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颖萍  周增炎 《化工环保》1991,11(6):329-333
由于真空过滤和离心脱水的基本原理有区别,因此,用“比阻抗”来作为污泥离心脱水的评价指标不太妥当。本研究从离心机的特性出发,找出离心机的主要参数分离因素 Z、离心时间 t 和离心脱水后污泥饼的固体浓度 S 间的关系,定义 Z~(1.5)t为污泥的压实性指标,lgZ~(1.5)t-S 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用它们来描述污泥离心脱水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絮凝剂絮凝和陶瓷膜微滤的组合工艺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处理可明显降低水相的石油类浓度和COD,将絮凝处理与0.2μm氧化锆膜过滤处理相结合,渗透液的石油类浓度和COD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絮凝处理后出水的石油类浓度为基准,确定了合适的絮凝剂为3530S,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絮凝处理工艺条件:絮凝剂加入量为70mg/L,絮凝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90min,静置时间为1.5h。同时,絮凝处理能减轻膜污染,增大膜的渗透通量。考察了操作压力和错流速率对渗透液质量和膜渗透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操作条件:操作压力为0.11MPa,错流速率应保证在完全湍流区。  相似文献   

3.
用聚硅酸铁铝混凝剂处理炼油厂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以煤矸石和硫酸烧来主要原料研制的聚硅酸铁铝(PSFA)混凝剂对炼油厂废水的絮凝作用及混凝剂种类、用量和体系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PH范围内,PSFA对炼油废水具有良好的混凝处理效果。与传统混产剂相比,它具有破乳性能好、投量少、滤饼含水率低、上清液透光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浮渣絮凝脱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南炼油厂污水处理场在运行过程产生大量的浮渣,因含水率高,配套的焚烧系统难以正常运行,造成浮渣的大量积存,给生产和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为使焚烧系统正常运行,浮渣的脱水是关键.为此,我们对浮渣的絮凝及脱水工艺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5.
生物滤池处理炼油厂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活性炭、沸石、建筑陶粒及工程陶粒等作为生物滤池填料,考察了生物滤池对炼油厂废水中COD、NH_3-N、浊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1.5 h,进水有机负荷0.74~1.85 kg/(m~3·d),曝气量0.29 L/min。工程陶粒对COD和NH_3-N的去除效果最好,且出水浊度能达到废水回用标准,可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RH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基础上,以RH树脂处理炼油厂的碱渣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RH树脂可用于碱渣脱酚,在一定条件下,树脂的吸酚量可达130mg/ml,吸附饱和后的树脂,解吸后可重复使用,碱渣中的硫不会树脂中毒而降低吸酚量。  相似文献   

7.
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先用碳化法将炼油厂碱渣分离成有机相和无机相,再采用氧化法去除无机相中的恶臭物质(主要为残余硫化氢和硫醇等);在该方法中增加了轻质碳酸钙生产工艺,可用苛化渣生产轻质碳酸钙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既能得到NaOH质量分数为10%~12%的碱液回用,又能得到粗酚、硫磺和轻质碳酸钙产品(干基质量分数为97%,出售)。碳化-氧化法处理碱渣制备轻质碳酸钙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苛化渣外运填埋的相关费用和用地,年净增经济效益约100万元。  相似文献   

8.
对炼油厂酸性废气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碱吸收法生产硫氢化钠工艺来处理酸性废气,并介绍了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同时通过对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此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炼油厂反渗透浓缩水.在无烟煤破碎炭粒径为2.4~5.9 mm、进水pH为7.5、空床停留时间为30 min、平均进水COD为100 mg/L的条件下,系统可稳定运行48 d,平均COD去除率为50%,平均A254(反渗透浓缩水在波长254 nm处的吸光度)降低率为77%,出水COD低于60 m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除油降黏—污泥调理—离心脱水工艺处理某炼油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混合污泥,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化学除油降黏阶段处理体系的pH=4,反应温度35℃,H2O2加入量2 g/L,m(H2O2)∶m(Fe2+)=4,反应时间60 min;污泥调理反应阶段的CaO加入量7.0 g/L;离心脱水阶段在分离因数为1 558时脱水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泥饼的含水率为70.0%~75.0%(w),含油率小于2%(w),污泥比阻约为3.0×107 s2/g。  相似文献   

11.
曾德芳  方勇  袁继祖 《化工环保》2006,26(4):329-332
以累托石和虾蟹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污泥脱水絮凝剂。研究了该絮凝剂的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该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该絮凝剂的最佳配方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改性累托石质量比1:6,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絮凝剂工作液,处理污泥的最佳加入量为1mL/L,最佳沉降时间为20min。与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相比,污泥脱水率提高了5.47%,污泥沉降时间缩短了33.33%,吨污泥单耗絮凝剂成本下降了4%,且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2.
泥法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和炼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昭文 《化工环保》1998,18(1):41-47
采用泥法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和炼油废水,出水中COD〈100mg/L,NH3-N〈15mg/L。但进水中油〉20mg/L,NH3-N〉700mg/L或SCN^-〉70mg/L时,将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介绍了1年来的运行情况,探讨了系统受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处理石化厂剩余活性污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韩萍芳  殷绚  吕效平 《化工环保》2003,23(3):133-137
采用超声波处理石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介绍了超声波对污泥的作用机理,初步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污泥的影响因素。大功率超声波可以降解生物污泥,释放出其中的有机物。小功率超声波能够改善污泥的膨胀特性、提高污泥沉淀特性和脱水能力、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达到减量的目的。经超声波处理并简单过滤的污泥滤液,COD达到4200mg/L左右,污泥含水率由94%降至85%左右。  相似文献   

14.
炼油厂废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再生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斌  刘晓欣 《化工环保》1998,18(2):100-103
对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过程硅铝催化剂朱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回流浸取法再生催化剂的新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催化剂含镍量可由0.8%降至0.21%,活性恢复95.7%,达到工业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除油降黏—污泥调理—离心脱水工艺处理某炼油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混合污泥,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化学除油降黏阶段处理体系的pH=4,反应温度35 ℃,H2O2加入量 2 g/L,m(H2O2)∶ m(Fe2+)=4,反应时间 60 min;污泥调理反应阶段的CaO加入量7.0 g/L;离心脱水阶段在分离因数为1 558时脱水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泥饼的含水率为70.0%~75.0%(w),含油率小于2%(w),污泥比阻约为3.0×107 s2/g。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炼油废水的酚 含量,对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测定时的干扰物、萃取溶剂选择、适宜操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操作简便、耗时短等特点,对工业含酚废水中酚的快速测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范进昕  孙杰 《化工环保》2011,(2):152-155
对炼油废水处理场现有工艺进行流程优化,将MBR装置调整在接触氧化池之后运行.优化流程后氨氮平均去除率可从近于0提高至71.70%;COD平均去除率可从50.00%提高至72.00%.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了现有工艺氨氮质量浓度难以降低的原因,指出废水中存在的某些污染物对硝化细菌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  相似文献   

18.
赵鹏  莫魁  卢姝 《化工环保》2012,32(2):164-167
针对某炼油厂的废水场二沉池出水,先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和超滤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投加专性微生物菌种、曝气生物滤池HRT为2h、COD去除负荷为0.36 kg/( m3·d)、超滤膜通量为50L/(m2·h)的条件下,出水中的ρ(油)为0.8 mg/L、COD为57 mg/L、ρ(氨氮)为0.2 mg/L.出水水质达到Q/SH0104-2007《炼化企业节水减排考核指标与回用水质控制指标》,可回用于循环水的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