.构建新型的回收交易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已成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成为各相关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再生资源产业是汩罗的一个传统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汩罗的再生资源产业由市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了一个由收购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且这个链条正在不断地延伸。从走街串户的废旧物资收购者到开店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回收公司,以及再生资源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发展到近4万人,回收公司146家,加工企业118家,一个再生资源的加工集群已经形成。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汩罗工业园区列入全国首批再生资源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地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税收征管及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汩罗模式”。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1):4+7+28+34+37+41+46
何方明常务副会长出席广西玉林再生资源园区开工典礼2010年12月29日,中再生国合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西玉林龙潭创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有限公司主持建设的龙潭创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21个项目,在广西博白县龙潭产业园举行集中开工典礼。  相似文献   

14.
<正>跨界融合发展助推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升级中再生协会与华为云计算携手推进再生资源云服务建设为共同面对行业发展困难,探讨传统再生资源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模式,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再生资源产业,拓展行业发展的新路径,寻找企业发展机遇,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于2016年5月29日在武汉召开"2016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来自全国400多位行业企业家、行业专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园区开发面积达到2km^2,入区企业95家,年拆解能力达150~200万t。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唯一经营进口第七类废弃机电产品拆解加工利用再生资源的专业化园区。  相似文献   

16.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6):I0001-I0001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恿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宣传国家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着重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垃圾资源化处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稀贵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化纤、废造纸原料、废电池、废旧家电、垃圾处理、废水利用、清洁生产等诸多方面。欢迎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经济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6月22日,中节能(天津)投资集团和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国内最大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当天,基地内总投资23亿元的10万t废旧轮胎综合利用、5万t废旧PET瓶回收加工项目、60万t废纸回收加工等8个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应该分为回收和利用两大块,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回收业主渠道,而利用业一直是工业部门主管的,供销社系统仅有的几家加工利用企业到目前为止已全部萎缩.近二十年来,特别是企业转制以后,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正>《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主要宣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再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栏目包括:政策法规、循环经济、行业交流、再生利用、环球视角、专利资讯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近日表示,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时期,再生资源的国内废弃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2020年国内再生资源的可回收量将达到3亿t。刘强在天津召开的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上说,我国循环产业经过6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遍布全国各地、网络纵横、加工利用不断向高值化发展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