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研究团队:潘纲(研究员),陈灏(副研究员),田秉晖(副研究员),张美一(助理研究员),周琴(助理研究员),何广智(助理研究员),张洪刚(助理研究员),王丽静(研究实习员),辛丽花(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天然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治理、环境界面科学、环境纳米技术、持久性污染物及其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与转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学报》2012,(11):3804
研究团队:单保庆(研究员),王为东(副研究员),祝贵兵(副研究员),张洪(助理研究员),唐文忠(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流域水污染机理与控制途径及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重点:以流域过程复杂性-水土界面物质过程-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为主线,研究氮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学报》2012,6(5):1406
<正>研究团队:杨敏(研究员),张昱(研究员),高迎新(副研究员),郭召海(副研究员),安伟(副研究员),齐嵘(助理研究员),于建伟(助理研究员),齐瑞明(技术支持),丁然(研究实习员),焦思明(研究实习员),张冬青(技术支持)。研究方向:水中有害污染物的识别、转化规律和控制技术。科研理念:科学问题来自实际,实践检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团队:栾兆坤(研究员),贾智萍(实验师),赵长伟(副研究员),彭先佳(副研究员),王军(副研究员),侯得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型水处理药剂、材料、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5.
非均相介质体系下的复杂界面是污染物赋存与水质净化过程的载体,微界面反应过程是强化水质净化过程的手段与途径。设计构建针对不同污染物与净化目标的高效界面,阐明基于微界面过程的水质转化与净化机制,建立微界面水质净化过程调控方法,是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均相体系下微界面水质过程调控、微界面尺度物质相互作用强化、特殊功能的高效界面构建、非稳态条件下界面反应抑制等角度,综合论述了微界面水质过程调控、强化与控制的重要科学问题与饮用水质净化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团队:单保庆(研究员),王为东(副研究员),祝贵兵(副研究员),张洪(助理研究员),唐文忠(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水质学实验室")由汤鸿霄院士于1989年创建,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水质学实验室目标是面向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深入探索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转化的基本规律,发展水处理高新技术,建立并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本领域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自主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由汤鸿霄院士于1989年创建,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目标是面向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深入探索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转化的基本规律,发展水处理高新技术,建立并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环境水质学进展评述专题之一。环境水化学有逐渐发展成为环境水质科学的趋势。近年来这一领域中出版了多种系统专著。 水体颗粒物只有广义概念,它们在天然水体和水处理工艺的水质转化过程中起着广泛而重要的突出作用,因而成为近三十年来的集中研究对象。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表面络合原理及其定量计算模式。表面络合模式目前主要提出恒定容量、扩散层(双层)及多层(三层)等三类区别主要在双电层结构的设计不同,各有短长,应加以比较综合。表面络合模式应用于水体中的天然颗粒物尚有许多难题,已有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尚以简化和表观方式处理为主。本文首先评价了表面络合常数、多组分和多级表面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后续部分将评价有机配体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后续下一部分还将评述表面络合原理在污染物水体停留时间、矿物风化溶解、氧化催化、凝聚絮凝和生物氧化等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再简单介绍国内及笔者研究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京玄武湖底泥磷释放复水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分析了底泥营养物的分层分布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强度;模拟了复水过程底泥内营养盐中的磷的释放规律;建立了上覆水中磷浓度变化对界面物质交换的影响方程。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分布在底泥沉积物的无机态营养盐在较长时间内都将持续影响湖体水质,实验结果对实施生态湖建设及防止湖体富营养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EM对地面水域水质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EM对地面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探讨了EM投放方式对水质的净化效果以及对地面水域水质指标的净化选择性及其净化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8-1 环境水质化学体系 地球自然界的水圈即人类和生物的水环境.从化学角度看,它是水和其中各种化学物质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称为水质系.它的范围如图8-1所示,应包括各种地面和地下水体,其中的悬浮物、沉积物以及生物体. 环境水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是描述河流中物质混合、输移和转化规律的计算模型.近年来,由于水质模型在水质预测、规划管理,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环境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14.
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是石臼漾湿地的升级版,采用前塘-植物床/沟壕湿地-后塘复合系统净化平原河网污染水源,旨在为贯泾港水厂供水。研究了调试运行期湿地对污染水源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对水源主要指标的去除率为:TSS(22.45%),NH+4-N(66.80%),TN(45.44%),SRP(66.67%),TP(50.28%),TOC(29.39%),COD(59.26%),chl-a(68.93%),chl-b(91.82%),chl-c(84.15%),藻类密度(42.42%),Cr(31.74%),Cu(23.21%),Ni(82.47%),Zn(52.24%),Pb(40.44%),离子总量(10.71%)。比较得知,水厂现状水源南郊河与湿地水源海盐塘的水质互有优劣,但前者多数指标劣于湿地出水水质。可以预期,随着贯泾港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成熟,将为水厂提供稳定而良好的净化原水。提出了贯泾港湿地在调试运行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固城湖、石臼湖共三个监测点为期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在用水质标准类别法进行综合评价的同时,对水质总体情况及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质的不稳定性研究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地面水环境质量、水源的科学选择及寻找、治理水质污染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大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0,4(8):1681-1686
水源污染与水质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传统污染物与新型污染物并存的客观现实、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的状况,为当今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饮用水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污染物在水的循环系统中发生复杂的循环累积与转移转化过程,在处理与输配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形态结构转化过程,各种污染物及其中间产物在复杂介质界面体系下的复合毒性效应,对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综合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应围绕水质污染控制、水质达标、水质健康风险控制等综合目标开展战略性、基础性与创新性研究,为我国饮用水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构建高效、经济、可行的支撑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水质问题关系库区环境安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把握三峡库区水质变化趋势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基于2004—2016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体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价库区水质,并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6年入库断面梅罗污染指数(Ip)为1.72~3.22,水质属轻污染—重污染,变化波动大;出库断面Ip为0.82~1.46,水质属清洁—轻污染,总体保持平稳;入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级标准,出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Ⅰ级标准,入出库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ARIMA模型预测显示未来入出库断面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18.
界面和胶体     
6-1 环境胶体水化学 在天然水环境体系中,水体与大气、土壤、底部沉积物以及生物接触,有着广大的宏观界面.同时,水体本身作为一种分散体系,其中含有各类胶态分散微粒,拥有更为广阔的微观界面.这些相间界面对水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属于胶体范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物质、表面活性物质等,也对水质发挥着巨大作用. 历年来环境水化学的研究和观测表明,  相似文献   

19.
规划目的全球水质监测规划(简称GEMS Water)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主办、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经办的与健康有关的监测五项规划之一,属于《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提供全球水质变化的信息,1974年WHO开始筹划发展全球卫生监测中有关水质监测的规划。其目的为: 1.建立全球水质监测网; 2.提高成员国之间水质资料的正确性和可比性; 3.长期监测持久性毒物,以评价污染的影响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7—2019年江苏省380个省级考核断面(以下简称省考断面)的水质数据,以COD、氨氮和TP为研究因子,探讨了江苏省内太湖流域、长江流域中除太湖流域地区(以下简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主汛期前后水质变化趋势,以期为主汛期河湖水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380个省考断面中,约60% 的断面在主汛期水质指标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